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学风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7-11-25 01:41杨凤微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初高中学风大学

杨凤微 马 祥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风存在问题及建议

杨凤微 马 祥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学风是校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高校而言,学生的学风反映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是广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优良学风是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向学精神的高度体现,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结合当前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校学风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大学生 学风 存在问题 建议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1]。对高校而言,学生的学风反映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表现的创新而不附会、谦逊又不自满,自我约束的学习风貌[2]。优良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向学精神的高度体现,是教会学生懂得学知识、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是一种具有提高激励、增强凝聚功能的学习文化[3]。针对普通高校学风而言,优良的学风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

优良的学风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各种优良要素的综合体现。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的学习精神、合理的学习方法等。当前多数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学习主动性很高,课堂听课、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表现不错,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问题[4]。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足够的学习动力

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不能适时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缺失。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纪律不严格,上学只为了“混日子”,混一张文凭。

(二)专业学习缺乏兴趣

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课程的设置、发展前景、就业状况了解甚微, 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正确有效的专业指导,以自我意识去想当然的认为了解专业,最终使学生对自己以后学习产生困惑和迷茫。

(三)部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高

大学和初高中的区别:初高中学习是被动的,是学校统一安排好的,不需要自己安排;大学学习是主动的,学校是普适的教育计划,个人的学习是自主的,大学生需要自己安排。但是,多数大学生在这个转变中不能合理的定位,学习主观能动性不高。

(四)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多数大学生不适应高校学习方式,容易过度放松,荒废学业。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挑战和诱惑的时代,尤其是手机玩游戏、发微博、聊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大学把学生作为成年、独立个体的教育模式下,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但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弱, 结果是过度放松,荒废了学业。

(五)缺乏主动学习精神,满足于死记硬背

部分大学生仍旧习惯初高中的学习方法,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记,考试背笔记,在学习上依赖性老师较大,课余时间很少看文献和深入思考问题,缺乏主动学习精神,不能以主动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选择优秀新生班主任,与学办辅导员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工作,使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健康的氛围中的成长成才。尽早培养新生班养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将使班级凝结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使新生团结协作,自觉遵守纪律,积极投入学习。入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重点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环境、角色得的转变,

(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多数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一种综合表象,究其深层原因错综繁杂,实质还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问题。高校应加强爱国教育,深入了解国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自己的成长和成才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统一起来,规划好大学生活,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在当前的初高中教育中,大学生多数集中在应对考试的学习中,对大学校园的了解、专业设置了解甚少。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要通过聘请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知名专家学者,大学生通过做学术座谈、专题报告、社会实践等形式了解专业前沿变化、发展前景及就业趋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大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刻苦的精神、严谨的作风自觉加强学风建设。

(四)化被动为主动学习 应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

当前的大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接受的都是被动的应试教育,教育缺少自己的思考,只注重刻苦学习,教育是使用高强度的“约束性”管理,而大学倡导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鼓励大学生自由学习、独立创新、自我管理,多方面发展,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1]孙鹏燕.浅谈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90~91.

[2]知果.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

[3]钟凯雄.优良学风的建构: 大学文化管理的旨归与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9~33.

[4]龚素,乐周赳.发挥专任教师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58~59.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

猜你喜欢
初高中学风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大学》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