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猎人》,罪案美剧的学术范儿

2017-11-25 14:58悦涵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48期
关键词:艾德连环比尔

悦涵

《心灵猎人》(Mind Hunter)由电影大导演大卫·芬奇执导了10集中的4集,被称为“Netflix史上最值得一鼓作气连续看完的剧”。

最近网上口碑高涨的美剧《心灵猎人》根据《读心神探》改编。原著是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以自己的经历为主线讲述的非虚构故事,背景为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警方在60年代一度高达90%的破案率,进入70年代却形势变化,过往依赖动机寻找杀人凶手的老方法不再适用。29岁的FBI探员霍尔登对“行为科学科”产生了兴趣,开始研究70年代罪案的新变化,即陌生人犯罪,通过对犯罪行为和嫌疑人的心理侧写,追溯变态连环杀手的心理动因。剧中,霍尔登和搭档兼上司比尔大量走访关押在联邦监狱内具有代表性的杀人犯,试图通过对他们的行为分析和深度交谈,推测犯罪动机,“将行为方式研究发展成罪犯个性侧写、犯罪研究和起诉策略”。

《心灵猎人》对原著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将书中的纷杂案例分为两条线索平行讲述,第一条线主要是霍尔登和比尔走访监狱的故事,他们和那些已定罪的连环杀人犯对话、录音、采访,完成自己的学术研究;另一条线是他们在各地讲学,过程中接触到当地的警察、案件,这些人向他们求教,请求帮助侦破疑难杂案。

剧中出场的第一个杀手,是艾德·肯珀(Ed Kemper)。这个角色的原型埃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女大学生杀手”。他在1972年5月到1973年2月间,绑架搭便车的女大学生到偏僻地,杀人、奸尸。探员霍尔登选择这个杀手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切入点,是因为听说他“非常善于言谈”。和肯珀会面的这场戏,大卫·芬奇为了找到那种紧张又松弛的特殊气氛,一共拍了两天才完成。第一次会面结束,霍尔登完全被艾德所“征服”,惊讶于他的词汇量、思维的缜密度。艾德在描述自己杀人的行为时,用到“使命”这个词,这让霍尔登觉得奇异又难忘。回去后他和女朋友约会时仍在谈论艾德,正攻读社会学硕士的女朋友提醒他:不要每句话都相信艾德说的,因为听上去他是“别人想听什么就说什么的那种人”。她教了霍尔登一些心理学方面可以给人增添好感的小技巧,以求打破艾德的“友好屏障”,让他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美剧《心灵猎人》剧照

剧中充满了这种运用心理学常识精心构造问话、审讯的细节。如《卫报》评论,《心灵猎人》“带人们进入了很多现代心理学经典理论诞生的瞬间,包括‘连环杀手(serial killer)这个最终流传世界的词,当时是怎样出现的”。

和艾德的第二次会面,霍尔登变得像个久未见面的朋友,与艾德分享自己的私生活、新交的女朋友。艾德开始回答霍尔登的问题,说起自己的童年:母亲因为和他父亲婚姻失败,有仇男情结,而艾德长得和他父亲十分相像,所以母亲从小就对他不好。艾德选择女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猎物,是因为他母亲在一所大学做管理员,整天无微不至地照顾那些女生,并认为艾德永远配不上那些女孩子。可是,在即将到达问题的核心前,艾德又一次将自己封閉,第二次探访结束。

《心灵猎人》获“神剧”之称的地方也即在此:就在观众以为第二次见面卓有成效之时,编剧却再一次采用“学术批判”的方法,利用霍尔登的搭档、拥有丰富心理学理论的比尔,质疑他这次对话的有效性。比尔指出艾德非常善于和人搞好关系,所以他是根据霍尔登讲述的关于自身的经历,精心裁剪了一个和性有关的、霍尔登想听的杀人动机版本。

