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骂曹

2017-11-22 21:54蒋世平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道生德金渔鼓

蒋世平

于道生从小随父亲学打渔鼓,在礼水一带颇有名气。可是,县里考察渔鼓非遗传承人,于道生却落选了。上面说他赶不上渔鼓传承人覃黑巴的条件。其实呢,是覃黑巴送了钱财收买了人心。

这天,于道生越想越气,便抱起渔鼓,唱起了京剧《击鼓骂曹》:“平生志气运未通,似蛟龙困在浅水中。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正在这时,有个中年人找上门来,请他去打渔鼓。

于道生瞧着这中年人,没好气地说:“你去找覃黑巴,他是非遗传承人!”中年人笑道:“于师傅,很多人都说你不错,我专程来请你的。我一天给你开200块钱的工资,先定一个月。怎么样?”

于道生暗忖,好汉秦琼还卖马求生呢,这年头不能同钱过不去。于道生压住火气问:“敢问先生高姓大名?要我去哪里打渔鼓?”

中年人亲热地说:“我姓甄。我先交一千块钱定金,带你去看看打渔鼓的地点,如何?”

于道生跟着甄先生坐中巴车,来到一处别墅一样的华府前。甄先生指指铁栅栏外的樟树,说就在那树下打渔鼓。每天中午前后两小时,傍晚前后三小时。有人听没人听,都要坚持打渔鼓。于道生觉得做到这事儿并不难,当即同意了。

甄先生拿出几张打印好的渔鼓词:经济社会大发展,环境保护最重要;蓝天碧水是理想,环境污染最糟糕。污水不要排溪河,溪河下游不得了;你排我排他也排,溪河染成黑道道。礼水河畔有奇人,污水排放走暗道,治污设备不使用,黑心赚钱像强盗……于道生把唱词看了一遍,问了几个生字,心想,我们村里的水就被什么东西污染了,常有人喝水了感到恶心呕吐。这甄先生批排污水的人批得好。于道生斩钉截铁地说:“甄先生,我拿了你的钱,就不会走样。没说的,中午和傍晚,我就在这里打渔鼓。你随时可以明察暗访。我没按你的要求做,分文不取。”

甄先生神秘一笑:“于师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都不要放弃啊!”

于道生心想,打渔鼓是他的拿手好戏,哪有什么困难,便说:“放心。我这把年纪了,说话算数。”

于道生回到家,把几页唱词看了两遍,然后试着背了一遍。于道生初中没毕业,文化水平不高,可这记性不错。当年跟父亲学渔鼓,什么 《三侠五义》《岳飞枪挑小梁王》《林海雪原》……十几本书,一年就背得滚瓜烂熟。

第二天,于道生背着渔鼓,带着一大杯泡得浓浓的茶,来到了别墅前的樟树下。这里虽说是后街,没有商业街繁华,但来来去去的人不少。于道生把茶放在树下,抱起渔鼓,“咚咚呛呛”地敲打起来。

礼水流域,渔鼓主要以竹筒蒙皮的鼓、简板、钹几件组成,演奏时,左手抱鼓并夹着板和钹,右手以拇指食指捏着竹签击钹,余下三指击鼓。于道生打了一通“闹台”,便有六七个人围了过来,这让于道生来了兴致,于是抑扬顿挫,唱了开场诗:“党和政府发号召,城乡一体搞环保;科学发展要落实,向着康庄大道跑。”渔鼓的套路,闹台后必唱开场诗。这四句,是于道生根据甄先生唱词的意思,集纳的几句。道罢开场诗,于道生即兴来了几句玩笑,逗得大家乐了,然后开始了正文。

围观的人听了,觉得这渔鼓老人敢抨击本县污染问题,纷纷议论。于道生听到大家议论,觉得这渔鼓没白打,便拿出浑身本事,把说笑和甄先生的唱词串在一起,对污染礼水的黑心老板,尽兴地骂开了:“世上最怕黑良心,赚钱不顾人性命,富了自己富子孙,亏了一方老百姓……”

围观的人们听了,鼓掌叫好。于道生一见自己发挥不错,把自己对污染的痛恨,都化在了讽刺谩骂之中,唱得更起劲了。

却说围观众人中,也有认识于道生的人,说他渔鼓演唱技艺不在传承人覃黑巴之下,只因没钱买通官府,所以才失去传承人的资格。大家便对于道生在街头打渔鼓,不收分文、宣传环保一事,传扬开去。一连几天,顺道来听于道生渔鼓的人,不下数百。

这天,于道生正唱到兴头上,背后的铁栅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一位大妈,手里扬着两张红钞票,对于道生喊:“打渔鼓的,我家主人请你到别的地方去打,这是他给你的赏钱。”于道生敲击着渔鼓,心想,这大妈家主人是谁?他口中唱道:“出手二百块,大方又可爱,谁想谁拿去,我不图钱财。”

众人中果然有人玩笑似的跑到大妈面前要钱。大妈骂了几句,关了铁栅门,进了别墅。

于道生街头打渔鼓不要钱的事,迅速传遍了小城。大家知道于道生中午、傍晚免费打渔鼓,都会来听一听、消遣消遣。特别是傍晚时分,听打渔鼓的人更多。

几天后的中午,于道生刚来,只见大树下站着一位气质非凡、衣着富贵的半百老者。

半百老者瞧着于道生,微微一笑,问:“于师傅,您宣传环保,能不能挪一挪地方?”

