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执法“徐无杖”

2017-11-25 02:03刘占青河北沧州
清风 2017年1期
关键词:余庆皇甫武则天

文_刘占青_(河北沧州)

秉公执法“徐无杖”

文_刘占青_(河北沧州)

徐有功是武则天时代的司法官员,品阶不高,最高官职不过为正五品的大理寺少卿,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的副院长。在武则天统治时代,为了镇压反对自己的政敌,武则天不仅鼓励告密,还大肆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好刑滥杀,朝堂上下可说是人人自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为了保全性命避免惹祸上身,许多官员每日都是在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中度过。与这些胆小怕事,毫无作为的官员相比,身为司法官员的徐有功却敢于担当,无论是面对酷吏的构陷,还是皇帝的动怒,徐有功毫不畏惧,始终坚持秉公办事,坦荡无私,既有一颗为民的质朴情怀,又有法律至上的操守底线。《新唐书》对徐有功的评价十分中肯,说其是“不以唐、周贰其心,惟一于法”。

以仁治县

徐有功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徐文远曾在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担任过博士,受家学的熏陶,青年时代的徐有功便在科举考试中以明经及第。不过徐有功的仕途并不顺利,年进不惑之年才担任正七品的山东东莞县令一职,徐有功就任之时,此地正是民怨沸腾之际。由于之前的父母官对百姓肆意摊派、巧取豪夺,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徐有功履新后,尽罢前任对百姓的苛政,兴修农田水利,整修道路,在全县大兴教化之风,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徐有功坚持以仁德治县,反对滥施刑罚,主张用德来感化教育百姓,纵使老百姓有错,也从不用严刑来惩戒。一时东莞一地得到大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康乐富足。老百姓感念徐有功的恩德,互相约定道:“如果有人犯了法,受到徐县令的杖责,我们都要痛斥他。”全县百姓都以守法为荣。直到徐有功离任之时,他也从未杖责过一个老百姓,百姓给他送了一个“徐无杖”的美誉。因为徐有功治县有方,几年之后,他从地方提拔到了中央,在大理寺担任司刑丞,这是一个六品官,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

徐有功一就职,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当时一个叫韩纪孝的政府官员,在徐敬业、骆宾王等人起兵反对武则天时被秘密授予了官职,韩纪孝答应里应外合作为推翻武则天的内应。后来徐敬业反武失败,韩纪孝也病死了。而韩纪孝参与造反一事,被官员顾仲琰侦知,就上奏武则天,主张籍没韩纪孝的家产,让其亲属变为官奴。对于“反贼”,武则天历来是无比痛恨的。于是她很快批准手下官员的奏折。徐有功知道后,就上书劝谏武则天。在奏章里,徐有功写道:“按照我朝的法律,谋反的人应该被斩首,可如今韩纪孝已经死了,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斩首之刑了。既然韩纪孝已死,所产生的罪行也就不存在了,那就更不应该去牵连他的家属。这样政治打击面太大,不利于笼络人心。”最终武则天思忖再三,采纳了徐有功的意见,赦免了韩纪孝家人的罪过,以此为依据,一些被谋反牵连的人家都得以幸免。

舌战武则天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自登基之始就有一块无法去除的政治心病,那就是李唐的旧臣和李唐宗室都在或明或暗地反对自己,找机会把自己从龙椅上拉下马。这也不足为怪,这些人都对武则天的篡权夺国行为十分不满,终武则天一朝,谋反事件屡有发生。越王李贞和其儿子琅琊王李冲的谋反便是其中一例。在这次谋反事件中,大批李唐宗室被牵扯其中,结果这场反叛仅仅持续了六天就被武则天无情地给镇压了,李冲兵败被杀,李贞服毒自杀。叛乱平息后,有人揭发一个叫颜余庆的县尉是李冲的同党,说其怀有推翻武周的不轨之心,否则他不会明明知道李冲要谋反而不去上报官府。

武则天得知后便让酷吏来俊臣前去审问。为了让颜余庆承认谋逆行为,来俊臣使用了种种残忍手段,最终在酷刑之下,颜余庆挺刑不过,都招认了下来。接着颜余庆被判处死刑,即日处斩。作为大理寺的量刑官员,徐有功认为对颜余庆的量刑不当。因为在平定李贞和李冲的叛乱后,武则天为了分化瓦解政敌,曾发布了赦免令:“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原之。”在徐有功看来,颜余庆虽说是李冲的同党,但不是魁首,只能算做是支党,不应该被判处死刑,按律应判处流放之刑。为了改变颜余庆的死刑判决,徐有功在朝堂上和武则天辩论了起来。

