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嘉定的实践与体会(1994—2016)

2017-11-21 19:48许文忠张丽敏龚岳良魏洁张咪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措施体会建议

许文忠+张丽敏+龚岳良+魏洁+张咪

摘要:嘉定区健康城市建设自1994年起步,历经试点探索、全面推进、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本文总结了嘉定健康城市建设的主要工作实践和成效,分析了目前嘉定健康城市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和体会,并对健康城市建设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健康城市;实践措施;体会;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3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Healthy Jiading

XU Wen-zhong,ZHANG Li-min, GONG Yue-liang, WEI Jie , ZHANG Mi,

Jiading 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Committee Office,Shanghai,201899

Abstract:Jiading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started in 1994. A series of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healthy environment, healthy population and healthy society during the three stages of pilot exploration,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and deepening development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work, practice and effect of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in Jiading, analyses the main measures and experiences of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healthy city; practice and measures; experience;suggestions

健康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为应对“城市病”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着重关注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和健康服务四方面[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慢性病高发等“城市病”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起,健康城市理念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部分城市和地区相继开展健康城市建设[2],出台系列建设健康城市计划,推进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迈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早在1994年,嘉定区就作为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健康城镇——“农村向城市化发展的新城区”的第一批项目合作城市(区)[3、4],开始探索健康城市发展模式。2016年,嘉定作为上海市唯一入选城市(区)(全国共38个)被确定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23年来,嘉定区围绕“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三大理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动员、市民参与”的工作机制,结合区情,科学、规范、有效地组织开展健康城区建设。

1.发展历程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国家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卫生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嘉定健康城市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试点探索阶段(1994—2000年)

1994年4月,嘉定区人民政府召開“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动员大会”,成立了“项目技术研究小组”,形成《嘉定区健康城区项目研究报告》、《嘉定区健康城区“九五”发展计划及2010规划》[5],率先提出了建设“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的理念,并据此构建了一套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累经验。

1.2全面推进阶段(2001—2011年)

2001年嘉定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嘉定区建设健康城区技术指导组和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嘉定健康城市建设。自2003年开始,嘉定区连续实施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以拓展国家卫生城市内涵,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围绕“建设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社会”核心,确定健康城区建设的优先项目,为深化健康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1.3深化拓展阶段(2012—至今)

自2012年开始,嘉定区在实施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采取项目化推进方式,相继开展“五个人人”和“六项市民健康行动”,将健康理念融入社会发展各个领域。2017年,嘉定区启动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建设,围绕五大健康工程开展15项健康城市重点行动,把嘉定逐步建成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城市。

2.主要成效

嘉定区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定为首批2个“中国健康城市项目”试点之一,2016年成为全国38个健康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底,嘉定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增加到83.52岁,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低至1.7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上升到20.27%。

2.1以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为载体,持续改善健康环境

2.1.1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大力实施环保三年行动、空气清洁行动,全力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截至2016年底,嘉定区全面取消经营性小茶炉、小炉灶等分散燃煤(或其它高污染燃料)设施,区内289家重点大气污染企业实施减排措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

2.1.2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截污治污河道整治工作,开展河道“三清”行动,实施水环境治理“三水”行动,推进河道管理养护“一河一档案”建设,真正落实河道管理养护全覆盖。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截至2016年度,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endprint

2.1.3营造绿化生态环境。滚动实施绿化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扩增绿色生态空间。开展单位屋顶绿化和快速通道绿色廊道等立体绿化建设,加快公共绿地、附属绿地和行道树的景观优化提升。截至2016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7.4平方米。

2.1.4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全面实施“补短板、市容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有序推进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成立区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开展“特定区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重点领域市容环境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面貌。

2.1.5加强卫生创建。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区以每月15日“环境清洁日”和每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为载体,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与城中村、农贸市场及周边老旧居民区,每年发动约10万多人参与群众性环境清洁活动。2013年嘉定区在上海市率先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巩固提升爱国卫生创建成果。