于道生看那人像个领导,礼貌地说:“领导,不瞒您说,有人请我在这里打渔鼓,他天天都来听。我不挪地方。”

半百老者“哦”一声,脸上阴晴不定,说:“这人天天来听?肯定给您不少钱吧?”

“不多。”于道生笑道。

半百老者忽然笑容满面,说:“这样,我给您一万,您挪挪地方?”于道生吃了一惊。这人开口就是一万,倒是个有钱的主儿。可是,甄先生有言在先,这人钱再多,也不能误了甄先生的事。于道生对半百老者抱抱拳,道:“对不起。我不能听您的。”

半百老者哼了一声,说:“我给您五万。”于道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挪个地方的事,能得五万!他想了想,说:“我明天答复你。”半百老者微微一笑,抬头挺胸,慢慢踱步,走进了别墅。于道生这才明白,这半百老者是這别墅的主人!

于道生这一天打起渔鼓来总是分心。他真想同甄先生联系一下,挪挪地方,把这五万块钱拿到手。可是,他当时没有问甄先生住在哪里,也没留个电话,现在也无法联系。天擦黑时,于道生怏怏不乐,收了渔鼓,准备回家。

这时,有辆宝马驶到铁栅栏边,一个老板模样的人从车上走了下来。铁栅门打开时,曾同于道生说过话的半百老者走到门边,满面笑容,朗声说道:“马老板,欢迎欢迎。”那马老板亲切地笑着,亮开嗓门:“曹老板,惊动您了!”endprint

于道生听到曹老板几个字,心中一跳。他早就听说过,这曹老板是本县首屈一指的富豪。在乡里开有两座矿,在工业园区还有大型镀锌厂。老百姓都说,礼水变味与这曹老板有关!想不到这曹老板住在这别墅里。难怪甄先生不抛头露面,是害怕这颇有背景的大老板?于道生心中一热,拿定了主意。

连续几天,于道生仍在这大樟树下打渔鼓。那天散场,于道生正准备回家,来了三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光头趾高气扬地问:“打渔鼓的,曹老板问了,你是挪个地方,还是让我们帮你松松筋骨?”

于道生没想到曹老板还来这一手,哼了一声,暗忖道,老子打渔鼓几十年,唱过成千上万次的英雄好汉,多少也有点好漢气概。在这世风不古的时代,也要活得像个好汉。于道生把收起来的渔鼓又抱在怀里,“咚咚呛呛”敲打起来,大声唱道:“礼水边上曹德金,腰缠万贯是富人,脸皮要比铜钱厚,成了一方害人精……”

光头青年大怒,吼道:“老东西,你敢骂我们曹老板,活得不耐烦了!”说着,一挥手,扯掉于道生怀抱的渔鼓,朝于道生头上打来。

正在这时,不远处有人大喊一声:“住手!”于道生一看,甄先生虎步生风,疾奔而来。几个年轻混混被震慑住了。甄先生大声说:“你们三个人,敢动于师傅一根毫毛,我就让公安局抓了你们!”三个年轻人看到不远处有警察过来,赶紧溜了。

于道生捡起渔鼓,对甄先生一笑:“你来得真及时,再迟一下,我就要挨打了。”甄先生说:“这两天我就在这附近呢,你在这里打渔鼓,暗中都有人保护你。”于道生觉得这甄先生胆大心细,办事周到,这才想起问问他的身份。

原来甄先生叫甄典,是礼水畔的人,从小就听过于道生打渔鼓。在外打工多年,攒了一点钱,想回家创业,没有想到礼水都变质了。乡亲们说污染礼水主要是曹德金办矿办厂引起的。于是,他去省环保局、市环保局,专门申诉了本县首富曹德金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呼吁对礼水进行治理。

同时,甄典特地请于道生来这里打渔鼓,大造與论,进行攻心。这段时间,于道生的渔鼓宣传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于道生听说自己的渔鼓起了不小的作用,非常高兴。他拍拍渔鼓,得意地说:“我家就住在礼水旁边,同大家一样,也恨曹德金只顾羊卵子不顾羊性命的搞法。所以,我在打渔鼓时,还加了骂曹德金的词儿。你知道三国演义中《击鼓骂曹》吗?嘿,我这也叫‘击鼓骂曹啊!”

甄典高兴地说:“骂得好。老百姓都来抨击污染行为,家乡才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责编:杨斯媛 shinrikamio@qq.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生德金渔鼓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红锦旗 绿锦旗
观海有感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道生说法,顽石也点头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从“道生”与“神说”看中西经典诠释思想之异同*——以《道德经》和《圣经》为例
“渔鼓”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