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付费吗

2017-11-23 23:00晓楼艺术工作者
支点 2017年9期
关键词:艺术工作者乐意摩拜

晓楼(艺术工作者)

你愿付费吗

晓楼(艺术工作者)

这年头,身边不少人玩起了自媒体,好像不开个公号都不好意思出去聚会,有教儿童简笔画的,有分享PPT制作经验的,有心理辅导的,还有交流穿衣打扮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可玩着玩着,渐渐地,都不怎么玩了。当然,看的人,渐渐地,也没怎么看了。

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谈论起这个现象。有人说,微信订阅号太多了,没法逐一浏览;有人说,坚持不易,把一件事儿坚持做一万个小时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有人说,得看是哪类性质,是当个日记写呢,还是拿来创业挣钱?

一位在企业做管理的朋友则说,主要是缺乏外部激励或内生动力,比如,阅读数不高、没人赞赏等等。他一说完,大家都直点头。随后,他又提了一个问题——你愿意为一篇文章付费吗?

付费,这个话题有点意思。比如,同样是面对流浪艺人,我更愿意给那些打扮干净、唱功不凡、在过街地道卖唱的年轻人付费。这或许与我自己是艺术工作者有关,我内心深处希望他们能坚持梦想,有时我会驻足听他们唱完一首歌,此时我往吉他盒里轻轻放上纸币就不仅仅是施舍了。

同样是阅读到一篇好文章,我给知名作家的付费较少,也就一元两元而已,给不知名作者的赞赏则要高一些。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付费很大程度上带有同情或鼓励。

正如朋友们讨论的那样,目前人们的付费意识还不高,所以内容创业很艰难。在商业社会,“钱”的确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激励。有个热衷公益事业的老同学袒露心扉说,当人们乐意为公益活动主动捐赠时,他的激情会更加高涨,尽管他个人不会因募捐额度的增加而获得更多的酬劳。

也有人分析说,老百姓的付费意识不高,是因为这些年享受到太多的免费了。我认为,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向大众免费,早前是市政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现在是科技馆、体育场馆等。这些场馆的建设本来花的就是纳税人的钱,免费是应该的。有些民间博物馆也免费开放,因为它们享受有政府补贴,这确实是一种进步。

倒是商业竞争引发的各种优惠、红包,时不时撩人心弦。我觉得自己还算是很豪放、大方的,可面对“免费的午餐”,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北京大街小巷一夜之间冒出了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这东西真好,解决了我短途出行的苦恼,我手机上最多曾同时下载五个共享单车APP。前一段时间,摩拜单车推出“免费骑行”,有一天,我出门,发现摩拜都被骑走了,为了“免费”,我居然穿过一条街才找到一辆摩拜。骑上车时,我暗自发笑:自己也爱“占便宜”了,都是免费“惹的祸”。实际上,为了一元的免费,我浪费了好几分钟时间,还

在车流中穿行,实在不划算。

俗话说得好,一个便宜三个爱。不过,我们不要忘记了,还有几句谚语:便宜没好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等等。我们享受到的免费,最终还是需要我们自己买单,否则,这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了。

从“政府免费”到“个人付费”,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有个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意中支付了很多费用,你或许没意识到,它们包含在纳税单、物业费等等税费之中。我们还需要为高品质的创意、技术、新闻和文艺作品付费,只有我们乐意去“赞赏”,并保护其版权,才能享受到更多精品。

猜你喜欢
艺术工作者乐意摩拜
举手之劳,我很乐意
好婚姻就是乐意回家
水利系统水文化专家和美术书法艺术工作者赴河北开展2020 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水利文化艺术走基层主题活动等
国有艺术院团党建工作的认知与思考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摩拜的宿命
Fish-mediated changes in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 in situ mesocosm experiment*
第九届上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评选揭晓
摩拜单车的英国初体验
庆祝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