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2017-11-26 10:51石振庆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改革教学

石振庆

【摘要】通过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指出现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对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52-02

1.引言

混凝土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含柱混凝土浇筑施工、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梁板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季节性施工五个方面。主要培养学生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其综合性、应用性均较强,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及毕业设计奠定专业基础。当今的社会发展对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传统的教学体系改革已势在必行。

2.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教学内容基本来源于规范,其记忆性知识较多,课堂教学一般以条文解释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枯燥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内容与建筑业发展趋势脱节

随着建筑业四新技术的广泛推动,建筑市场涌现了大批使用新技术的实例。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泵送和预制装配均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教材普遍存在滞后现象,如混凝土的制备没有涉及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泵送方面未涉及超高泵送技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未提及等。学生仅仅学习传统的施工知识,未接触学科发展前沿与方向。

2.2 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应用型能力培养

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已在课堂中得以普及,但教师主体地位的满堂灌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学生由于缺乏工程现场经验,对规范的理解能力弱,对所学知识做不到灵活运用,往往导致实践中无从下手的现象,制约了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2.3 评价考核范围狭窄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为当今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意义在于为实际工程的运用奠定基础。现今主流的考核方式强调的不是应用能力而是学生的记忆水平。试卷多数以填空、简答、名词解释组成,应用型试题数量少。

3.课程改革探索

3.1 教学内容新鲜化、全面化

将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扩充,充分与四新技术及市场新趋势相结合,适应建筑业迅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如高强混凝土、超轻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预制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等新技术的介绍,使学生把握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对于书中介绍不够详尽的节点部位如梁板柱节点等处以施工大样图、三维模型的形式进行深化补充,详细指明构造组成及施工注意事项、质控措施,内容的扩充丰富了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学会弄清,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3.2 教学方法实践化

同其他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类似,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也应与施工现场无缝对接。由于受施工现场面积局限、危险因素颇多、混凝土相关施工配套试验耗时较长等因素的制约,大面积长时间的展开实践教学并不乐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前期走访校外工地,以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及专项施工方案,并在教学设计中与课堂内容进行对接,如在柱混凝土浇筑施工讲授中按教学进度引入钢筋下料、绑扎、模板配板安装等施工现场资料,使学生在课堂中便可感受到工地的氛围,同时与短期实践相配合,进一步巩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锻炼应用技能。

3.3 考核方式項目化

考试既是对所学课程的成果评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传统的考试锻炼的是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也让学生走进了考前突击背诵记忆的误区。只有根本改变考核方式,才能使学生产生为应用型技能而学习的思想。通过在试卷中大面积引入案例分析题,以实际案例交代背景,以实际施工做法引出问题,以问题引出处理改进方法,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水平;同时弱化选择、填空等客观题的比重并对所出试题进行精化优化,以整个教学过程考查并侧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既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又可助推应用能力的培养。

4.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混凝土工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四新技术与施工现场对混凝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只有从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作出改变,才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短板,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以项目为核心 任务为驱动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改革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05):53-55.

[2]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02):73-77.

[3]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J]. 科技视界,2016(10):76-77.

猜你喜欢
改革教学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