2.2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不断构建健康社会

2.2.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各类保障待遇和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区涉保总人数达83.32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750元。2016年实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并轨。

2.2.2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结合“平安嘉定”建设,推动街面治安巡逻与联勤网格化巡逻对接,逐步形成街面城市综合管理“一张网”;不断完善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加强村居委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以创建“治安合格单位”、“安全评估”达标活动为抓手,稳步提升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管理水平。

2.2.3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目标,推进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257家单位完成安装。全面推行信息追溯管理,开展餐饮单位量化分级和监督公示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区已有433户餐饮单位网上注册溯源系统,2413家餐饮单位全部量化分级监督公示管理,优良率达到92%以上。

2.2.4加强交通路网建设。先后完成沪翔高速公路、嘉闵高架北一期、金昌路、沪嘉高速公路大修、宝安公路改建等,全区道路网络更趋合理。深入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全区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30%。

2.3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基础,日益完善健康服务

2.3.1提升医疗服务能级。不断完善医疗资源布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两所三甲医院落户嘉定并运行;不断改善区域医疗卫生设施,截至2016年底,全区登记注册的卫生计生机构共300家,每千人口床位数3.49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94人、注册护士数2.13人。

2.3.2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14大类6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9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常住人口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74.5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降低到132.98/10万,成功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精神卫生工作被列入全市首批“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

2.3.3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围绕“健康嘉定、基层为重,签约服务、全程管理”目标,重点打造家庭医生执业、医养结合支持等社区卫生平台功能,建立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社区运行新机制,将“1+1+1”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等作为政府实事项目推进,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荣获一批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性社區卫生服务中心和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2.3.4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制度+科技”的嘉定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推进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先后完成“一网、一平台、一数据中心”;加强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了医疗机构之间的院级协同医疗服务;聚焦区内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六个中心”建设。今年嘉定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喜获国家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荣誉称号。

2.3.5加快中医药发展。成立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施两轮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中医科,建设区域相对独立的中医药诊疗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初步构建区域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完成上海市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推广41项中医适宜技术。

2.4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积极培育健康人群

2.4.1开展示范场所创建,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重点开展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知识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着重夯实社区健康促进的“硬实力”。分级递进创建健康示范场所,坚持“重点培育、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严把标准、实地调研、业务培训、调查干预、效果评估”创建路径,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和分级督导。

2.4.2提倡市民健康自我管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自2007年开始推进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目前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已覆盖全区各村居委。指导全区12个街镇成立健康自我管理学校,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健康服务;结合嘉定特有的“客堂汇”、“暖心屋”、“睦邻点”等生动活泼的社区活动载体,因地制宜创新健康自我管理模式,提高市民参与积极性。

2.4.3加强公共场所控烟,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着力加强控烟巡查执法力度,组织全区133名实名制控烟志愿者开展季度巡查和专项巡查,联合区控烟监管部门加强对控烟重点场所的执法检查频度,保持月月有检查、季季有执法;着力加强无烟环境建设,大力发动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参与无烟环境建设,推动区内53家党政机关落实主要领导承诺制,实施每季度机关控烟专项巡查,控烟结果排名通报并在区政务网公示;着力加强控烟社会宣传,开展各类内涵丰富、形式创新、公众关注的控烟主题活动,营造控烟社会支持氛围。endprint

2.4.4开展全民健身,助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构建“1+2+5+12+X+N”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实施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开展体质监测与运动健身指导,打造嘉定智慧体育,形成嘉定公共体育场馆健身一卡通服务网络。至2016年底,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例达2.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3%。在2012-2015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中,嘉定区连续四年获得全市第一。

