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

2017-11-22 01:45文/杨
中华魂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特色时代

文/杨 煌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

文/杨 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这一重大判断是十九大报告的主线,也是报告立论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才能更好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使命、新理论、新战略,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进入新时代,不是凭空的判断,也不是随意的概括,时代的转换必须有标志性的重大变化。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时代的变化主要是阶级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最鲜明的标志是政权的更迭。在同一社会制度内,时代的变化,主要衡量标准是发展水平质的提升,或者发生影响全局的重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不是历史学的时代分期,也不是纯学术的概念,而是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定,是对我国过去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

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可以看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初步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如邓小平同志当年所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要解决从大到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校正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航向,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发挥,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名副其实,在中国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这些历史性变革标志着时代的变化。

进入新时代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性质和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定位和新内涵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了精辟概括: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是”从不同角度界定了新时代的新方位,勾画了新时代的新内涵。

第一个“是”明确了新时代的性质界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事业。新时代不是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没有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第二个“是”明确了新时代的战略任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新时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第三个“是”明确了新时代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第四个“是”明确了新时代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第五个“是”明确了新时代的国际作为和世界意义。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通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和未来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世界贡献三个重要角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指明了新时代的前进方向和未来前景。

第一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站起来是富起来、强起来的前提,站起来、富起来是强起来的支撑。新中国的成立一举解决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步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新时代我们要解决强起来的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内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对外要突破“修昔底德陷阱”,实现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国必须强党,只有强大的政党才能领导强国伟业;同时,强国离不开强军的保证和支撑。强起来是个系统工程,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我们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妥善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从大到强的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个“意味着”从社会主义的角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500年来,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既有高歌猛进,又有挫折低落。20世纪末,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在弥漫着失败论的国际氛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抵住压力,负重前行,我们不仅坚持住了,而且发展了。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新的希望。世界社会主义如今已经走出低潮,复兴指日可待。

第三个“意味着”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角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意义。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实现现代化就要遵循西方模式、走西方道路,这是长期以来的一个定论。中国的成就打破了这一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特色时代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