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船为何被厄瓜多尔罚款判刑?在禁捕区装运鲨鱼也违法

2017-11-24 05:29王琪峰
环境与生活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加拉帕戈斯鱼翅厄瓜多尔

◎王琪峰

中国渔船为何被厄瓜多尔罚款判刑?在禁捕区装运鲨鱼也违法

◎王琪峰

厄瓜多尔民众上街游行抗议非法捕捞鲨鱼

8月13日,一艘中国冷藏运输船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内,被当地执法人员扣押。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指控,该渔船违法占有及运输双髻鲨、丝鲨、长尾鲨、灰鲭鲨等海洋保护区内禁止工业捕捞的品种。8月27日,该船包括船长在内的20名船员在厄瓜多尔被判处1至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被罚款590万美元。网上传闻,该事件在厄瓜多尔当地引发抗议,有激进人士穿上印有“Save a shark,eat a Chinese”(救一头鲨鱼,吃一个中国人)的T恤,导致在厄瓜多尔的华人连门都不敢出,华人旅游者胆战心惊。事实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渔船里惊现禁捕鲨鱼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8月13日,英国查尔斯·达尔文基金会海洋生态学家佩拉约·萨利纳斯刚刚结束为期12天的科考活动,搭乘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的巡逻船踏上归途。他在清晨6点时发现,有渔船出现在距厄瓜多尔主岛以西960公里处的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内。根据厄瓜多尔法律,该片海域内禁止从事鱼类的捕捉、交易和运输。这条约91米长的渔船悬挂着中国国旗,名为“福远渔冷999”。报道称,在喊话未获回答的情况下,萨利纳斯先是与厄瓜多尔海军人员试图乘充气艇进行追赶,可是速度不够快追不上,遂与加拉帕戈斯公园管理处取得联系,出动海军直升机和海岸警卫艇,渔船最终被拦截。

登船检查发现,该船上的6只冷藏货柜有的几乎装满了鱼,而从航海日志上得知船上共装载了300多吨鱼获,其中大多数是双髻鲨,还包括丝鲨、狐形长尾鲨和灰鲭鲨等,有6600余条鲨鱼,属于禁止工业捕捞的鱼类。当地媒体称,这是有史以来查获量最大的一条非法捕捞渔船。

8月27日,包括船长在内的20名船员,在厄瓜多尔的圣克里斯托瓦尔法庭接受审判,虽然该船未直接从事捕捞作业,并且有证据表明货物是从公海上的另外两条渔船获得的,但由于有接收和运输非法渔获物的罪名,还是被判为期1到4年不等的监禁,并被处以5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896万元)罚款给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用以修复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

8月25日,厄瓜多尔民众上街游行抗议非法捕捞鲨鱼。

当地时间8月28日,厄瓜多尔环境部披露了更多细节:涉事渔船上的濒危鲨鱼是从两艘台湾船只上收购的;涉事的福远渔冷999号渔船将被拍卖,拍卖所得将归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所有。

厄瓜多尔是2016年3月20日宣布成立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的,总面积达4.7万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覆盖了加拉帕戈斯岛及周围1/3的水域面积,而此前仅岛上的陆上区域处于保护区范围。加拉帕戈斯岛是世界七大潜水区之一,被誉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1935年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正是到此考察之后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假说。1968年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成立,1978年该岛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巨龟、大蜥蜴等独特物种举世闻名。

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位于寒暖流交汇之地,南部的秘鲁寒流与北部的赤道暖流共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从种类上看,有近20%的种类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从数量上看,平均每万平方米水域的鱼类资源高达17.5吨,比鱼类资源丰富度排第二位的哥斯达黎加科科斯群岛国家公园多出一倍。特别是达尔文岛与沃尔夫岛附近水域,由于地处鲨鱼季节性迁徙的海上通道,成为世界上鲨鱼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从迁徙性的双髻鲨到礁鲨,各种鲨鱼经常出没。

一头鲨可为厄国创收540万美元

全球鲨鱼有近500种,在海洋生物链中处于顶端位置,对维持整个海洋生态体系的平衡具有关键作用。比如美国夏威夷的科学家曾发现,虎鲨的作用跟草原上的狼类似:虎鲨猎食海龟,而海龟以海草为食,如果虎鲨数量减少,海草就可能急剧退化,使整个海洋生态受到破坏。目前全世界超过1/4的鲨鱼种类濒临灭绝,繁殖率低,其主要的生存威胁来自人类。

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是世界上鲨鱼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设立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当然可以为人类的后代能看到多样的鲨鱼提供保障,可这并不是唯一的好处。据美国国家地理协会驻会探险家安立克·萨拉等人测算,受日益繁荣的观光旅游业和颇受欢迎的潜海体验项目的驱动,加拉帕戈斯海域每头鲨鱼一生产生的经济价值可达5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65万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头死去的鲨鱼只能给捕捞者带来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20元)左右的收入。海洋旅游业为加拉帕戈斯岛创造了1/3以上的就业机会,每年带来的经济收益可达1.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5亿元)。

