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骗李文星的传销组织深不可测?那是你还不了解国外的传销境况!

2017-11-26 00:19云阳编辑风火轮设计李阳
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文星留学生

记者_云阳 编辑_风火轮 设计_李阳

预留学 To Go

行骗李文星的传销组织深不可测?那是你还不了解国外的传销境况!

记者_云阳 编辑_风火轮 设计_李阳

通过“李文星事件”,我们看到中国的传销组织何其猖獗!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家长对于在外求学的孩子的关心。其实传销组织的影响范围远不止于国内大学生,对于留学生而言,由于国外存在更多“有套路”的传销组织,因而这方面的安全隐患也是普遍存在的。

求职大学生李文星之死迅速引发了社会对于传销问题的新一轮关注,随着社会各方的关注,事件不断发酵,该事件对社会责任的呼唤亦呼之欲出。“李文星事件”虽与招聘平台审核漏洞、监管不力有关,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刚走出大学步入社会的孩子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才给了非法分子可乘之机,成为了传销组织的受害者。

不止在国内,国外也同样存在传销组织,而且,其目标也多关注涉世不深、存在理想主义幻想的大学生群体。尤其留学生群体,出门在外,由于其存在金钱、语言、法律法规、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的漏洞,更容易成为传销组织伤害的群体。

传销在美国合法?留学生群体容易“中招”

在美国,传销是合法的。对我国而言,传销其实是个舶来品。1989年,传销从日本流入广东等地。1990年美国雅芳公司将直销模式带入中国。此后,“多层次营销”模式在我国多地涌现。

在美国,传销一直都在合法、公开的存在着。和美国不同的是,在中国的传销发展中,还出现了限制人身自由、使用暴力、没收个人财物等更多违法乱纪的现象。

实际上,很多中国百姓心中的美国“大品牌”,比如雅芳(Avon)、安利(Amway)、特百惠(Tupperware)等,都是用人际关系来进行直销。由于中国法律和美国的不同,这些公司在进军中国时都改变了运作方式。

中国侨网援引美国《侨报》报道,2015年8月,洛杉矶联邦大陪审团以14项罪名,指控5名华裔被告参与了一项诈骗计划。他们打着香港CKB公司的招牌,通过网络出售儿童教育课程,并声称该教育项目有利润可图,来吸引大量投资者,并谎称有大量利润分成,且利润来源于众多投资者所投入的教育项目。

“李文星事件”始末

2017年5月15日,李文星在招聘平台上发送简历。

5月19日,收到聘用通知函。

5月20日,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

7月8日,给母亲打最后一个电话说:“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别给。”

7月14日,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却成了李文星家人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23岁的李文星出生于山东德州的一个农村家庭,201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但之后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平台上发布简历后,他拿到了一家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Offer,却没想到这是一家“李鬼”公司,因此误入传销组织,并被害。

而事实上,这是个传销阴谋,试图通过增加新投资人产生收益。2011年春季至2015年,这个骗局一共吸入约3000万美元。

曾代表多家被美国联邦证监会(SEC)取缔的传销公司的洛杉矶刑事辩护律师邓洪表示,多层次推销公司在美国是合法的,但如果传销公司主要不是以产品和服务,而是靠收取会员费为主,并以高额回扣来鼓励发展下线,那么,政府部门就会裁定此传销公司为非法经营的金字塔骗局。重点是:被取缔的传销公司大都财务不透明,参与人士根本无法知道其中收入是来自产品或服务,还是会员费。

对上述案件,邓洪强调了“中招”的留学生受害群体。不少留学生希望通过炒股或结伴创业来赚些钱,解决学费或赚零花钱,容易成为传销业的发展对象。

中国留学生密集的大学为传销重灾区“学校95%以上的台湾地区的人参与了传销”

据报道,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南加大、帕萨迪纳社区学院、圣莫妮卡社区学院等中国留学生密集的大学,曾是传销重灾区。一位就读于美国Top60的留学生,在百度贴吧讲述了自己在美国与“x安”公司的传销人员狭路相逢的经历。

这家公司在美国及加拿大立足十几年,在东亚有两个根据地。他说,他们学校95%以上的台湾地区的人参与了这家公司的传销。其中有一位同学因不肯加入这个组织,并提醒别人不要上当而被打。

涉嫌传销案子的犯罪嫌疑人,多利用留学生的赚钱心理,游说他们从事传销活动的投资。很多留学生对投资的了解和见识有限,对美国的法律也不熟悉,容易被这些传销人员拉下水。这种传销活动,在正常的学生签证期间是不允许从事的。这类不法活动一旦被识破,留学生们将留下“非法打工”的不良记录,甚至会对自己未来的身份变更问题产生巨大影响。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总结了九个在美国华人圈中影响力较大的传销公司:Amway(安利)、MarketAmerica(美安)、NuSkin(如新)、Kyani(译作凯安尼或凯亚尼)、WV梦幻之旅、WFG(世界金融集团)、CKB168、GemCoin(珍宝币)、康宝莱。

