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订单培养与“校企双师共享”模式的融合

2017-11-20 19:36李颖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订单培养校企融合

【摘要】订单培养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而“校企双师共享”是目前订单培养模式中所缺少的元素。为了保证校企深度融合进程中校企双方利益的均衡和合作效度的最大化,在订单专业实行“校企双师共享”模式是有必要的。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的融合,推进教学活动其他方面深度融合的进程,能解决现行订单培养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双师共享 订单培养 校企融合

一、订单培养模式现状与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标准、要求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化。如果学校教师不走出校园,不走进企业,每天还是以书本知识教授学生,学生怎么可能满足行业企业不断变化的要求?如果行业企业不与学校合作,社会招聘也许能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但从学校教育阶段开始就受企业理念影响,受企业文化熏陶的学生不是更易成为企业忠实稳定的一员吗?就学生个人而言,尽早接触企业可以加快他们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也能缩短实习期。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并特别提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一种视觉前移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也是职业教育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订单培养能瞄准企业需求,缩短学生就职路径,立足校企合作共赢,清晰的为学生预设未来。

随着德国“双元制”、美国“合作教育”、英国“工学交替”、澳大利亚“TAFE”、日本“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等在我国的借鉴和效仿,订单模式作为这些模式下的众多实现形式之一,已在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开始实施,特别是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成效显著。以学前教育行业为例,该行业人才流动性很大,各幼教机构之间对人才专业知识的要求虽有共性,但因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不同,个性大于共性,所以订单培养有利于幼教企业根植教育理念,尽早培养特色教育方法。山东英才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浏阳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等的学前教育专业均与当地有影响力的幼教企业开展了订单合作。

“订单式”培养模式又叫合作教育,主要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市场、企业需求提出合理方案,签订用工合同,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师资、技术、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已达到学生毕业即能上岗的目的。目前国内很多订单班存在以下局限:(1)技能与素质培养分离,企业培养技能,学校培养“做人”,在订单班考核方面,学校全部交给企业;(2)校企“收支”不平衡,依托订单班,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师资培训、轮岗锻炼,聘请企业优秀员工为兼职教师,是目前常见的合作形式,企业能为专业教师提供发展,但专业教师不能成为企业的技术支持,无法师资共享;(3)虽然“双师”与职业教育,与订单班如同孪生姐妹一样得到提倡和推动,甚至有文提出“双师”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但目前“双师”在订单培养中的影响力值得商榷。

二、“校企双师共享”的意义

“校企双师共享”是指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在承担工作任务时可以人才流通共享,随时给对方提供所需知识与技术支持。专职教师属于企业员工,兼职教师也属于学校员工,有正式的书面文件约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校企双师共享”中的“双师”与传统定义的“双师”是有区别的。传统定义的“双师”是指集理论与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师,而“校企双师共享”里的“双师”还不一定具备“双师”素质,有的需要通过“校企双师共享”模式来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融合的“校企双师共享”模式会带来一系列其他方面的融合,如教室与工场融合,学员与员工融合,毕业标准与用人标准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等。“校企双师共享”的意义有三:其一,它能将企业的市场经验和前沿信息引進来,让学校教师的知识体系与行业需求保持紧密一致,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其二,它能为企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成为企业员工进修充电的后援基地;其三,它能提高学校教师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各专业教师参与行业企业重大标准的制定,承担企业项目,校企教师同台授课都是常见现象。而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文科专业中,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少见,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标准制定或承担企业项目的却很少,一堂课上有校企双师同台讲解的更是少见。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去企业顶岗,可这种短期的顶岗实践是无法深入了解企业工作任务的。如果能在订单专业实现长期的“校企双师共享”,就能解决订单班长期发展存在的隐性问题。

三、双模式融合的实现途径

“订单培养”模式和“校企双师共享”模式的融合可以从订单培养的课堂内外多方面渗透,形成一个多元动态的机制。提供相关做法,以供参考。

1.“订单班”双导师制:在订单班成立前期,专业专门选拔适合与订单企业对接的教师担任订单班的导师。导师的选择要结合教师和企业双方意愿,保证双方在接下来合作中的顺利沟通。同时,专业导师协助企业导师完成授课计划、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的制定。企业要确定好负责订单班管理的企业导师,参与订单班从选拔到进入岗位的全过程。

2.从广撒网到精选拔:订单班学员的选拔可放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而前期,校企两位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实训,尽早为企业与学生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有助于双方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双向选择,保证订单后的稳定性。

3.校企教师同台授课:订单前期,企业即加入到一门课程的教学中,校企教师同台授课,发挥自身的优势,学校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企业导师指导实操训练,教学相长。endprint

4.校企教师互为培训师:学校发挥教师的辐射作用,为企业提供通识和专业培训。以学前英语专业为例,专业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礼仪、形体、办公自动化、正面管教、自然拼读、茶艺、幼儿心理等师资培训项目。而企业可以为教师提供最新的一线技能培训、新理念、新设备的操作培训。

5.校企教师互为员工:企业教师承担订单课程,参与学校考核管理;学校教师承担企业技术性工作,参与企业研讨和考核。

6.项目带动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企业员工的实操能力,校企共同申请研发项目,订单班学员的毕业设计选题均围绕订单班研发项目展开。

7.教室与工场融合:订单班教室即生产性实训室。“校企共同体”是一个利益实体,以利益合作为基础,教师在生产性实训中指导学生帮助企业获得利益,是体现“双师”的重要指标。

四、结语

“双师型”教师不是一张证书,一个称号,一个名头,所以获得“双师”称号不是终结,而是开端。“双师”素质的体现需要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证明。“校企双师共享”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阻力,比如有的学校规定同一教师不能连续两年去企业顶岗,不能去同一企业连续顶岗,这对于“校企双师共享”的实现都有阻碍。就如同招聘员工一样,企业不愿意自己满意的员工跳槽,所以企业同样不愿意每学期换一个教师与他们联系、沟通、合作,这样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影响教师在行业企业影响力的提升。除此以外,“校企双师共享”作为一种公对公的模式来推广,而不再是教师校外兼职的个人行为,那么共享双师的选拔问题、考核问题、酬劳的分配问题、基本工作量的限定问题等都是值得本课题进行继续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Z]. 2016.

[2]刘文华,王静.校企合作国内外研究综述[J].职业,2016(06):44.

[3]刘宗旭.联想订单班项目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探索[J].软件工程师,2013(09):48-51.

[4]刘彩.“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双师型”教师团队[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5):155-156.

[5]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92-95.

作者简介:李颖(1981-),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应用英语系主任,副教授,翻譯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幼儿英语教学及英汉翻译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订单培养校企融合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就业模式分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