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学龄前肥胖幼儿干预有效性

2017-11-21 20:04罗娟娟徐佳施建华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托幼体重对照组

罗娟娟+徐佳+施建华

摘要[目的] 探索托幼機构中儿童肥胖干预的有效措施、研究建立肥胖儿体重控制的新模式、为托幼机构中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从田林地区13所托幼机构2516名幼儿中选出2所基础设施条件,教师人员配备和幼儿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基本相同的3~4岁的超重肥胖儿童分为干预组42人和对照组50人。对干预组的家长和幼儿采取健康教育、体育锻炼、营养膳食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仅仅在园所内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按照上海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五项指标评价参考值(2005年)、WHO儿童肥胖诊断标准(2006年)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一年半的干预,干预组BMI指数水平明显降低,有50.0% 的超重肥胖儿童恢复正常体重,家长对儿童肥胖相关知识认知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肥胖超重比(ORR)比值达到理想水平。而对照组则未见明显改善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同时,能有效地减缓幼儿肥胖发病率升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控制幼儿肥胖发病的方法。

关键词:社区 综合干预模式 学龄前肥胖幼儿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A

E ffect studies on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odel for preschool obesity children

LUO Jan-juan,XU-jia,SHI Jian-hua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Tianli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anghai 2002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intervention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ldcare facilities, and to establish the new mode of FeiPanEr weight control, then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childhood obesity intervention in childcare facilities. . Methods From a total of 2516 children and their attended 13 childcare facilities of Tianlin area were selected 2 facilities with basically similar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s, teachers staff ; and with similar family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42 overweight obese children aged 3-4 were included i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50 in control group.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health education, physical exercise and healthy diet) were taken for the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i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for control group, only necessory physical exercise was taken in the kindergarten. According to By means of Shanghai five indicators evaluation reference (2005) for, 0 - 6 years old old children and the WHO diagnostic criteria (2006) for childhood obesity was evaluated the efficacy of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one and half years of intervention, BMI levels were remarkbaly decreased i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50.0% of obese children recovered to normal weight. Their parents cognitive knowledge about childhood obes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os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values < 0.05). The ratio of obesity overweight ratio(ORR) reached an ideal level. . However,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is regard. Conclusion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odel, promot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besity in young children. It is a feasible way to control the morbidity of childhood obesity.endprint

Key words: community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model preschoolers effect

肥胖 是一种热量代谢失衡,导致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体重超常的一种慢性疾病。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内脏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2Ⅱ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儿童肥胖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近二十年来超重肥胖检出率呈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0~6岁儿童肥胖和超重总检出率为7.2%和19.8%,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位居各年龄段之首「2」。现有多项研究表明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学龄期儿童和成人均有较好的效果「3-4」。本文旨在探索托幼机构中超重肥胖儿童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学龄前肥胖儿童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13年12月幼儿体检数据为基础,体检结果采用2005年《上海市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百分位法》评价,并按肥胖断标准进行评价 :5 以下者参考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5岁以下身高(长)别体重标准 》;5岁以上者测量BMI指数=体重(kg)/身高(m),参考5-19岁BMI指数(2007年标准),排除因脏器疾病、药物等致肥胖者,大于1标准差(+1SD )为超重,大于2标准差(+2SD)为轻度肥胖,大于3标准差(+3SD)为中重度肥胖 。将田林社区两所基础设施条件,教师人员配备和幼儿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基本相同的一类幼儿园中3-4岁的超重、肥胖儿童共92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为干预组为42人,对照组50人。

1.2体格检查和测量方法 体格检查由本中心资深儿保医生担任。测量:身高测量时脱去被测者鞋、帽,采用立式身高坐高计,身高数据精确到0.1厘米。体重测量采用立式电子磅秤,脱去衣裤、鞋袜,体重数据精确到0.01kg。

1.3 干预方法

1.3.1 社区医院 设计营养膳食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评审后对托幼机构的保健老师和带班老师进行培训。负责每三个月一次的幼儿体检工作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将结果及时告知家长。根据汇总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并在下一随访周期中加以适当调整。定期举办健康小讲课。设计印刷健康教育处方。

1.3.2 托幼机构 ①进行一次摸底调查,让家长做一份关于儿童营养膳食的调查问卷,以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和家长对儿童营养膳食的认知。②开设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告知肥胖对幼儿的危害性。让家长认识到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的重要性,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保护。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③制定带量食谱,社区医生与保健老师共同制定一套适合超重及肥胖儿童带量食谱,以表格的形式发放给家长。每2周回收表格,查看儿童在家中饮食情况。并根据回收表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④制定运动计划,在限制饮食的同时,增加运动使能量消耗。社区医生、保健老师、家长根据健康教育处方的要求共同制定运动计划。每两周回收表格,查看儿童在家中锻炼情况。⑤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社区医生、保健老师与带班老师一起商讨幼儿营养教育课程,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营养教育,让他们也能了解肥胖对身体的危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3 幼儿家庭 家长在收到幼儿园发放的带量食谱后尽量按食谱烹饪菜肴,并请家长注意幼儿的进食速度。尽量不带幼儿在外用餐。家长以身作则,与幼儿一起按运动计划进行锻炼并做好记录。避免剧烈运动后食欲增加。控制幼儿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le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和复核均由专人负责。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儿童超重肥胖构成等计数资料用X2检验,儿童身高(cm)、体重(kg)、BMI(kg/m2)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2±S)表示,采用t/F检验。检验水准均为a=0.05。儿童肥胖的预测指标为肥胖一超重比(OOR) 。