2.4.5依托健康传播行动,打造健康城市品牌项目。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行动,连续十年组织健康城市讲师团深入社区基层,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打造健康节、健康活动周等健康促进品牌项目,为辖区不同年龄、职业人群量身定做寓教于乐的健康促进活动,实现健康理念的知行转化;拓展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渠道,每年制作各类生动活泼的健康宣传品,免费发放给辖区居民,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共推进的形式,开展科学普及与舆论引导相结合的健康专题传播活动。

3.主要措施

3.1树立健康优先发展理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嘉定区自1994年启动健康城市建设以来,区委、区政府就把健康城市行动列入议事日程,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康嘉定”战略目标,以“健康嘉定”保障科技嘉定、汽车嘉定、教化嘉定的发展,着力建设健康之城。2001年嘉定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规划、建设、环保、交通、文化、卫生等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建设合力,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各项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让“健康优先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地,确保嘉定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全面、系统的协调推进。

3.2突出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

政府主导是健康城市奋力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从健康嘉定的建设历程来看,各项政策的出台、各项行动的实施,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未来推进健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政府的主导参与。自2003年开始,嘉定区政府就以三年为一个行动计划执行周期,以市民健康需求为导向,连续实施五轮健康城区行动。“十三五”期间,嘉定区委、区政府把建设“健康嘉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成立“健康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强化部门联动和条块联动,按照职责分工,整合部门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3注重科学指导和评估

科学化建设贯穿嘉定健康城区建设始终。从1994年成立“项目技术研究小组”到2001年组建“健康城区技术指导组”, 从实施五轮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到制定《嘉定区建设全国健康城市试点方案框架(2017—2020年)》,都体现了科学指导这一灵魂。特别是2017年启动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建设后,专门成立“嘉定区健康城市建设专家指导组”,定期对健康城市建设项目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阶段性评估,对各部门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不断提升健康城市科学管理水平。

3.4强化广泛宣传和动员

建设健康城市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组织发动优势,加强健康城市理念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开发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范围广的健康城市品牌活动,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健康城市建设。多年来,嘉定健康城市建设利用微博微信新媒体和广播、报纸传统媒介,传播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营造健康城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健城市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形成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良好格局。

4.思考与建议

健康城市旨在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对嘉定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促进城市精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推进健康嘉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4.1實施健康融入万策,完善健康嘉定战略的顶层设计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和《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从“大健康、大卫生”高度出发,编制《“健康嘉定2030”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将“健康嘉定”战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所有政策,从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文化五方面推进健康嘉定的和谐发展,提高全人群健康水平。

4.2开发“互联网+”平台,推进健康嘉定信息化建设

结合嘉定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着手开发“嘉定市民健康云”APP,以市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为市民提供健康服务、体质测试、健身场所、卫生站点、健康公园 、健康步道、健康小屋等多类健康数字服务,同时推送各类健康知识,方便市民获取各类健康服务资源。

4.3推进人群健康管理,提升健康嘉定内涵建设

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落实慢性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健康管理,实现慢性病健康服务下沉;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抓手,分年龄、分职业加强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非传染病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健康素养。

4.4加强健康文化培育,提高健康嘉定建设的社会共识

注重将嘉定八百年的文化内涵和健康促进元素有机融合,在全社会培养知健康、促健康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级政府平台、非政府组织、媒体宣传等,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健康城市建设,培育有形的健康价值观,不断增强市民对健康城市的理解度和认可度,努力形成“健康嘉定 共建共享”的社会共识。

参考文献

[1]王鸿春, 解树江, 盛继洪.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1-3.

[2]李光耀, 张浩. 关于制定和实施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规划的思考[J]. 上海预防医学, 2005, 17(2): 92-93.

[3]唐琼, 李忠阳, 李光耀, 等. 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的实践与发展[J]. 上海预防医学, 2016, 28(1): 7-10, 14.

[4]罗勇.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10): 1229-1230.

[5]傅华, 玄泽亮, 李洋.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及理论思考[J]. 医学与哲学, 2006, 27(1): 12-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措施体会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三代人的建议
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措施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