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塑料软盘抛秧技术增产原因分析

2017-11-22 19:25张祥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6期

张祥辉

摘 要:南雄市从1992年引进水稻塑料软盘抛秧技术至今已逾20年了。通过抛植田与手插秧田的一系列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抛植田对比手插田确实具有省时、省工、增产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该文着重分析了抛秧与手插田的群体结构差异、增产原因、推广应用重点区域。

关键词:塑料软盘抛秧技术 ;叶面积指数 ;增产原因分析;推广应用重点区域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6-0061-02

1 塑料软盘抛秧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省时省工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从2012年晚稻收集我市部分镇抛植田与手插田对照的产量对比数据共53组;抛植田平均1hm2产量为7318.5kg,手插田平均1hm2产量为6472.5kg,抛植田对比手插田平均1hm2增产846kg,增长率13.1%,以2个平均数成对进行测验,抛植田的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准。在53组对比数据中增产的46组,占86.8%;平产的有5组,占9.4%;减产的有2组,占3.8%。

从经济效益来评估抛秧技术,增产效果是明显的。以2012年晚稻示范田的抛植田对比手插田平均1hm2增产846kg,按当年50kg稻谷130元计,1hm2新增产值2199.6元,1hm2省人工27个(70元/工日)1890元,减去1hm2新增投入:软盘270元,杂交稻种子7.5kg(抛植田比手插田增加用种量)计480元。经折算1hm2新增纯收入3339.6元,由上述可见、水稻塑料软盘抛秧技术具有省时省工减轻劳动强度的优点,是实现水稻生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2 水稻抛植田比手插田增产的主要原因分析

水稻抛植田具有科学合理的群体结构,有效穗数多,叶面积指数扩展快,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等优势。这些是水稻抛植田比手插田增产的主要原因。

2.1 水稻抛植田有效穗数明显增多是增产的基础 从2012年晚稻示范田53组穗粒结构对比,抛植田平均1hm2产量为7318.5kg,平均1hm2有效穗289.5万,每穗平均实粒数104.9粒,千粒重24.1g。手插田平均1hm2产量为6472.5kg,1hm2有效穗256.5万,每穗平均实粒数104.7粒,千粒重24.1g。两者相比较;抛植田平均1hm2增产846kg,1hm2有效穗平均增加了33万,达到极显著水准,每穗平均实粒数增加0.2粒,未达到显著水准。穗数增加对增产稻谷的贡献占98.3%;实粒数增加贡献仅为1.7%。抛植田的增穗作用对我市目前水稻生产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市地处粤北,早稻插后气温偏低,光照少,发芽慢,晚稻气温高,有效分蘖期短,这些都不利于穗数的形成,加上普遍存在规格偏疏,基本苗偏少的现状,1hm2穗数一般多在195~225万左右。推广抛秧,由于苗小、带土、浅植、分蘖快而多,有利于穗数的形成,在栽培上进行合理调控技术,便可达到高产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产栽培中,并不一定穗数愈多愈好,因为在一定的穗数范围内,穗数的增加会导致每穗实粒数的下降。在1hm2超500kg栽培中,控调1hm2有效穗数在270~330万范围内较适宜。根据在上述的53块抛植田中选取1hm2产量在7500~9750kg,穗数在227.5~363万穗,粒数在81.2~127粒的田块共35块进行产量与有效穗数、产量与每穗实粒数的相关分析结果是:产量与每hm2有效穗的相关系数为0.243,未达到显著水准;产量与每穗实粒数的相关系数为0.458,达到极显著水准。因此,在高产栽培中,还必须强调增粒措施,也就是说在预计1hm2有效穗达到270~330万时,要早露轻晒,创造条件轻施中期肥,攻大穗,争饱粒。

抛植田由于小苗、带土、浅植,苗数消长的最大特点是分蘖快而多、苗峰高、穗数也较多;若栽培不当,成穗率也常偏低。因此,在栽培上要根据抛植田的特点科学进行管理,切实做到前期要早攻稳发,氮肥不能过多,要早露轻晒,把每hm2苗峰控制在450万左右,成穗率在早稻控制在65%以上,晚稻控制在70%以上。

2.2 水稻叶面积指数扩展快慢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大小与受光姿态是衡量高产群体结构合理程度的主要生理指标。通过几年来观察,抛植田的叶面积指数扩展较快,载留的光能较多,这主要与分蘖茎数增加较多有关系。

抛植田由于浅植,分蘖茎的生长姿态成辐射状,因此其叶片的受光姿态较好。从后期冠层3叶的分布来看,抛植田冠3叶叶面积指数4.6,手插田冠3叶叶面积指数4.2,抛植田比手插田多了0.4,能生产较多的光合物质以供充实。而抛植田中下层叶面积指数为2.0(手插田为1.3),比手插田多0.7,也就是说,在成熟期,由于抛植田下层青叶片数较多,有利于维持根系的活力,熟色较好。

抛植田叶面积扩展快,栽培上较容易达到适宜叶面积指数(6~7),这对目前我市的中低产田往往由于繁茂度不足而产量低下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从光合物质生产角度分析抛植田增产的原因,说明叶面积指数扩展快慢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2.3 营养生长期长短对产量也产生较大影响 通过几年来对抛植田与手插本田水稻生育期观察,抛植田常常表现早熟。早稻一般早熟1~2d;晚稻大多早熟4~5d。这主要是同品种同播期的对比条仵下抛秧的植期比手插的植期早8~12d左右的原因。另外,抛植田的本田营养生长期比手插田较长,抛植田有较多的时间来稳发分蘖,争取达到计划穗数及分蘖茎的长粗,也为栽培上提供轻露田控调苗峰的时间,创造了条件轻施中期肥,攻大穗,争饱粒,为夺高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3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谈抛秧技术在我市的应用重点区域

我市地处粤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9.6℃,全年无霜期293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55mm,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紧迫。从抛植技术来看,在早稻和中稻是可行的,当然还须在技术和操作上进一步完善。而在晚稻的推广就显得复杂。这就需要從我市目前几种耕作制来分析。

3.1 双季连作稻 双季连作稻由于生长季节不足,常采用适当早播,延长秧龄来争取生长季节,以避过寒露风。这是我市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耕种特点。这就与抛秧技术中的小苗抛植产生了矛盾,除非把一些生产潜力较小的早熟品种来代替生产潜力较大的中迟熟品种。这种方法在适度规模得到发展或农户劳力奇缺的情况下,推广才有积极意义,而目前我市还须慎重考虑。

3.2 花生、稻轮作的晚稻 花生收获季节在7月下旬8月初。这部分田由于迟播迟抛,即使采用目前早熟品种也难做到安全齐穗和充实。因此这部分田推广抛秧要慎重。但随着抛秧技术的成熟,通过采取喷施多效唑等技术措施可延迟秧龄3~5d,有部分地膜花生田能在7月30日前抛植的也可采用抛秧,否则,采用湿润育秧移载较为适宜。

3.3 烟、稻轮作的晚稻 这是我市晚稻推广应用抛秧技术的重点。因为前作黄烟的收采季节一般可以在7月中旬前结束。7月10日前后能抛植的田块,可以安排y两优1号、y两优143、宜香4723、美香占2号等一类熟期品种。播期在6月25日前播种,在7月15日前抛植的田块,可安排五优613、五优376等一类熟期品种,播期在6月30日左右为适宜。

4 结语

目前,塑料软盘抛秧技术在我市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有效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在推广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推广。

(责编:徐焕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