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霞:眼睛的“杀手”——真菌性角膜炎

2017-11-24 13:47
齐鲁周刊 2017年46期
关键词:杀手角膜炎真菌性

李素霞,现任山东省眼科医院角膜病科副主任兼科教部副主任,师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史伟云教授。主要从事于角膜病、眼表疾病的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诊疗及手术经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国内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多次在国内眼科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

麦秋之际,荷风送爽——此时本应是圆满与收获的季节,但却成为了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多发之季”。“玉米叶划伤”“栗子刺崩伤”等引发的眼部真菌感染频频发生,提醒着我们收获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危险。因此,了解和掌握该疾病发生的病因、发展及防护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做好防护,远离真菌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角膜被农作物如谷物、树枝等擦伤及角膜异物挑除后极易引起真菌感染,或当眼外伤、手术或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激素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在生活、工作中与植物经常接触的人群一定要时刻敲响“警钟”——警惕和预防植物性眼外伤的发生。

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有时长达2-3月,往往在植物划伤早期会出现轻度眼红、眼痛,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在家自行治疗,自行治疗非常容易延误病情,将小病拖成大病,需及早去专业医院就诊。真菌对人的危害非常严重,一旦感染真菌则角膜就发生溃烂,形成溃疡,甚至穿孔最终感染内眼,形成眼内炎,若不能及时就医就可能导致眼球不保。因此,一旦不慎被植物划伤,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规范治疗,莫让“粗心”毁掉了光明。

早诊断,早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一般有特征性表现: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表面粗糙不平,呈“牙膏”状,高起于角膜表面。因菌丝伸入溃疡四周而形成伪足,或在溃疡外围呈现出所谓“卫星”病灶。在溃疡向深部发展时,坏死组织脱落,角膜穿孔,出现“露水”现象。当感染已达角膜基质层或是部分菌丝已穿透后弹力层时,出现“前房积脓”。

临床上可根据角膜植物外伤损伤后的感染史,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做出初步诊断,共焦显微镜、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菌絲可以确诊。

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首选,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0.25%二性霉素眼水、5%那他霉素眼水及0.5%氟康唑眼水等。

然而,即使诊断明确、用药及时,仍然有15%-27%的患者病情不能控制,此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病灶浸润较浅或者致病力较弱的菌种可考虑行病灶切除或者结膜瓣遮盖手术。对于病灶较深或者致病力较强的菌种考虑实施角膜移植手术。板层角膜移植适用于病灶浸润部分基质可以板层切除干净的病例,若角膜溃疡接近或已经导致穿孔者,以穿透性角膜移植为主。若角膜穿孔或真菌侵入前房引起真菌性眼内炎,则预后较差,甚至导致摘除眼球。

一次不经意的划伤可能给您的双眼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给您的眼睛多一份爱,它将为您呈现精彩的一生!

猜你喜欢
杀手角膜炎真菌性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幸福的十大“杀手”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不动产登记不是房价“杀手”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
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