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后时代

2017-11-26 05:13法人董毅智
法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互金合规网贷

文 《法人》特约撰稿 董毅智

互联网金融监管后时代

文 《法人》特约撰稿 董毅智

整改过渡期之后将迎来具体执行期。有些平台会选择主动退出互金行业,或者选择转型。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也会导致一些平台相继倒闭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行业监管政策密集落地,金融科技创新方兴未艾,经历了行业洗牌到渐入佳境,2017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走向成熟发展的新起点。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勃兴,给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但同时呈现风险案件高发、频发的势头。此前不久,人民银行会同有关成员单位,联合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交流部分地区工作推进情况和经验,并安排部署第二阶段清理整顿工作重点和要求。此次专项整理清理整顿工作剑指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底数与治理问题。

2017年,互联网金融将稳中求进,在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同时规范进程也将加速,互联网金融生态将在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制度创新的双驱动下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监管将继续收紧

2016年,互联网金融两天一小事,三天一大事。监管层对于互联网金融广告的整治也是大刀阔斧。

4月14日,国务院组织14部委召开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并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进行分类专项整治。这场专项整治同时制定了时间表:7月底前,摸底排查并完善清理整顿方案;11月底前,清理整顿并督察评估;2017年1月底前,验收总结。专项整治全国一盘棋,各地领导挂帅,电视电话会议不断,从省到市县层层下达整治命令。

8月24日,有网贷新政之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这次《办法》对行业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借款余额上限。具体而言,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贷余额上限不超过2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500万元。

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大力度整治非法集资、自融自保、期限错配、期限拆分、虚假宣传、虚构标的等违规违法行为,并提出互联网金融应透过表面判定业务本质属性、监管职责和应遵循的行为规则与监管要求,采取“穿透式”监管办法。

11月,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局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要求网贷平台须备案登记,即实施“备案制”。

互联网金融监管形成立体式防控,其监管目的非常明确,即打击违法行为、整治行业乱象、搭建防控体系。

2017年,监管趋势料将得到延续。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其中,“金融风险”任务的次序从去年的第五条提到了今年的第三条,即将防范金融风险置于金融创新之前,央行对“金融市场”的要求亦从创新发展改为平稳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合规落实年。1月1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表示,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涉及法律制度较复杂、所涉利益关联方较多的现状,其编写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即将出版发行。

行业面临洗牌

相关研究显示,专项整治、额度限制、银行存管对平台发展影响最大,也将对现存平台形成更大的挑战。公开数据表明,超九成平台将面临业务方面的加速整改。

仅以银行存管为例,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9日,仅有166家网贷平台与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不含前期谈判、协议签订中),其中,正式上线银行直接存管的平台仅75家,占运营平台比例约3%,这也意味着97%的平台目前还不符合银行直接存管的监管要求,还须进行业务整改。

除了银行存管,专项整治对互金平台的影响也颇大。总体来看,互金平台大致可分为合规类、整改类、取缔类三档。其中,专项整治的目标对象就是“取缔类”的平台。专项整治查处了那些具有资金池、自融的互金企业,并遏制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不实宣传、高息揽客、信息不透明等现象。一些严重不合规、已经触碰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没有整改必要的平台在专项整治中被洗牌出局。

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一方面,一些不合规的平台将因不符合监管要求而被市场淘汰出局;另一方面,资金存管系统、信息披露制度、平台限额等合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平台的利润空间。

2017年,整改过渡期之后将迎来具体执行期。有些平台会选择主动退出互金行业,或者选择转型。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也会导致一些平台相继倒闭。

实际上,在2016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集中度已经提升了很多。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末,网贷行业成交量前100的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业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达90%。

从2016年网贷行业集中度数据及走势来看,P2P网贷行业离寡头垄断距离尚远,但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加剧。相信这种趋势在2017年会变得更明显。

金融科技大有可为

到2016年末,国内互联网金融交易额接近2万亿,为19,544亿元,累计交易额保守估计为3.36万亿元。数据证明,在监管政策下,合规运营的平台一直在发展壮大,市场刚性需求与平台交易额成正比。在2016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重拳下,互金行业无论是在规范化发展还是在产品技术性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望2017年,马太效应愈演愈烈,行业洗牌接近尾声,市场秩序更加健全完善。其中,2017年金融科技将成为炙手可热的发展方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服务将从概念阶段真正落实到互金平台的日常运营层面;可针对平台的资产获取、风险控制、信息披露、贷后管理、逾期催收等运营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有效解决大数据风控难题,全面降低互金信贷集中风险,进一步提高互金产品质量及服务效率。2017年或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科技元年。

对投资者而言,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在优质资产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P2P理财收益率在过去的三年里整体下行,2017年料将继续延续下行趋势。

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2016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显示,2016年网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为10.45%,相比2015年网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下降了284个基点。整个2016年综合收益率延续2015年整体下行的走势,强背景平台由于安全性较高,受到越来越多投资人的资金涌入,使得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持续下行。

2016年是金融科技取得突飞猛进的一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支付、智能投顾等热词频现,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微众银行、宜信等机构纷纷加大技术开发力度,预计这些领域将继续成为2017年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战场。

在监管政策趋紧、经济大环境欠佳、风险资本收缩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流量价格暴涨,红利期接近结束,以场景为驱动的金融科技类公司正在陷入一场残酷的流量保卫战,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和流量管理。

总体而言,2017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依旧面临“大考”,将是用“合规”对行业进行洗牌的一年,也是革故鼎新的一年。进入监管后时代,互金行业步入规范发展期,行业将更为健康地前行,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合规平台运营以及投资人理财环境来讲都是利好的。未来,行业也将会由事件驱动、政策驱动逐渐发展为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互金合规网贷
合规不起诉在企业犯罪中的适用及边界
企业合规高等教育即将到来
捂好你的钱袋子!警惕互金骗局
“三三制”企业合规管理之道
互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有何“难言之隐”?
互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有何“难言之隐”?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