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①

2017-11-27 17:29郭瑞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郭瑞

(河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①

郭瑞

(河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提出,是为了适应中国人不断发展的健身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强健国家公民身体素质的要求,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源流开始,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试图从大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来探讨出一些有益于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措施,希望以此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体育 改革 大学体育课程 教学行为

1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2003年颁布了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大学体育教师并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一些研究者又对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依据自身经验进行了新的演绎,形成了多种教育想的轮流冲击,导致众多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和迷茫,对一些大学教学理念的理解上产生了误解和偏差,影响到大学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工作。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学现状

2.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影响学生们体育课兴趣主要原因中,有45.2%的男生和49.3%的女生认为学校的运动设施配套不完善,人数众多而运动配套设施缺乏,很难有效的进行锻炼;有42.4%的男生和40.3%的女生认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一切以学习为重的教育模式下,自己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投入体育运动;锻炼的辛苦和认为自身的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些学生逃避体育运动的原因,这些主观方面的原因是学生自身消极情绪;有42.4% 的男生和61.8%的女生认为教师的素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影响着自己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最后网络因素也是学生的缺乏体育兴趣的一大原因,学生课余时间全都交给了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手机的功能日渐强大,学生们更加沉迷,因而无暇去参加体育活动。

2.2 大学体育教师教学现状

2.2.1 年龄趋于年轻化

大学体育老师的年龄在30~45岁之间占有很大比例,将近一半,而45岁以上的体育老师占有的比例的很小,说明大学体育老师呈现年轻化的状况,年龄结构的分布比较的合理,这与我国近几年重视体育发展的政策有关,为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而从大学体育老师的性别比例上来看,男女体育老师严重的失调,男老师人数是女老师的一倍以上。尤其是“二孩”政策放开以后,各用人高校在招聘时会更加偏向于男性,性别比例前景令人堪忧。

2.2.2 专业技能有待加强

大学体育老师在经过专业化培训的比例稍低,一部分教师专业技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后果有,一是专业技能水平比较低,虽然主修体育专业课,但是很少涉及体育课程方面的知识;二是对学生的基本的心理素质与综合体质的状况了解的不够透彻,大学体育老师没有经过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盲目性,不能按照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降低了体育运动的效果。而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由于时间的关系等培训往往不够系统。

2.3 个性化教学行为的缺失

2.3.1 教学过程中性别区分的缺失

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游戏,比例接近一半以上,但是这只是总体的表现,女生不喜欢体育游戏的比例较大。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女生不喜欢体育游戏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做体育游戏时跑动较多,游戏很多带有竞争性,比较累,有的学生课后关节比较疼,这更说明开展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二是女生爱干净,怕弄脏衣服,对此情况学校应该加强体育场的建设工作;三是自己做得不好,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也与他们的兴趣喜好也很大的关系,而男生喜欢体育运动与他们热爱运动有关联。

2.3.2 千篇一律的教学模板

首先,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师的教案很有可能在很多年之内都能够连续使用,从而导致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的下降。另外,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游戏项目是自编的体育游戏,这与大学体育老师按课程的编排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喜欢符合自身兴趣、特点的游戏。

2.4 教学目标的认识偏向单一

体育作为一项计入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教师更加倾向于对于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培训,对于学生心理并不是十分的在意的,如:不同的项目来,其难度之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要达到统一分数的要求,就会带来评分标准存在一些问题。像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项目中,往往会因为自身的优势或者是劣势带来最后结果的不一样,但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其他非考核性项目上是有很多的优势的,但在考核的项目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这样的一种单项式的评分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3 大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对策分析

3.1 对学校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购买有关体育游戏的器材,优化的体育的场地,给学生优美体育游戏的环境。加强与组织相关的老师进行体育游戏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技能与基本的理论。

3.2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建议

3.2.1 转变教学观念

要改变一种不合理的体制,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老师起到引导作用。从实际出发,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学校、家庭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他们成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根源接受和认同体育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3.2.2 丰富体育活动的类型

学校及学院要积极组织各类体育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运动同伴,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对于学生对运动条件不满的问题,建议学校多建设体育场地,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热情。

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课程对象是大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具有可塑性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这样的一群人使得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设置上必须要向培养多样性的方向发展。首先,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中,都需要有不同程度上的增加和删减,要充分的保证体育课程的内容能够跟上当时的体育运动,最大程度的贴合学生兴趣爱好。其次,体育活动的类型上,也要做到个性化的教学。其中,针对男生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一些球类的以及竞技类的体育运动,针对女性学生,可以设定一些更加休闲的、优美的项目吸引学生参与,比如说锻炼身体柔韧性的瑜伽等。最后,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起爱好以及特长来进行体育课程的选择,而不是以最为简单和基础的课程的设置,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4 结语

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于体育课程中各项参与因素的革新,来达到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强健国家人民体质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行为的制定者,一定要明确地认识到现有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更加优秀的教学行为的转变,来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林为共.关于对体育新课改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6(6):108.

[2]邵伟德,尚志强.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85-87.

[3]黄文仁,扬子良.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变革[J].湖北体育科技,2003(4):434-437.

[4]程毅.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变革[J].体育与科学,2006(1):95-96.

G80-32

A

2095-2813(2017)06(b)-01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119

郭瑞(1977,4—),女,汉,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体育运动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有些唐突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四百秒的体育课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