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师应遵循两个原则

2017-11-20 18:14
中国德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同理社會关怀

社会情感的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同理心则是社会情感技能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维度。同理心使学生能在必要的时候替他人着想,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研究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一,时刻表现出关怀和尊重。学生社會情感技能的学习不能只依靠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实现,教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表现、学校环境和学校文化等因素,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社会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自然地流露出对周围的人充满关怀和尊重的感情,表里如一,尽量照顾学生的情绪,认真倾听学生讲话,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经常激励学生。第二,教导孩子,而非简单地传授技能。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话语权的独立个体,而非“加工中的产品”,承认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兴趣、偏好甚至问题,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Ines Kudo,Joan Hartley:《充满同理心的教育》,世界银行网站,2017年8月25日)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理社會关怀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COMPLAINER’S CALAMITY
社会版
社会版一
社会版(十二)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