关于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11-18 23:42张艺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渔舟体悟词句

张艺华

【摘 要】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而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难度较高的教学模块。面对课堂上教师讲的累,学生懂得少的尴尬现状,我认为应适当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理解;体悟

【中图分类号】 G6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一、高中古诗词鉴赏的现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理应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在古诗鉴赏方面亦如此。高中古诗鉴赏教学总存在着这样的状况:教师讲的很多,学生懂的很少,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脸红脖子粗,学生却学得索然无味,在诗外徘徊,鉴赏能力进步不明显。问题是,老师常常以自己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理解。这是不符合教育认知的规律。这样的现状,不禁引起了我对古诗教学的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翻译理解中来呢?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去呢?

二、高中古诗词鉴赏的意义

从近处来看,高中的古诗词鉴赏有助于提高考生的语文成绩,而其实高中的古诗文鉴赏具有更为重要更为长远的意义。中国的古诗词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为光鲜的一颗明珠,是我们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中国的古诗词以其饱和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向中国以至世界展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古诗词学习,不仅能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开拓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因而,高中的古诗词教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策略之我观

(一)借助标题与注释

标题,或暗示诗歌内容,或暗示诗歌情感,为我们指导鉴赏的方向。2014年福建卷诗歌鉴赏题为:《双调·蟾宫曲自乐》,标题就暗示了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是怡然自乐。

注释,或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诗人的经历,或对难词重点词做解释,为我们读懂读透诗歌的提供帮助。2014年北京卷诗歌鉴赏题的注释为: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注释其实就交代了诗人的经历,为解读情感提供帮助。

(二)字词句理解

古诗词语言具有活用性、倒装性、跳跃性、含蓄型、凝练性等决定了其鉴赏的难度。学生阅读古诗词往往存在较大的理解障碍,因此想方设法疏通字词句,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甚至全部环节。曾经有位同仁提出了由字及词,由词及句,由句及篇的理解顺序,我对此甚为赞同。这种方法其实是叫我们先去“嚼”字,再去念词,后去吟句,最后去诵篇。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现在读诗读词不妨也学习古人的做法,过程虽有些痛苦,但定能有所收获。

然而我们在疏通字词句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这时需要兼顾到诗歌语言的特性,掌握一些规律并灵活变通。比如中诗人为了含蓄炼意的需要,往往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其中最为典型的属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的活用写出了樱桃变红、芭蕉转绿的动态,形容词变为动词。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活用性。

又如由于聲律和修辞的需要,古诗词中词序倒装的现象也是非常频繁的。而这种颠倒目的很多时候是为了强调什么,借此来表达什么罢了。《山居秋暝》中正常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但王维却写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词序倒装使“浣女”之喧,“渔舟”之动,鲜明可见,强调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对远离世俗、远离官场的向往之情。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倒装性。

再如,诗歌为了达到含蓄、余韵无穷的效果,经常在语言上采取跳跃的方式来实现。最典型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由十一个意象组成,犹如一个个的电影镜头,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空间。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跳跃性。

总之,古诗词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最深远广大的意义,如果能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语言规律,培养学生反复咀嚼吟诵的习惯,那么相信定能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渐入佳境。

(三)情感体悟

古诗词的鉴赏如果只停留于字词句的理解,就算不上是鉴赏。“诗言志”,古人写诗写词最终还是要表达情感。而我们作为后来人,要体悟古人的情感,就需要弄清诗歌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诗歌的内容、手法和写作意图。以2014年高考大钢卷《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为例,我把体悟诗歌的情感分为这几个步骤:

首先,整体诗歌写了什么?写了什么人?明写了作者,暗写了常山道人。什么事?作者寻访常山道人了经历。什么景?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的景色。

其次,诗歌怎么写的?所谓的怎么写就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本诗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

再次,诗歌突出强调了什么?突出了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清幽雅静。突出强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表达对常山道人隐居环境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高中古诗词教学最终的意图是唤醒学生对飘逸着灵性和激情的古典诗词的一份热爱,一份敬畏,一份审美享受。在不断的咀嚼吟诵中感受语言,体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语言敏感,知识厚重,情感丰富的古诗词爱好者。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生古诗词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渔舟体悟词句
渔舟晚霞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绿柳系渔舟
萧萧芦风吹渔舟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