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与对策①

2017-11-27 17:29苏雅静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院校体育

苏雅静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24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与对策①

苏雅静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240)

要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展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传统教学理念、认识程度等都会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实造成影响,进而引发诸多问题。怎样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是当前需要思考的。结合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块的设置、评价体系、教学方法、职业体育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职业院校 体育教学 体育观念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而素质全面的职业技术人才正是国家急需的,这就给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知识,养成健身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有助于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

1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

1.1 模块的设置、学习评价较为简单

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块大多包含篮球、足球、排球等常见体育运动,模块设置相对简单。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限制。高等职业院校大多会将资金放在专业教育上,而对体育教学环节的资金往往投入不足,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的配备较为欠缺。另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相当一部分院校对比学生人数,体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或教师所学运动专项集中,往往只能进行基础教学,或者相似的运动项目教学,使得教学内容运动种类较少,不够丰富。

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客观的对学生课上的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体育课程所设置的评价方式也不够科学。

1.2 体育项目少、教学方法陈旧

体育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存在,在学生升学的各个阶段均有体现。因此,多数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对学校体育课程抱有一定期待,包括课程内容、形式等都应有所变化。但从当前实际上来看,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与初高中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仍旧以体育技能教学为主,可选择的运动项目较少,仍以讲解法、示范法等直接的教学方法灌输教学内容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不愿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影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1.3 学生重专业、轻体育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因为就业的影响,从入校就对专业技术、技能和文化知识更加重视,而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加之,学校领导和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也对学生的学习偏重点产生重要影响或者暗示。学生本身正值青年,身体素质较好,这个因素也让他们忽视了进入工作岗位后,身体素质是否能够承受持续工作的考验。让学生能充分认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对体育教学现存问题的分析,能够使高等职业院校正视问题,对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反思和审视,总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并借鉴其它院校的优秀模式等,结合职业院校特点开展体育教学工作,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进行培养,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 使体育教学模块设置更加丰富、学习评价更合理

要想使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就需要转变观念,重视体育教学的作用。结合院校层次,对体育教学模块进行设置和整合。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大体育教学投入,配备完善的体育教学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还可配备多媒体设备,对体育相关知识进行展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对于体育教学模块的设置来说,需要征集学生意见,充分掌握学生兴趣。

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进步程度,结合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2 教师加强学习、创新教学方法

从教师自身来说,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体育教学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也能帮助正确认识体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课程,例如可以开设瑜伽、定向越野等课程,增强学生兴趣。

对于教师来说,应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可单纯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灌输,需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锻炼,增强教学趣味性,使教学手段更为灵活。体育教育需要长时间坚持,学生也需坚持锻炼,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加强练习,使自身身体素质得以增强。教师应积极组织强度较低的体育锻炼,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学生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能给学生带来乐趣,也能起到锻炼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之间通过游戏加强沟通,培养协作能力。若部分学生体育基础良好,具备体育特长,教师也应发掘其潜力,在教学中对该类学生严格要求,可进行专业技巧的培训,还可鼓励其多参加相关比赛或者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信心,还能使其技能得以提升。

2.3 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基础之上,大学生往往更注重物质享受,对体育运动较为排斥。各类错误思想例如好逸恶劳等也会对其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锻炼习惯。首先,需要增强体育教学的实用价值。结合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情况,开展基本技能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其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锻炼,树立正确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体育社团的成立,将爱好体育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定期组织相关比赛,对取得名次的学生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使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最后,需要将理论教学和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教师应在体育锻炼中融入理论知识,使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体育观,提高对职业体育的重视程度,掌握科学的健身知识,养成健身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建设国家和服务社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体育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实现体育育人的目标,更需要结合学生自身职业特点需要,改变以往落后的内容设置、陈旧的教学方法的选取、传统的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一切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出发,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并能长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使自身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锻炼计划,更好的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更利于职业的发展。朝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方向前进。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10(4):102-103.

[2]胡发纪.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从终身体育理念视角来审视[J].现代交际,2013(3):205-206.

[3]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14.

[4]李璟明.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体育教学对策研究——以朔州师范高等科学校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5(11):132-133.

G807.4

A

2095-2813(2017)06(b)-016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166

苏雅静(1980,4—),女,汉,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院校体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