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方法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①

2017-11-27 17:29唐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方法体育

唐明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关于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方法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①

唐明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在我国田径教学中,因受场地限制,或是人员限制而经常被忽略,或是被传统的文化课所占用训练的时间。传统的思想植根在每一位家长与教师的心中,认为田径无关轻重,只要把数理化等基本学习科目学号就可以,这种强烈的基本观念导致我国田径教学的资源匮乏以及不重视。因此,该文将着重分析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方法应用情况,以及对新兴田径教学展开讨论。如何将田径教学开课率提高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注重田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加大田径教学的隐形课建设、加强现代教学手段、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转变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是当代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该文着重介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并对此中应用方法进行改善,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通过社会各界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教育界对田径教学重视程度的改变来改善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田径教学课程,培养出真正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田径教学 方法 应用 调查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实行了选课制度,田径课程开课难、资源少、教师匮乏等一系列关于田径教学的问题不断滋生,而国家对于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递减,大学选课中,学生基本都选择与该专业有关,或是专业技术较强的科目,而田径这一传统学科基本被学生与教师弃之脑后。据统计,在西安理工大学,在一个学年的1 400多名学生中,仅有9名学生在选修课中选择了田径,而其他学年仍未能成功的开设田径课,在南京大学,在2 778人中只有8人选择了田径课程,其他学年仍未成功开课,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中学生与家长对田径教学的不重视。那么下文将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展开讨论。

1 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调查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对象设为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北京市部分高等学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及部分与田径教学相关的领导与教师,其中学生总数为1 068人,男生占562名,女生占506名。老师及相关领导总人数为99名,男性为83名,女性为16名。

1.1.2 研究方法

该调查将先通过资料及文献的大量查阅,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或是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沟通,最后收集有效的调查问卷,整理面对面沟通内容,借助统计法进行系统统计与分析。

1.2 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调查

田径教学开设的总体调查情况分析,根据该研究进行的调查问卷与面对面的沟通调查结果可知,在开设体育田径课的学校中,有3所学校开设的是独立完整的一门课,占8.6%,将田径课程融入基础体育课的学校有16所,占45.7%;开设体育田径这门课程的学校共有19所,而不开设田径这门课程的完整田径这门课程学校有16所。在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中,也是主要针对刚刚入学的学生,而且全部都设为必修课,但在升入二年级的同学来讲,田径课程基本是遥不可及的课程,因田径课程仅为大一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就被替换成了该专业课程。

2 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2.1 改变教学观念的创新应用

要想根本性的改变田径课程的设置,就要从跟本出发,从教学观念出发,教学观念是影响课程设置,甚至我国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校教师以及相关领导的思想教育观念,进行对高校田径的创新改革,让教师深刻理解田径教学的教学意义及带来的优势。将健康教育的思想作为教师的主流观念,让学生在进行田径项目的联系中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喜欢上田径这门课程。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尤为重要,许多学生认为田径不重要,并不影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与生活质量,所以,学校即使开设了田径课程,学生也将其不重视,甚至有逃课,或将田径课程的时间学习该专业内容,认为自己实现了时间利用的最大化。这种传统思想是植根于学生心中的不良思想,教师应及时加以扶正,田径作为国际课程,起到作用及意义是非常之大的,首先是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是我们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都以一个积极向上的面貌来面对;其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田径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竞技性,能让学生在竞技中培养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建立的作用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可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从业发展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2.2 改变教学内容的创新应用

在传统田径课程项目的开设中,项目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跑步类项目;二是田赛类项目。跑步类项目大致只有短跑和长跑两种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田赛可分为: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但缺乏娱乐性,而且还缺乏创新性,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让田径课程不仅仅有竞技性而且还有娱乐性,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竞技乐趣,从而推进田径教学的发展。如将跳绳和跳高相结合,将跑步类项目的比赛规则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及信心。另外,团队合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学生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增强合作意识以及互助意识,这对于学生在体育的学习和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发展团队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和顾全大局的意识。例如:“两人三足”、接力赛跑等,项目虽然简单,但是充满趣味性,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感受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和信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3 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教育模式的改革,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校在田径教育上的缺失。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对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考察,显然现代田径教学已经不具备先进性。相对于国际上对田径教学的模式,我国已经完全落后,只对专业进行体育学习的学生进行培养,不具备普及性,然而创新性教学方法也不意味着将传统田径教学方法完全摒弃,我们应结合现代互联网环境下的时代热潮,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进田径教学当中,可以开展“翻转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及热情。

3 结语

从总体上看,现在我国高校对田径课程开设十分不理想,田径教学重竟轻健的思想十分严重,教学内容也十分枯燥,我们必须要对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全面改革,要针对大学各阶段的学生制定出详细的教学方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地进行创新,“翻转课堂”的开展也是大势所趋,教学器材的配备也是学校所要重视起来的,教学器材的添置也有利于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培养,以及学生进行潜能开发。总之,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们要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学生的潜能培养为工作重心,全面展开田径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同是要借学习田径项目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今后走出校门后的人格塑造以及价值观的养成,由此来看,田径教学确实是不容小看的一项任务,我们所有教育人员及学者都应该重视起来,真正让学生做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期待能看到中国教育对田径课程开设及教学新的成就。

[1]杜吉生,席凯强,张宏伟.北京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13-15.

[2]苟定邦,赵琳.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困境思辨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11-14.

[3]许占鸣.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15-18.

[4]许占鸣,李晓慧.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的对比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0):20-23.

G80-32

A

2095-2813(2017)06(b)-006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069

唐明(1988,7—),男,汉,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羽毛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方法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计数:田径小能手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我的教学方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