传销组织骗术“套路深”熟悉传销特点防患于未然

传销组织之所以喜欢把黑手伸向大学生,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的监管,盲目自立的意识较强,而其社会接触面又不广,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陷阱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此外,大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一旦被传销组织成功洗脑,就有可能结合新技术来翻新传统传销手段,使传销更具隐蔽性和破坏力。

面对无孔不入、极善于伪装的传销组织,留学生需擦亮双眼,警惕陷阱。

传销的一般特点:

1.组织严密、行动诡秘

通过各种手段将人员诱骗至外地,然后参与传销活动。组织比较严密,行为也较为诡秘,上下线人员一般是单线联系,传销的高层通常是异地遥控指挥。

2.专挑熟人下手

传销人员一般会以“找工作”“合伙做生意”“朋友聚会”“网友会面”等理由为借口,欺骗家人、亲朋好友、老乡、同事、同学等熟人到异地参与传销。

3.鼓吹一夜暴富

用一整套看似科学的奖金分配制度,以及相关歪理邪说理论,给人灌输一夜暴富的理念,鼓动人员加入传销活动。

4.持续洗脑

对新入者进行集中授课、交流、关心等手段,灌输传销的理念,一直到新入者对一夜暴富深信不疑,自愿进行传销为止。

5.高额返利

看似公平而且诱惑力很强的高额返利计划。

6.商品价格虚高

传销活动所卖的商品其实只是一种掩饰,传销的目的在于吸收人员加入,发展下线,从而偏财,所以传销的商品要么不存在,要么所卖价格跟其实际价格相去甚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留学生合理防范传销,需注意以下几点:

1.从思想上杜绝“一夜暴富”

世界上不存在一夜暴富,尤其是刚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经验积累,找不到工作,或者是面对普通的工作,嫌工资低,整天就幻想哪天会有大运降临,大赚一笔,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懒惰,想不劳而获。

世界上没有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任何时候都要坚信,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有付出,肯定是没有回报的,投机取巧的事情要不得。

2.慎交朋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很多人都是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认识很多的陌生朋友,网上各种交友平台日益泛滥,你似乎可以在一天之类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但是同时,这种便利的方式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危害。

有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先骗取你适当的信任,或者聚集两三次使你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给你灌输,或者介绍传销知识。幻想共同发财的你,也可能就一步一步走入陷阱了,等你发现才追悔莫及,甚至有些回过头来想想,那个所谓的朋友,可能连他真实的家庭情况都不知晓。

3.警惕地址资料不详,或者可疑的公司

有相当一部分传销组织,是以公司招聘的方式吸收成员的,但凡遇到要求上门面试,但是给的公司地址显示不详细,号码为手机号码,或者在偏僻的弄堂等比较隐秘的地方,特别是外面连公司名称,挂牌都没有的,就要特别小心了,宁愿放弃这个工作也不要贸然前行。其中也有一些会提出特殊的要求,叫应试者去特定的地方等他们的工作人员来接的,还美其名曰他们地址不好找,这个也是非常可疑的,如果一个公司/厂家连地址都不方便给面试者,可想而知,他们肯定有见不得人的地方。

建议所有求职工作者在得到公司面试通知后,先核查其公司资料,地址等信息,确认其为实质正规的公司再前往。

4.警惕非正常的培训课

有些传销组织做得比较严密,可能刚开始并没有很大可疑,这类型组织在求职工作者入职公司后,可能会安排很多的培训课,或者辗转多地开会,但是会议的内容一概都跟公司产品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是没有实质性的公司经营项目和产品的,所谓的培训不过是一味吹嘘如何发财享受,如何拉拢亲朋好友交钱入会,一旦被他们洗脑,后果将不堪设想。

5.警惕“爱”的陷阱

在用尽各种办法,屡遭打击后,不法分子已经开始实施“感情陷阱”,具体方法是利用长相姣好的女孩或者男孩,先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认识单身男女,以感情交往的方式骗取对方的信任,最后劝说对方加入自己的公司,又或者是以参加旅游聚会等方式拉拢对方入组织,有些一旦进去,便受到了软禁和控制。

6.适时充电,多学习

大部分容易陷入传销组织的人都有个共同点—对生活和工作没有具体的目标。因此,年轻人应该适当充电,多充实自己,多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并多了解非法传销组织的特点,深刻理解其本质,这样即使遇到想要引诱自己进组织的人,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猜你喜欢
文星留学生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非法传销被推上风口浪尖
求职大学生李文星之死
What does a Trump Administration Mean for China?
拥挤的火车(上)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