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探析①

2017-11-27 11:15庞变花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功能性机体探析

庞变花

(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12)

功能性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探析①

庞变花

(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12)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运动员的自身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柔韧程度等,该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的功能性训练与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进行了研究探析。运动损伤在体育锻炼中具有高发性,如果在体育锻炼中发生了运动损伤更是会影响运动员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对参加竞技比赛的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的发生还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的表现能力,甚至会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减少运动职业寿命。如果运动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那么对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不但能降低运动损伤在运动员身上发生概率,更能促进运动员更好地完成体育锻炼,为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和延长自身的运动寿命提供有效的帮助。

功能性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 探析

1 运动损伤

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即有运动员主观方面的原因导致,也有因为客观因素的出现而发生在运动员身上,运动损伤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组织器官功能性障碍或者是病理的改变上。

随着体育运动的衍变发展,现今的体育运动已向竞技性体育比赛方向上发展,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时效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和年龄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竞技比赛代替日常的训练内容、通过竞技比赛促进日常的训练水平、把竞技比赛和训练内容相结合已经成为流行趋势,对运动员的体能、运动素质能力和动态补偿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比赛以及训练中严格遵照科学的训练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指导、内容选取和赛事的合理安排,是杜绝和减少体育训练比赛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办法。

2 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是指通过对运动员以及运动项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的具有针对性的运动疗法,是一种以运动员的真实运动状态为背景的仿真模拟训练。通过功能性训练能够激发运动员肌肉神经系统并提高机体核心力量水平,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通过分析改进运动员的运动姿势,在速度、柔韧性和平衡性等方面上提供指导性意见,修复并改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在预防运动损伤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运动损伤的预防

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是运动损伤防治的主要策略,运动损伤的预防在国内外均颇受重视,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及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发现身体的薄弱环节是运动损伤预防的具体实现方式。针对日常运动训练中身体较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进行强化训练,同时保证训练的整体性以使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做到力量与韧性的协调增长,使身体机能稳步提高,这样不但可以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频率,同时也可以获得更高效的训练效果。传统的体育康复方式为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了运动损伤之后进行的对特定损伤部位的康复治疗,传统的体育康复方式只能作为解决对策来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后造成的影响,而现代体育竞技则把运动损伤的预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针对性的训练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有效的预防措施下,运动损伤得以控制。有效的预防手段在降低运动损伤发生概率的基础上,还能让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表现能力得以提高。

4 探析功能性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

4.1 力量训练与运动损伤的预防

力量素质是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中的重要基础,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和竞技能力体现的主要方式,短跑运动员要有爆发力量,长跑则需要持久力量,力量素质所具有的爆发性、持久性和灵活性成为了运动损伤预防的主要探析对象,把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专项训练方法贯彻到力量素质训练中,均衡肌肉力量,提高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掌控能力,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各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机体动态恢复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机体对重复动作训练的适应能力。力量训练作为体能训练的核心价值,不但能够提高机体素质的整体水平,也可以作为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基础能力。

(1)针对自身薄弱的肌肉群可以通过器械进行力量训练,促使肌肉群均衡发展,维持肌肉群的动态平衡,塑造身形并预防运动损伤。

(2)体适能训练可以加强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在自身活动的表现能力,促进体质全面发展。

(3)极点训练可以改善心跳急促、头晕眼黑、腿脚沉重、胸闷气短等状况从而突破运动员在长跑训练项目中的生理极限,提高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

(4)动态恢复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超量恢复,增强身体机能的弹性水平及适应能力,缓解了运动员因超量恢复导致的身体机能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情况。

4.2 舒展训练和运动损伤的预防

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可以有效的增强肌肉力量与关节稳定的协调能力,改善形体动作的优美性,提高运动员对自身的支配力,对韧带、肌肉的拉伤等有预防作用。比赛前选取主动拉伸舒缓身形肌肉,比赛后采选取被动舒展加快身体复原速度,通过专业的动力性柔性训练可以使机体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可以预防运动损伤。采用科学的舒展训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使废物从肌肉内代谢排出,增加关节的活动程度以及振动幅度由此来增强机体柔韧性,使机体组织得到更大程度的放松。

4.3 核心稳定功能训练与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功能与核心区稳定肌群的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核心区的关节稳定的能力,提升核心区稳定性,促进运动员的机体协调能力,增强自身机能掌控能力,有效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频率。核心稳定功能训练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纽带为上下肢建立基点以此缓冲肢体末端以及关节的动量进而预防运动损伤。可以借助弹跳床、平衡球等特殊的锻炼器材进行有关本体感受在核心区稳定的训练,增强机体自身感觉,避免局部超量负荷造成的运动损伤。

5 结语

为了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合理的安排比赛运动、对机体的薄弱环节进行科学的强化训练、避免负荷集中于关节等局部位置至关重要。作为专项训练和体能素质训练纽带的功能性训练,即可以提高竞技表达能力水平还能够淡化比赛和训练的宏观界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计划,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甚至可以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笔者欲借此文广开视野,探析功能性训练在运动损伤的预防上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为高效的进行运动训练提供更加科学的论证。

[1]吴红雨,李武.对竞技运动中功能训练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9(18):232.

[2]张路萍,赵利.被动伸展性抗阻功能训练在保健康复中的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5(3):113-116.

[3]闫琪,任满迎,黄岩,等.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1):16-18.

[4]季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其训练方法探析——基于悬吊训练、振动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75.

[5]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5):105-109.

[6]冯建军,袁建国.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9(11):58-62.

G873

A

2095-2813(2017)08(b)-000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009

庞变花(1962,6—),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功能性机体探析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探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CFG桩在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传统养生和现代健身相结合的思考探析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邓俊峰作品选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