第三次访问艾德时,霍尔登说服比尔加入。他认为从小有父权崇拜的艾德,肯定会对年纪稍长的比尔产生反应。果不其然,这一老一少的搭档在监狱探访室形成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艾德开始曝出大量心理细节:从小喜欢残杀虐待小动物、肢解玩具娃娃、对女性身体有莫名幻想……这些在今天为人熟知的变态杀人狂特质,在上世纪70年代还是全新发现。最终,艾德暴露了连环杀手的重大心理症结:一个母亲不应长期鄙视、羞辱自己的儿子,否则他有可能会变得暴力,有敌意,仇视女性。

第三次探访后得出的结论被霍尔登迅速用于最新接触的一个案件。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地区,接连有年长女性被殴打致死案件,并显示有侮辱和猥亵痕迹;且每次虐杀,凶手都将她们的狗一并杀害,陈列在尸体旁。霍尔登推测,凶手或许也是一个在家长期受母亲鄙视或羞辱的儿子,才会选择从年长女性下手。并且他母亲的家里,肯定养着一只狗,她长期对狗呵护有加,却对自己充满鄙视、辱骂。

这就是后来约翰·道格拉斯在原著中阐述的“行为反映个性”,也是最初雏形的“用心理侧写方式找出凶手”。

但是,这种方法或研究果真如此精准有效吗?《连环杀手:非人性的方法和疯狂》的作者彼特·沃伦斯基(Peter Vronsky)认为,对于连环杀手的研究发现,无论他们的谋杀行为多么具有延续性,研究都无法真正准确预测。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多么仔细监测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精神状态,都无法百分之百预测他(她)是否会成为杀手。比如犯罪心理学理论中著名的“麦克唐纳三症状”,即童年时“尿床、虐杀动物、纵火”是连环杀手的三元素,但之后已经有很多心理学家提出反对意见,不能认定具备此三个症状的人,长大后就一定会成为连环杀手。

类似质疑在《心灵猎人》中也被放入剧情。因为长期接触连环杀手,霍尔登认为有必要在犯罪之前阻止其萌芽。在一次去小学的演讲后,学校里有不止一名老师和家长向他反映校长的怪异行为:总是邀请小朋友去他办公室,让他们脱下袜子,对他们的脚挠痒痒,之后给每个孩子一些零花钱。

这个行为无疑是诡异的,但是,它是否意味着校长一定是变态、会实施犯罪?霍尔登在这里采用了激进的宁枉勿纵方法,校长最终被校董会辞退并且几乎再难找到教育类工作。剧中以校长妻子上门流泪控诉的情节,质疑了霍尔登的这个举动。

这种研究方法同样会对研究者本身产生负面影响。原著作者约翰·道格拉斯在作品中说,有时,捕获这些连环杀人狂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会像他们一样思考。但一个正常人如果长久钻研在这种变态的领域里,也会发生变化。在剧集里,霍尔登对于连环杀手的着迷研究,已经影响到他的个人生活。他的思维方式开始越来越像他们,和女友的关系终告失败。最后一集他终于崩溃倒在医院里。

现实生活中,霍尔登的原型约翰·道格拉斯也曾经历一次大崩溃,据称他做过一个长达一星期的噩梦——“我的四肢正被某种利刃肢解,身体的每一个洞孔都被戳穿。”在他自己的描述里,职业生涯中所有被他送进监狱的杀人犯、强奸犯和猥亵儿童犯在噩梦中将他折磨至死。这场持续时间很长的噩梦造成他连日昏迷不醒,脑内出血,身体仅靠外部生命维持系统支撑……最终他幸运地被抢救了过来。但是,恢复的过程也是异常艰辛、缓慢。

《心灵猎人》对学术范儿的追求已经超出了一般罪案剧集,它记录了一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端的对连环杀手最早的系统性研究,也从不同角度,质疑了这种研究手法的局限性,包括它对研究者本身的反噬。

猜你喜欢
艾德连环比尔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三连环
约会
吃书的狐狸
约会
法国紧急搜捕连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