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移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

2017-11-20 09:08刘天恩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扭矩

摘 要:井眼轨道的选择对大位移井钻井很重要,关系到钻井设备的能力、井眼的控制、井眼的清洗、安全钻井和下套管、井下作业等。大位移井的显著特点是水平位移大,井斜角大,鉆柱和套管柱在井眼内摩阻和扭矩大,因此选择合适的井眼轨迹,对于降低摩阻扭矩,确保大位移井安全钻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位移井;摩阻;扭矩;井眼轨道优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082

大位移井轨迹设计,不仅考虑钻机和顶驱设备的能力、设计轨迹的摩阻扭矩大小和现场施工的难易程度,同时还要考虑钻柱的强度优化设计及套管磨损等因素。大位移井的轨迹设计是与钻柱力学、钻井现场实际作业密切相关的一项系统工程[1-2]。

1 井眼轨迹设计的原则

不同的轨迹设计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轨迹设计必须满足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

(2)轨迹设计应当考虑最短轨迹的要求;

(3)轨迹设计的钻柱摩阻和扭矩应当相对最小;

2 大位移井不同井眼轨迹类型分析

井眼轨道主要有单圆型、双增型、悬链型几种类型剖面。设计时必须分别针对不同剖面类型应用摩阻预测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优选摩阻更低的井身剖面。

单圆弧剖面造斜率为国内目前常用2.4°/30m,常用于造斜点较深,位移比相对小的大位移井;准悬链型,初始造斜率较小,一般是1°~1.25°/30m,每钻进一段井段后,造斜率递增加0.5°/30m,分数次造斜,最后用相对高造斜率在井斜45°~90°井段,此方法可减少易产生岩屑床40°~60°段的长度,保持井眼清洁。无论那一种造斜井段,其最高造斜率都应控制在3°/30m,其主要是为了减小钻杆在造斜段处的侧向力,减少钻具弯曲,防止在钻进下部井段时套管被严重磨损和增大钻井摩阻。双增接近于二者之间。图1为大位移井不同井眼轨迹类型图。

优化轨迹剖面可以降低摩阻,确保技术套管距离延伸,大位移在首先优化剖面的前题下,才可能使下步工作更加顺利。而悬链线剖面可以减小钻具与井眼的接触面积,使摩擦系数在正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扭矩相对较小,扭矩与井眼中旋转半径成正比,钻杆直径越大旋转半径越小减少了与井壁接触面积,则扭矩越小。

增大稳斜角度改善井眼扭矩,尽量避开井斜角40~60°稳斜段,井眼长度对扭矩的影响比稳斜角对扭矩的影响大一些。然而,井斜角较大的井确实趋向于降低总扭矩,因为钻柱中有较多部分处于受压状态,有利于降低上部造斜段处的拉力和接触力,但克服大位移井中的轴向摩阻是个极大的难题。

准悬链线剖面钻柱对井壁的轴向载荷阻力小,钻具在起钻时,因狗腿角小使钻具的侧向力最小,可以有效的降低摩阻,使滑动钻进极限位移得到延伸。所以,大位移井设计应采用准悬链线剖面,降低钻具及下套管作业中摩阻、扭矩和侧向力,可使套管下入钩载增大20%~25%,减少钻井事故的发生。

3 应用实例

以ZH8Ng-H1井为例,采用准悬链线轨迹设计与双增剖面侧向力对比:

由图2、图3表明采用变曲率准悬链线剖面最大的侧向力在147m处为649kgf/10m,常规双增剖面最大的侧向力在128m处为1087 kgf/10m,显然准悬链剖面侧向力比双增剖面低59%可降低钻具卡钻及疲劳破坏的风险,说明准悬链线变曲率剖面设计更为理想。

4 结论与建议

ZH8Ng-H1井采用准悬链线轨迹设计,通过管柱受力分析及应用表明:

(1)优选出变曲率轨迹,使其能减少管柱在造斜段摩阻扭矩,增加管柱下入能力;

(2)大位移水平井造斜率范围选在1.5°/30m-3.5°/30m范围内,造斜率逐渐递增;

(3)对于位移较大的井,稳斜段井斜角尽量避开40°-60°区间,以利于井眼的清洁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焱,李骥,刘坤芳等.定向井井眼轨迹最优设计方法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0,20(01):57-60.

[2]窦玉玲.长水平段大位移井井眼轨迹优化设计[J].探矿工程,2011,38(07):50-53.

作者简介:刘天恩(1984-),男,工程师,从事钻井工程相关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扭矩
水力加压器扭矩传递机构力学仿真研究
Polestar 2
基于多维感知控制型电动定扭矩扳手研究
混合动力车辆遥控驾驶扭矩控制研究
汽车齿轮油对驱动桥空载扭矩的影响研究
混合动力车辆扭矩分配控制策略研究
某纯电动汽车低速小油门标定研究
某SUV智能扭矩管理器烧蚀问题研究与分析
ARCFOX GT
水平力(H)扭矩(T)组合受荷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