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年级习作教学思路

2017-11-25 01:41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例文苏教版要点

黄 婕

浅谈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年级习作教学思路

黄 婕

当前,小学习作教学陷入困境。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需要从教材编写和教师如何教两个方面去思考和探索。苏教版教材科学合理地安排了习作教学体系,为学生开创了一条“由仿到创、由扶到放、先入格再破格”的习作训练之路。

小学习作 苏教版 教材 教学 训练

当前,习作教学效率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效率,虽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在探索,但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小学习作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完若干篇(或一个单元)课文后,让学生写一篇习作。正常情况下,每两周让学生写一篇大的习作,一篇小的习作(片段),间隔写一些读书心得(以摘抄为主)。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也确实写了不少,但学生的习作水平并没有多大提升。这固然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说与我们的教材编写没有关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思路。

打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七两册,一种崭新的作文教材课型样式格外引人注目:它不是按照惯例把习作训练附属于课文的单元练习之中,而是作为一种专门的“课文”,将习作教材单列课型,自成体系,另立门户,与其他课文双线并进,形成“两根柱子”,既紧密配合,水乳交融,又相对独立,保持习作训练自身的个性。也就是说,苏教版课文和习作的编排,并没有把习作当作课文的附属物,而是两者相对独立。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特色非常明显。

苏教版习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印在仿制的浅绿色习作纸上的“例文”。其书写格式与学生的习作要求完全一致,内容简单,篇幅短小,格调活泼清新。“例文”追求的是准确、规范、平实,水平略高于一般学生的习作,绝不随意拔高,更无艰涩、冷僻的词藻,特别适合充当学生习作的范例。这些“例文”,我们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分析。

第二部分名为“习作要点讨论”。这是紧附在“例文”之后的一段“导语”式的短文。主要是对“例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作简要的评价和提示。不作长篇大论,不谈空泛的写作知识,只是三言两语,有针对性地对本次所要练习的习作类型,凭借“例文”概括出几条必须让学生把握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要领和规律,为学生更好地研读“例文”,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起到提示和辅导的作用。

第三部分是“作业”。“作业”是根据上面的“例文”设计的,体现了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和本次习作的重点。“作业”要求学生跟从“例文”中总结出来的要领与规律衔接对应。这就可以让学生像写字的“描红”、“临帖”一样,依照“例文”的样式去“描临人体”,模仿迁移。比如第五册《作文1》,“例文”是看单幅图作文《洗碗》,“习作要点讨论”中揭示的“要点”是:先看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想象她是怎么做的,最后把观察和想象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作业”要求学生练写的也是看单幅图作文,题目是《浇花》,要求完全与上述“要点”一致。这样的安排为学生的仿作练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们怎样在教学实践中用好这套全新的习作教材呢?

首先,每次习作之前,我们老师都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例文”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我们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例文跟阅读课文的区别。“例文”是供学生训练习作的“帖子”,学生完全可以按照“例文”的套子去训练自己的习作。我们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充分自学,认真检验自学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点,帮助学生具体感受“例文”主要写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去进行习作训练。

其次,要按照“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明确“例文”的要点,“例文”的要点也就是“习作”的要点。老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出几条“例文”的写作特点,供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运用。比如第五册《作文3》,要求学生练习写人物外貌。在学习、讨论了“例文”《我的同桌》的基础上,简明地归纳出写好人物外貌的几个要点,即必须抓住人物身材、长相、神情和衣着等方面的特征。这样,学生仿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第三,弄清“作业”限定的训练内容和要求,精心组织模仿练习。这套习作教材是特别强调习作训练应当从模仿开始的。中年级是练习书面作文的起步阶段,更应当以模仿为主。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作业”规定的训练内容和要求,千万不能随意拔高,盲目另加这样那样的要求。要知道,苏教版习作教材之所以不以课文作为习作例文,而要另起炉灶,选编贴近学生水平的学生习作作为模仿的范本,就是为了防止把“门坎”弄得过高,学生一时入不了门。所以,习作训练一定要严格按照“作业”规定的要求进行,充分发挥“例文”的示范作用和“习作要点讨论”的指导作用。包括誊抄,也要按“例文”的书写格式,一丝不苟地写好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苏教版习作教材所强调的“模仿”,主要是一般表达方法的仿效,基本写作规律的迁移运用,以及具体交际情境的模拟,而不是对“例文”具体内容和词句的生搬硬套或抄袭。每次练习,学生都必须按要求自己搜集写作的素材,选择恰当的语言去表达与“例文”完全不同的人、事、物,这就为学生“仿中有创”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只要我们能正确把握这套教材的编写思想,认真负责,科学合理地用好这套教材,我们就一定能帮助学生稳健地走好一条“由仿到创,由扶到放,先入格再破格”的习作训练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梁寨镇赵楼小学)

猜你喜欢
例文苏教版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