本来杀掉颜余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武则天没想到半路会杀出个程咬金——一个六品官竟要让自己改变判决,这让武则天内心十分不悦。她问徐有功为什么不同意判处颜余庆死刑,徐有功说:“我的依据是陛下先前发布的赦免诏令,诏令写得明白:只惩魁首之罪,不追余党之责。虽说有证据表明颜余庆曾和李冲有过书信往来,还帮其收过利息钱,但其并不是魁首。”武则天接着问道:“那在你看来,什么是魁首?”“魁就是大帅,首就是原谋。”徐有功回答。武则天又问:“你凭什么认定颜余庆不是魁首?”徐有功义正言辞地说道:“魁首李冲已被杀,李贞已自杀,颜余庆不是罪魁,且他是大赦令之后被检举的,就是支党了。倘使把支党当成魁首,‘赦而复罪,不如不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朝廷政策如此反复,这将极大损害朝廷的威严,请陛下三思。”

眼见君臣二人在朝堂上唇枪舌剑,这让朝堂上其他群臣一个个面面相觑,“皆缩项不敢息”。群臣们都为徐有功捏着一把汗,心想颜余庆的死刑处决已经过皇帝的同意,你徐有功不同意,那就是在违背皇帝的旨意,竟然还敢在朝堂上跟皇帝讲法论理,难道你徐有功真不想活了?可群臣偷眼观看徐有功和武则天,前者是气定神闲丝毫没有畏怯,而后者脸上的愠色也是渐消。最后武则天决定赦免颜余庆的死罪,改为流放,就这样一个六品官改变了圣意。这件事之后,徐有功这个不起眼却浑身是胆的小官员给武则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每次看到武则天杀人,徐有功都会站出来廷争,有时弄得武则天实在下不来台,便会在气头上命人把徐有功拉出去斩了。可徐有功依旧是半点惧色全无,他对武则天说:“陛下可以把我杀了,但国家的法律不能更改。”徐有功曾三次因廷争要被杀头又在刑场上三次被赦免,着实可见杀人如麻的武则天对其是又恨又爱。

执法不可以私害公

武则天由于始终担心有人反对自己,就大兴告密之风,鼓励揭发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谋逆行为,告密者还会得到金钱和官位的封赏,结果诬告现象比比皆是。当时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被刑部侍郎周兴诬陷,说他们私议吉凶对武则天多有不敬,还打算谋复李唐,结果要被处以死刑。此时已到刑部任职的徐有功知道他们是被酷吏所构陷的,又坚决为他们争辩,但不能奏效。周兴对徐有功早就不满,就在武则天面前弹劾徐有功说:“我听说按照汉朝的法律,依附下属蒙骗君主的要处以腰斩之刑,当面欺骗君主的也要被斩;《礼》上又说:为罪民解释破坏法律的要杀。徐有功故意曲解法律,要求释放反叛的囚犯,他的罪行不能赦免,请皇上审查他的罪行。”对于周兴的煽风点火,武则天并未所动,没有答应拘押讯问徐有功。不过还是因此事的牵连,徐有功被免去了官职。

经过几次波折后,徐有功重回大理寺工作,担任大理寺的少卿。徐有功常对手下人言:“大理寺是关系到人命的地方,我们不能为了迎合上意,而胡乱判刑草菅人命,以求自己的保全。一定要宽刑慎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代的酷吏,一次他在大理寺和徐有功一起讨论案子,结果二人在量刑上产生了分歧,还争吵了起来。皇甫文备觉得徐有功对自己多有藐视,就诬蔑徐有功和叛逆分子有勾结,并罗织了大量的罪名呈报给了武则天。徐有功成被告在武则天眼里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次她依然没有治徐有功的罪,而是将皇甫文备的告状搁到了一边。不久,皇甫文备犯事下狱,但徐有功并没有落井下石对其打击报复,而是坚决按照朝廷的律令行事,将其从监狱中救了出来。徐有功手下的人不明白他为何要对其以德报怨,便问徐有功:“皇甫文备先前诬陷你,想要置你于死地,现在你却反而救他,这是为什么呢?”徐有功说:“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安可以私害公?”

尽管徐有功官卑,但他未敢忘忧国,为了坚守法律的正义,他冒死直言进谏,数次触犯龙颜,既让武则天恨又让武则天爱。徐有功的忠直让其成了酷吏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仕途,基本没有获得多大的升迁,反而屡遭贬谪打击,可这些都没有让徐有功屈服妥协。在面对生死考验时,徐有功总是坦然处之,不改自己勇于担当的政治本色,“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堪称为官者的典范。

猜你喜欢
余庆皇甫武则天
基于DBSE-Net的大田稻穗图像分割
“离猫为你守四方”——《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中的武则天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特殊护身符
护身符
护身符
孤岛奇遇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
关于武则天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