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领导干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初探

2017-11-21 16:38宋增伟张伟东陈坤峰
今日海南 2017年1期
关键词:信息库考核领导

文|宋增伟 张伟东 陈坤峰

建立领导干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初探

文|宋增伟 张伟东 陈坤峰

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把现代行政管理的方法具体地运用在干部考核和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种评价系统。该系统采用具体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指引领导干部的从政方向。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科学考评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长期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中,已形成一系列做法。但这些做法存在着考核评价指标过于理想化、抽象化,考核主体不科学,考核方法、程序不科学,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根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提出建立领导干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

科学设置考评指标体系

一、考核评价的内容要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一总体布局投射到考评理念上必然要求围绕五位一体健全指标体系,使其更加平衡。体现在考核评价内容上就是经济建设成果和社会进步相协调,当前的发展与长远的发展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党的建设的成果相协调。

二、考评内容、指标要进行差异化分类。各行业、各部门无论在历史背景上,还是职能分配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各级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任务也随之出现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考核评价的标准不能使用一个模式开展,应该进行差异化分类。考核评价领导干部以“德才素质”为核心,考核“德、能、勤、绩、廉”五类指标。为突出“德”的特殊地位,可对“德”单独测评,适当增加“德”和“能”权重,同时通过工作实绩、工作表现、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洁勤政情况来印证其“德才素质”。

三、创新要素和指标设置,增强科学性。针对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应该设置新的测评要素和不同的指标设置。在领导干部的测评要素中,增加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公共服务形象和群众满意等要素。正职领导干部与副职领导干部测评中,可根据职级、职责的不同,设置不同要素。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细化考核指标并将其按照一定的程序量化为具体分值,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个人得分,最终得出领导干部个人的综合得分,使考核结果更具客观性。在民主测评计分中,对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并分别进行量化评分,计算出民主测评的综合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得出定性的评价。对干部民主测评和评价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使其更准确直观。

科学确定考核主体

确定评价主体的问题,主要是解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针对目前考核主体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在组织部门成立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委员会,专门负责考核评价的组织和实施。建立考评委员会队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考评委员会成员必须在年龄、资历、阅历和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且具有一定资格和权威。另一方面,对考评主体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专业考核技能,避免外行评判内行的现象。

二、规范考评主体的行为。首先,强化考核主体让群众满意的理念,考核中更多地体现群众评价,并要求考核主体的行为对被考评者和群众公开,并用规章制度约束其行为。其次,在考核过程中鼓励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个人或组织对考评主体的行为的监督。最后,实行考核责任追究制。在考核过程中,明确每个考评者的责任和义务,并记录他们在实施考核过程中的言行,迫使考评人员慎重行使考评权力。

三、进一步扩大民主,把群众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建设服务性党组织。这启示我们要在考评工作中让群众作为评价主体,使民意在领导干部考评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应当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把调查成绩作为考核总成绩的“定盘星”。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关切的方面,使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单位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在考评中起到“秤砣”作用。

健全考核方法和程序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为领导干部设立了新的标杆。其目的是狠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方面,“严”是自我约束,“实”是评判标准;另一方面,“严”是价值追求,“实”是具体实践。因此,健全考核方法和程序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规范时间设置。年初公布包括考评指标体系、考核程序、考核时间、计分办法等在内的考核细则,使被考核对象明晰考核内容,年底或翌年初对照考核指标检验其完成情况,解决考核对象不知道怎么考、考什么、何时考的问题。

二、定量分析中,要核实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的实践中,定量方法主要用于统计部门通过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提供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只要按照程序操作,其结果是十分科学严密的。

三、在定性分析中,既要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又要对有分歧的意见进行深入剖析。要对各方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偏听偏信;同时要找出意见分歧的原因,从而达到真实评定的目的。

四、简化考核评价程序,体现可操作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应以“简便易操作、科学且合理”为宗旨。否则,考核指标设计再全面,考核内容设置再科学,离开了可操作性和易操作性的土壤,终将是一纸空文。

建立考用结合的制度

考评结果运用是考评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考评工作的生命力。应当加大奖惩力度,建立以实绩定奖惩的考核评价结果运用机制。

一、使考评结果成为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在领导干部调整过程中,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决定干部是否适合其履职岗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领导干部是升、降,还是交流任职,都要把干部的考评结果作为选拔的重要依据,坚持对干部的考核和任用相统一。

二、考评结果运用必须及时。对考评结果的运用是考评工作的最后环节,也实现了考评的最终目的,更是参与考评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对考评工作的及时运用,使考评者的劳动成果得以迅速确认;使被考评者期盼早日听到组织和群众的评价的心情得以满足,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使以政绩、民心衡量干部、用干部的举措得到落实。

三、科学反馈考核评价结果。首先,书面反馈。由组织部门制定模板,按照统一格式填写反馈单,加盖组织部门公章,这样做能够提高反馈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督促被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视组织对其考核结果的反馈。其次,对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其他成员实行分类考核、分类排名。这样更能反映干部在组织、领导和群众心中的位置,对干部的触动更大,更能帮助干部认识不足、正视差距,从而激发干部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

四、刚性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应当将那些经过考核发现的素质高、能力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政绩突出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通过考核发现的群众威信低、政绩差、工作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给工作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干部及时调整下来。通过考核结果的运用,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管理新体制。

五、建立考评工作信息库。为做好领导干部考评信息积累,辅助考核结果应用,需建立包括科学发展基本情况、基础数据、班子现状、干部特点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分析的信息库。条件具备的单位可以适时开发考评工作软件,使考评工作实现信息化、动态化、即时化。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可以建立四个配套信息库。一是建立干部考察信息库,随时记录收集干部日常考察和年度考核的信息数据,及时整理归档。二是建立干部实绩信息库。按照干事创业实绩备案制度要求,对每位干部建立实绩信息库。三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库。依据考核情况,对不同干部存在的不同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四是建立干部人才信息库。收集干部所有相关考核信息和基础信息,依托干部基础信息系统,建成干部人才信息库。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海胶集团八一分公司)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

猜你喜欢
信息库考核领导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基于普元EOS平台的信息库的设计与实现
商务信息管理在企业投标中的重要性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