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民居艺术之美

2017-11-21 05:50孙汉霖关嘉艺
山西建筑 2017年30期
关键词:柱础构架砌筑

孙汉霖 关嘉艺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3)

景德镇民居艺术之美

孙汉霖 关嘉艺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3)

对景德镇民居装饰艺术进行了分析,从山墙、门楼、木结构、隔扇、柱础及石雕部分艺术形式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测绘,达到重新审视学习古代民居艺术手法的目的。

景德镇民居,艺术,装饰

景德镇市是江西省东北部一个省辖市,我国著名的瓷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民居是人民群众对待居住问题方面智慧的体现,在匠师们的长期实践中,这些智慧汇集成为了一整套匠作制度,是民间营造工艺和历史经验的结晶。

本文所测绘民居所在区域紧紧围绕着御窑厂和龙珠阁,起初定居于此的人群主要为瓷器手工匠人及从事瓷器买卖的商贩,巷弄呈不规整形态,大部分的街巷皆可通过一条南北向的街巷相互到达,所有街巷无疏密之分,也无重点之别。街巷大多曲折迂回,形成了独立的聚落空间。这种路网形式如毛细血管一般,没有预先的规划,有其独特自然的美。

景德镇民居属于典型的江西天井式民居,这些民居的构架被青砖所砌的外墙紧紧包裹住,即“金包银”,而且构架的屋顶特征是无法从建筑外部获得的。景德镇民居外墙面坚实却单调,唯一可以发生变化的就是山墙头的艺术处理。江西的古代将人们在这种条件下,透过对山墙与入口加以艺术的处理,创造出富于地方特色、变化多样的艺术形式。景德镇毗邻古徽州,景德镇民居自然打上了徽式民居的烙印。因而景德镇民居也出现了多样的马头山墙的外观形式(见图1)。景德镇马头墙檐角做法大多很简单,用瓦片及断砖叠砌,利用瓦片的仰覆扣合拼搭出优美的曲线轮廓(见图2)。景德镇马头墙没有更多复杂的手法处理,马头墙多为青砖搭砌成的空斗墙,有的山墙下部还用当地窑砖砌筑而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种墙体的普遍砌筑方法:1)围护墙下部为窑砖砌筑的380 mm~400 mm的实心砖墙,在窑砖砖墙上砌筑顺砌眠砖基础;2)墙体两边分别按照一丁一顺立式砌筑,并形成错位;3)砌筑三层,丁砖相互搭接,通过砂浆粘结,墙内没有其他材料填充;4)砌筑顺砌眠砖层。这种清水砖墙通过这样的砌筑方式,不仅使山墙具有了良好的隔热性能,同时灵活运用建筑材料,展现了材料本身原始纯净的美感。这些构成了景德镇民居基本的外观形象。

建筑门楼处通常会做成八字门楼,这些门楼多为纯砖砌筑,整个门楼砖雕细腻,比例匀称。有的民居会在入口最上层做石斗拱的形制,门洞和石斗拱间雕刻以石版画及花纹,做得颇为显赫(见图3)。

江西是一个建材资源丰富的省份,其得天独厚的林木资源更加文明遐迩。因而江西民居中木构架用料都十分讲究,且做工严谨精致。木构架是民居结构的支撑体系,经过雕饰后的构架也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彰显艺术的重要界面。功能与审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景德镇民居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构架木雕大都十分精美,图纹丰富,雕镂精细,可谓巧夺天工。相较于民居外部的清新素雅,内部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这种现象反映了古人所讲的“财不外露”的心态,低调内敛。

景德镇城镇型明代住宅的构架都非常粗硕壮观,制作严谨,装饰雕刻极为精美。特别是正堂构架,因习惯采用“彻上明造”,从选材到制作都十分讲究,断面截裁和结构组合都强调自身的结构美、材质美雕刻装饰只限重点部位,恰到好处,简繁得宜(见图4)。明代木构架的选材与清代木构架有强烈的对比,明代用料明显比清代用料大得多,从明代木构架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出有的梁就是一根树木的树干,粗犷但时刻彰显着木料本身的美感及坚实的力度,致使我们观赏明代建筑时所感受到的震撼往往比清代建筑多得多。

明代民间月梁断面异常粗大,由于梁断面要比柱子粗的构造,所以在梁端刻上一弯新月式凹线,削小支座附近梁底宽度。正堂前面的轩廊为船篷轩,顶棚上铺有可弯曲的木望板,可见当时已有了高超的制作工艺。轩梁多做成了月梁的形式,大多部件都加以雕刻(见图5)。