此外,由于对大片水域实行禁捕,鱼类繁殖数量大增,产生溢出效应,渔民在禁捕区域之外就容易捕捞到更多的鱼,这无形中增加了渔民的收入。鲨鱼如此“金贵”,禁捕意义不言而喻,当地人对此次查获大量鲨鱼感到十分愤怒,甚至有人示威抗议,与鲨鱼对当地的重要作用不无关系。

“救鲨鱼,吃中国人”未见新闻报道

2013年2月,中央对各级政府发布指示,要求官方会议不得消费高价食材,其中包括鱼翅,也包括用其他被捕杀的受保护物种烹制的特色菜肴。同年9月,香港开始禁止本地官员在公务宴请中食用鱼翅,以“体现港府对推动绿色生活及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应该说近年来,中国政府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国人环保意识提高,都是不争的事实。此次事件发生之后,许多海外华人发起活动,纷纷公开表示“我是华人,我不吃鱼翅”和“我是华人,我拒绝非法捕捞”。

鲨鱼翅仅占鲨鱼体重的5%,而人类对鲨鱼的利用不仅限于鱼翅。冰岛、泰国等地的鲨鱼肉小吃十分有名;鲨鱼软骨和鱼肝油作为重要原料被用于制作骨骼关节保健品和化妆品,出现在众多国际大牌商品的货架上;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对鲨鱼皮和鱼鳍加工后进行售卖也并不鲜见。而另一方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华盛顿等地颁布“禁翅令”之后,绝大多数当地华人食客都转而以干贝、燕窝等“素鱼翅”代替真品。把鲨鱼数量的减少全归罪于华人和鱼翅宴并不妥当。

非法运输鲨鱼事件在网上发酵后,网络流传的一张图片上,几个外国人穿着白色T恤,上面确实印有“Save a shark,eat a Chinese”字样,且印有双髻鲨的图形。但笔者搜索了各类新闻并未见此报道,笔者认为这并不能充分确定就是当地人的反华行为。据法新社报道,8月25日确有厄瓜多尔民众上街游行抗议非法捕捞,手举标识牌有的用中文写上“请停止捕杀鲨鱼”。

8月31日,我驻厄瓜多尔大使王玉林接受厄瓜多尔国家通讯社安第斯通讯社的采访时表示,这不是一艘捕鱼船,而是一艘运输冷藏船,因此不存在非法捕捞行为。根据掌握的信息,中方船员有证据证明船上货物是在距离加拉帕戈斯群岛1000公里外的公海上,从其他两艘船上获得的。在濒危物种保护问题上,中国政府对参与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的非法交易活动持“零容忍”态度。如通过调查证明这艘船上的货物存在违法行为,中国政府将依照国际法和中国相关法律予以严惩。

加拉帕戈斯海域每头鲨鱼一生产生的经济价值可达540万美元

“吃鲨鱼制品防癌”是虚假广告

不过话说回来,为了避免更多类似的误解或指责,其实我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比如,从立法层面对鲨鱼等大型珍贵鱼类进行保护。目前世界各国立法对鲨鱼进行保护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禁捕鲨鱼,比如从2010年起,马尔代夫立法全面禁止捕捞鲨鱼;另一类是禁止鲨鱼类产品的交易,比如从2011年起,巴哈马不仅全面禁止捕鲨,还禁止一切鲨鱼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还有一类是禁止对鲨鱼进行分割出售或处置,比如阿根廷立法规定,从2009年开始,禁止保留鱼翅而抛弃鲨鱼尸体其他部位的行为。智利、哥伦比亚等国也规定,捕捞上岸的鲨鱼必须保持鱼翅与鱼身的自然连接。《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地中海鱼类保护公约》等区域性国际海洋立法要求,对鲨鱼的利用必须是完整的,并规定对首次捕捞上岸的鲨鱼,鱼翅部分的重量不得超过鲨鱼总重量的5%。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应该引导更加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鲨鱼在深海中需要依靠肝脏中大量的油脂保持浮力,没想到却成了人类的目标。“吃鲨鱼制品不会得癌症”可能是售卖鲨鱼软骨素、鱼油最大的噱头。可事实却是,包括美国癌症协会、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内的知名机构,对其抗癌效果都持否定态度,甚至在200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还曾对某家做此虚假广告的销售公司罚款100万美元,并禁止该公司以抗癌药品名义销售此类商品。多项研究还表明,鲨鱼软骨素、鱼油对治疗关节炎并无特效,反而显示人类食用后会增加重金属中毒的风险。

福远渔冷999号渔船共装载了双髻鲨、狐形长尾鲨和灰鲭鲨等6600余条鲨鱼

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也应转变思路,在现有的休渔期制度基础上,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美国国家地理协会驻会探险家安立克·萨拉,于2008年发起了“原始海洋计划”,与企业、NGO等一起,截至目前,已经说服多个国家政府划出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禁捕海域。

愿有更多人保持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走出一条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路。

涉事的福远渔冷999号渔船将被拍卖,拍卖所得将归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所有。

猜你喜欢
加拉帕戈斯鱼翅厄瓜多尔
乌龟是如何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加拉帕戈斯群岛:奇异的动物世界
“穿越”史前,和小怪兽们亲密接触
濒危象龟恢复自然繁衍
名人吃喝那些事儿
鱼翅到底什么味
朱德巧设“鱼翅宴”
假鱼翅『变身记』
厄瓜多尔的奇特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