2结果

2.1基线调查

本次参与的两个园所共有幼儿769人,超重及肥胖幼儿有92名,超重肥胖率达11.96%。其中干预组园所总人数405人,超重肥胖幼42人。对照组园所总人数364人,超重肥胖幼50人。两组儿童基础资料,见表1。两组儿童超重肥胖构成情况,经两独立样本的卡方检验分析,Z=0.336,P=0.737>0.05, 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儿童身高、体重和BMI指数经独立样本方差方程Levene檢验分析, P值均大于0.05,可以认为方差是齐性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2.2随访干预结果

经过一年半的随访干预,干预组的BMI指数在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前相比t =1.984,P=0.054,接近检验水准。干预后12个月时 t =2.133,P=0.039,说明我们采取的干预方法开始取得了成效。干预后18个月与干预前相比t =2.362,P =0.023,干预效果更佳明显。对照组的BMI指数 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儿童不同干预阶段BMI指数分析详见表2。

两组儿童干预后的超重肥胖构成情况,经两独立样本的卡方检验分析,Z=2.432,P=0.015<0.05, 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儿童干预前后超重肥胖构成情况详见表3。

表4显示,干预组儿童干预前后儿童肥胖的预测指标肥胖-超重比(OOR)由干预前的2.00降低到干预后的0.75,达到了OOR的理想水平,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降低。而对照组OOR 由原来的1.78上升到1.81,预示着对照组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仍然很高。

干预组家长对儿童肥胖的相关认识在干预前后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对孩子体重情况的正确认知,对孩子高热量食物摄入的控制,儿童肥胖的判断标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肥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要求孩子每日有一定的运动量等,在干预前后均有了显著的变化,经X2检验,P<0.05, 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家长对儿童肥胖相关知识认知比较分析详见表5。endprint

3讨论

儿童肥胖与遗传、环境和生活行为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干预才能达到控制效果。

经过一年半的随访干预工作,干预组的超重肥胖检出率由原来的10.37%下降到5.19%,而对照组由原来的13.73%下降到12.36%,Z=2.432,P=0.015<0.05, 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家长对儿童肥胖相关知识认知在干预前后也有了顯著的变化。通过本次干预实践我们发现仅仅只在托幼机构中进行超重肥胖儿干预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才能既能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同时又能很好地控制幼儿体重的增长呢?

首先要改变家长对儿童肥胖,特别是超重的错误认识。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儿童肥胖会给孩子今后的健康带来危害。有意愿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其次要将家长对儿童肥胖认识的转变落到行动的实处。在本次综合干预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干预组强化了行为转变的过程。比如,让家长使用我们制定的带量食谱,按照食谱为幼儿配置早餐和晚餐。在儿童进食时注意控制进餐速度,进餐时间要大于15分钟,提醒幼儿慢慢嚼,以使幼儿放慢进食速度。改变用餐时进食顺序,先喝汤,后吃饭。改变烹调方法,应尽量简单,多采用清蒸、凉拌,少用煎炸方法,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油、淀粉、糖的用量等[5]。在运动方面通过定期回收儿童运动量表,结合幼儿体检情况来考察幼儿近期饮食运动情况,并将儿童近期的综合情况反馈给家长,提醒家长今后因注意那些情况等。最后保健老师负责幼儿在园所内的干预工作。做好超重、肥胖儿童的登记,督促班级老师和保育员做好幼儿日常饮食和运动干预。

经过家长、幼儿、儿保医师和托幼机构的有效互动形成的家长-幼儿-儿保医师和幼儿园互动的社区综合干预保健模式对预防幼儿肥胖是有效的。它重点突出了社区医院在干预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作用和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因此,做好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肥胖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与幼儿一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做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3~4岁是一个高危险年龄段,此期正值生后脂肪发育第一活跃期「6」。孩子从正常体重到肥胖,之间必然经过超重阶段,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发展为肥胖,因此超重阶段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时期「7」。肥胖超重比(OOR)是一个用于预测肥胖发生危险的指标,该比值越大,预示人群中发生肥胖的比率将越高,OOR参数的理想水平为O.5~0.9,可接受水平为1.0~1.3「8」。因此,我们要重视超重幼儿的干预工作,这样才能在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同时控制好幼儿体重增长的速度。

总之,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干预工作需要社区、家庭、托幼机构及幼儿本人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 陈荣华, 赵正言. 儿童保健学[M]. 4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319-327.

[2] 全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研究协作组, 中国疾病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全国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3): 179-184.

[3]孟共林, 谢亮球, 苏艳青, 等. 运用知信行模式对肥胖儿童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9): 1427-1430.

[4] 孙勇, 李言, 姚红, 等. 上海市虹桥社区成人超重肥胖的干预实践[J]. 上海预防医学, 2014, 26(7): 383-385.

[5] 罗娟娟.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J]. 上海医药, 2017, 38(2): 59-62.

[6] 芮溧. 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学龄前儿童肥胖营养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6.

[7]孙国利. 56例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7): 182-183.

[8]丁宗一, 何清, 樊征鸿, 等. 城市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78(2): 121-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托幼体重对照组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托幼机构营销管理模式研究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北京托幼服务亟待成长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体重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