在大量的民居中我们发现天井的出檐结构大致分为两种形式:1)穿枋穿处檐柱向天井延伸直接承托檐檩;2)用挑手木或用插栱与挑手木结合的形式进行出挑。因为出挑的距离并不需要很长,所以景德镇民居中并没有出现斗栱挑檐的形式。当然在很多民居当中,插栱的形式并不单一,古代匠人们用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进行替换,有的甚至还在这些构件上加以雕刻,使之在发挥结构作用的同时,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见图6)。

清末的景德镇民居,装饰较明代比起来逐渐走向纤细华丽,构架的用材大小也较明代缩小了许多。清代民居中装饰纹样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描绘人物场景故事的雕刻。

景德镇民居中隔扇及槛窗是装饰的重点部位,因为这些隔扇及槛窗面向着天井,是室内最为重要的空间界面。隔扇大多做成六扇或八扇,高度为3 m左右,扇宽多为5 cm。一保存完好的5抹隔扇见于景德镇彭家上弄一处历史民居,隔扇高295 cm,宽50 cm。上部为雕花涤环板,六扇隔扇中部涤环板分别雕刻了当康、麒麟、海棠玉兰、劲松和笔墨书籍五种不同的纹样,当康兆丰壤,麒麟传祥瑞,海棠玉兰意指玉堂富贵,劲松象征着高尚之品格,笔墨书籍则寓意书香门第,文人雅士。格心图案亦为繁琐的雕花纹样,在这个图案中雕刻了蝙蝠、花瓶、梅花等图纹样式,寓意多福平安,喜上眉梢(见图7)。这些对隔扇的艺术修饰手法在景德镇民居中颇为典型,人民多用各种典型的装饰符号取其谐音和寓意来传达各种美好和祝福。这些图案仿佛约定俗成,被广大人民所熟悉,例如蝙蝠谐音“福”寓意多福,花瓶谐音“平”寓意平安等。在另一处民居中还出现了近代隔扇的实例,由于玻璃的运用,在原格心部分的图案大为简化,将玻璃安置其中,只在玻璃四周雕刻精美花纹样式的图案,以下为抹光的裙板。

景德镇民居不仅木雕丰富,繁华绮丽,石雕同样巧夺天工。在天井四周因为雨水的滴溅,两厢落地的格扇门容易腐烂,常采用石地梁加以维护。匠人们通常会在地梁上增加排气孔以排出厢房地垄墙地面的潮气,这些排气孔经过雕琢也会变成精美的艺术构件,如图8所示雕刻成星型的造型,周边辅以花纹。

江西气候潮湿,柱础是构架防潮隔水重要的构件,同时也具有重要的装饰作用。在测绘这些民居的过程中,发现较为常见的柱础处理方法主要为两种,一种为上面为圆形下面为八边形的柱础形式,但是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柱础一般呈现出“内方外圆”的形制,即在人们可视范围之内会呈现较为出彩的艺术形式,而在屋内匠人们多会把柱础砌筑为方形,这样不仅会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削减造价,同时也方便厢房地面同柱础的构造交接。一种为方形柱础形式。柱础两旁通常会做凹槽处理,以便与地梁紧密交接(见图9)。

在一些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中,同样发现了一些在石地板上雕刻的精美的纹路,这些纹路多以花纹样式为主,主要分布于入口台阶处及上堂地面围绕天井布置,甚至于天井四周也雕刻以花纹。在一处民居入口的六阶台阶上,甚至雕刻了六种不同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纹样(见图10)。

在明清时期,生活资料匮乏,劳动人民凭借着精湛的手艺,非凡的创造力,因地制宜,因材施艺,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场所,自己的“家”。这些精美的创造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景德镇民居中的装饰,不同于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不同于江南园林的秀丽婉约,它是一种对生活的诉说。景德镇民居的装饰并不显眼,它们自然地融入了一座座民居中,建筑与装饰仿佛就是一体的。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景德镇人民的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和他们追求和谐自然和美的态度。

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从中直观的了解并学习了很多装饰艺术手法,这些不仅是民居研究知识的财富,更是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值得我们继续学习继承,使这些民居艺术继续璀璨生辉。

[1] 黄 浩.中国民居建筑丛书江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40-166.

TheartbeautyofJingdezhenfolk

SunHanlinGuanJiayi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Art,Nor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043,China)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decorative art of Jingdezhen, conducted in the form of gable, vestibule, wood, insulation, plinth and stonemason parts. To re-examine and learn the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cient dwellings through mapping.

Jingdezhen residents, art, decorate

1009-6825(2017)30-0011-02

2017-08-14

孙汉霖(1990- ),男,在读硕士; 关嘉艺(1993- ),女,在读硕士

TU238

A

猜你喜欢
柱础构架砌筑
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探析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安装造价控制核心要点构架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脚下的风景线”——柱础
绍兴地区传统柱础样式演变及保护研究
高可靠全平台ICT超融合云构架的设计与实现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