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7-11-26 10:51刘洁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新课改

刘洁

【摘要】“三导”“六步”模式是在新课改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恰当运用这一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能够为满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带来支持。

【关键词】新课改 “三导” “六步”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24-01

“三导”“六步”模式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这一模式引导,能够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对比中反思,有助于我们理解新课改的特点、要求及其重要意义。

一、在“三导”“六步”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引导教与学的转变

“三导”“六步”模式是在推行新课改的实践中总结而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解读如下:

导预习——问题引路,做到“四有”: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预习指导,问题引路,使学生的预习有目标、有兴趣、有方法、有收获。

导课堂——合作交流,突出“六步”:由教师引导完成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探究交流,突出以下六个步骤或环节的学习交流过程。

“六步”即指:(1)激情导入,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依照目标,自主预习;(3)分组讨论,解决问题;(4)深入思考,合作探究;(5)拓展延伸,达标测评;(6)要点梳理,交流收获。

导作业——分层设计,强化“三要素”。即指教师精心挑选作业;分层布置作业;个性拓展,发展特长。

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在合作互助、探究交流中相互促进、提高,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在傳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的对比中把握其特点和要求

(一)两种教育理念的对比

在对新课改教育理念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传统教育理念与新课改教育理念在表现方式上作一对比,从对比中明确认识二者的区别之所在:

(二)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教学方式,学习内容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主,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

总结: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教师的教,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学情出发,恰当运用“三导”“六步”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按照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要求,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尊重爱护学生、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

[2]《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