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2017-11-24 13:25蔡慧敏
决策探索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乡优势一带一路

文/蔡慧敏

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文/蔡慧敏

2016年10月召开的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郑新融合,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区。由此看出,新乡发展要实现新突破,必须积极主动对接郑州、找准“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入口,对于整体提升新乡的开放水平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一、“一带一路”倡议给新乡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为新乡从内陆城市走向全面开放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战略将新乡从内陆推向前沿,新乡可以利用与郑州一河之隔的区位优势,对接和融入郑州航空港,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为新乡市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与世界共享全球化盛宴创造了机会。

2.以倒逼之势促进新乡产业优化升级。未来郑州将吸引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聚集,加速产业升级,逐渐走向产业链顶端,而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可能面临向周边地市溢出,新乡凭借地缘优势完全可以配套郑州,形成“前店后厂”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新乡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快速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同时,传统贸易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未来E贸易、网店、线上经济将会实现常态化,“互联网+”将渗透到金融、三四方物流、休闲旅游业、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商务活动、企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从而催生新乡市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

3.为新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大战略的实施必然加快郑新交通一体化的进程,为新乡打造中原城市群快速铁路“北枢纽”带来机遇。郑州—济南新乡段、郑州—南太行快速轨道交通、新乡—洛阳城际铁路、“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省干线网、郑州—卫辉路107国道改造升级等交通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这些都将为新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挑战

1.干部的思想观念亟待更新。“思路决定出路。”要想融入大战略,干部就必须有全球性、战略性思维、合作共赢、错位发展、借力发展思维等。

2.产业急需优化整合升级。新乡市传统产业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发展已呈现良好基础,但依然存在小而全、小而散,没有形成“拳头”,缺少行业“龙头”,市场竞争力不强。传统产业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电池及电动车产业此类问题均较为突出,没有形成明显的行业优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产业支柱作用,急需优化整合升级,以增强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3.发展软环境急需改善。许多企业反映,新乡市干部队伍在服务企业、行政审批过程中意识、能力、效率、态度等方面与沿海城市相比差距巨大,官僚作风明显,干部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急需提高。

二、新乡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劣势分析

(一)新乡的战略优势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新乡位于中原腹地,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豫北地区唯一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是“米”字型高速铁路的节点城市,是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京港高铁、京广铁路、新焦铁路、新月铁路、新荷铁路、太石铁路、郑新城际铁路(规划)、郑济高铁(规划)纵横交会,107国道、京港澳高速、济东高速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新郑国际机场80公里,有着不可比拟的区位交通优势。

2.产业优势。新乡农业基础较好,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农业科研力量雄厚,形成了立体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成功创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新乡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具有较强配套能力,是中原地区重要工业基地,是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和起重机械产业基地。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9家,上市企业9家,60多个产品在国内同行业排名前5位。金龙铜管、华兰生物、新飞电器、新乡化纤、科隆集团等企业闻名国内外。拥有2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1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3.科技创新优势。新乡拥有高等院校9所,数量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郑州。全市共建设各类研发中心557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29个,省级研发中心193个,市级研发中心335个,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拥有中国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黄淮水污染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细胞分化调控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重要的科研机构,35家省科研机构生产实验基地落户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近年来争取到的省重大科技专项数量居全省前列,2014年专利申请总量3851件,居全省第三位。

4.大旅游大健康资源优势。新乡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已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的景区有19家,其中A级景区16家。拥有7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22家全省旅游特色村,数量居全省第一位。拥有黄河湿地鸟类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文保单位20处。

新乡属北温带气候,拥有天然生长中药材的独特优势,盛产柴胡、山楂和连翘等中药材,百泉药都商品展销会是国内四大药交会之一。新乡生物医药产业发达,产值占全省1/4强。

5.人才与人力资源优势。新乡拥有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和很强的技术研发储备力量,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13.82万人,居全省第2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数4.76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数8.83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3万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4664人、高级职称8343人(不含驻新单位)、享受政府津贴93人。

(二)制约新乡发展的主要瓶颈和困境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服务设施承载力不足,尤其体现在南太行景区的配套设施不健全、不完善。二是产业链条短。新乡市工业产品结构中,部分产业之间关联度差,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新乡现在还没有口岸,没有综合保税区,缺乏出口平台,严重影响新乡对外开放程度。四是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稳定性不强。相比一些金融业发达地区,新乡缺少债券、战略基金等融资方式,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五是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附加值不高。生产性服务业以低端的仓储、交通运输为主,附加值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少。六是软环境吸引力不足。新乡对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弱,人才引进政策也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新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对策研究

(一)观念与认识

首先,增强干部担当意识。市委、市政府要制定出台新的干部考核、选拔、使用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切实解决干部不作为、不敢为的思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其次,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尽量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视察,让企业专心生产、专心科研,切实简政放权,避免因政府行为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最后,确立“保姆式”服务理念。政府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行“保姆式”服务,努力营造环境比较优势。切实简化审批程序,确保行政审批“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佳”。

(二)借势与共建

1.借势郑州。建设“一轴一带一廊、一主一副三片”:黄河发展轴、沿黄经济带、开封封丘产业廊道;以平原示范区为主,打造郑新融合的最前沿、创新创业的新高地;以原阳县为辅,打造郑州北部协作配套产业基地;“三片”,即获嘉亢村——“飞地”经济实验区和产业转移示范区,新乡县——现代工业城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封丘——沿黄生态宜居城市和新兴产业基地。形成向南对接郑州市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实验区,向北对接新乡市区的空间结构。

2.功能共担:建设大东区。通过中心城区东侧636平方公里范围内5个行政区域6个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统一规划,采取各自实施、优势互补、相互竞争、共用设施、合作共赢的办法推进建设,既避免了城市发展走无序扩张的路子,又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模式。

(三)特色与创新

1.培育特色龙头和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引进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抓住新乡市被列入国家新能源材料及电池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的机遇,力争通过富士康项目的引进与实施,整体盘活电池及电动车产业。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同时鼓励、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实施战略重组,落实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实力雄厚、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行业“龙头”。大力发展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争取产生1~2个新兴产业行业“龙头”。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要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兼顾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以“中国制造2025”为切入点,重点引进机器人、3D打印机等带动性强的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落户,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强行业预警,抑制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保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四)主动与理性

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上与郑州主动搞好协作,明确分工,形成产业上互补、链条上衔接、发展上协调的合作格局,借郑州这个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动力引擎,实现新乡的腾飞。确立“呼应郑州,错位发展”的指导思想,争取早日实现郑州与新乡在交通、通讯、金融结算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

(五)引进来与走出去

就“走出去”而言,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机遇,鼓励新乡市装备制造、电子通讯、纺织、绿色能源(电池)等优势产业产能“走出去”,在全球进行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新乡的优势出口产品利用跨境电商等E贸易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在“引进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资项目与本地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协同效应。对于同时具备产业优势和企业优势的生物制药、化纤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应侧重考虑通过项目引进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对龙头企业的配套支撑;对于产业优势明显但企业优势不突出的动力电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应着力引入国际巨头,实现与全球高端生产网络对接,形成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提升新乡优势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和整体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中共新乡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新乡优势一带一路
新乡医学院
出征新乡,武汉石化拼了
矮的优势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HIP TO BE SQUARE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