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习近平人才工作思想助力新时代美好新海南建设

2017-11-21 15:13海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课题组
今日海南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技能海南技能

文|海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课题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些论述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海南人才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升,人才事业不断发展。但海南人才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离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珍惜人才”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海南人才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意识,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行动上差强人意。在人才使用上,常常出现人才来了不能用,用了用不好;在人才引进上,忽视人才的主体地位,引才理念落后,方法单一。有的领导干部没有把人才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和敷衍了事的心态,开会时强调行业人才缺乏,但对于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常常把责任推给组织、人社部门。

人才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但是总体上仍然存在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截至2015年底,全国从业人员7.7451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约1.57亿人,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的比例约20.4%;同一时期,海南从业人员549.40万人,其中技能劳动者约43.4万人,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7.9%,远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这造成海南人才供求失衡,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体制机制滞后于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高校过分追求高等教育的规模化,片面强调学科的“大”和“全”,没有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上;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脱节,没有面向市场的需求。此外,随着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政策不够宽松、人才管理过死、工资分配政策不灵活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用人单位的自主权相对滞后,人才流动不畅、激励体制相对滞后等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人才结构状况在逐步改善,但仍然存在领军人才奇缺、高端技能型人才不足等问题。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例。根据海南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应达到25%。但实际上,截至2015年底,我省高技能人才总量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为13.36%,远低于该目标,也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26.3%)。高技能人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相当缺乏。根据海南省公有制领域技能人才统计报表,2015年共培养4.226万名技能人才,其中技师以上仅241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比不足1%。可见,我省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状况,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偏少,正是海南人才工作面临的困难之一。

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在逐步改善,但还需要突破性的创新。当前,关于全省人才工作的基础研究有一些进步,但总体尚不够深入细致,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相对滞后,特别是事关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不够全面,难以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在中央和各地普遍出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的大背景下,2017年5月,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多方共识的基础上,省委正式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和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了22条改革举措、150多项改革要求,这将为海南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人才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仍十分明显。从地区来看,海南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海口和三亚,中西部地区人才严重匮乏,全省人才分布不均。从行业来看,省内高学历、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单位的科技人才长期匮乏,导致很多企业陷入技术创新难、科技含量低、产品竞争力不足的困境。

以习近平人才工作思想为指导,建设新时代美好新海南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工作必须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现实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习近平“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要在思想上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好平台,重视和加强省内高校科研工作站、科技人才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加快海口国家高新开发区、国家(儋州)农业科技园区、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市创意产业园等建设,加大对人才和科研的直接投入。二是做好服务人才工作,特别是在引进人才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做好“因人施策”,甚至“一人一策”,使得人才“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用之心安”。三是要包容人才,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要能容许创新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

加大对人才开发与培育工作的投入力度,促进人才不断涌现。海南的人才开发工作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但与其他省份相比,海南在人才培育和开发方面的投入明显偏少。为此,要大力扶持人才培育和开发的基地建设,在已建立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依托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大型企业等,扶持创建一批省级和市县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此同时,创新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确保人才使用及时、到位,促进各级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围绕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人才分层管理理念,推进人才宏观布局不断优化。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为此,要确立人才分层管理理念,优化人才宏观管理布局,提高经济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匹配度,实现对现有人才的最大利用。就目前而言,要聚焦旅游、农业、互联网、医疗、金融、会展、物流、油气、医药、低碳制造、房地产及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等12个重点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不同领域特色人才高地。与此同时,要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其专业特点和业务专长实行分类和动态管理。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激发人才活力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和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破除一切阻碍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一是要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二是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站在“全省一盘棋”的战略高度制定好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行为。三是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通过直接引进、公开选拔、聘任、挂职等办法,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建立高级人才基层志愿服务制度,推进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四是重视人才管理法治建设,制定促进人才开发和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清理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同时要加大人才法制工作的宣传力度,为人才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猜你喜欢
高技能海南技能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拼技能,享丰收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