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的影响及启示①

2017-11-27 17:29王丽芳朱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教学模式课程

王丽芳 朱军

(西安体育学院教务处 陕西西安 710061)

MOOC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的影响及启示①

王丽芳 朱军

(西安体育学院教务处 陕西西安 710061)

MOOC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MOOC的兴起对体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师素养、质量监控与评价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该研究在分析MOOC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影响及限制因素,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了在体育院校实行MOOC对策措施,建议体育院校要多途径协同发展,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MOOC课程。

MOOC 高等体育教育 教学模式

1 MOOC的兴起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通过网络提供大规模的开放课程,成功实现了一种高端的知识交换模式。其主要构成是课堂演讲视频,除此之外,课程平台还提供在线答疑,各种交互式论坛,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作业、交流观点、参加考试,甚至获得学分和证书,实现了整个教学环节。MOOC的到来,使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享受到世界优质资源。

MOOC简介MOOC最早兴起于2008年的加拿大爱德王子岛大学的免费在线课程,2012年,MOOC开始在北美洲兴起。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名校先后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互联网提供免费课程。与此同时,三大MOOC巨头Udacity、Coursera和Edx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面向全球免费开放的5门计算机课程,注册人数均达到10万。

从2012年后半年开始,MOOC迅速风靡全世界。各大洲的众多高校开始推出各具特色的MOOC公司及课程。2013年是中国的MOOC元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一流大学在2012年5月加入了美国MOOC教育平台Edx。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也与Coursera合作,正式加入MOOC大家庭。2014年5月,中国教育部爱课程网和网易公司合作推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

MOOC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其优点显而易见:课程参与人数多,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资源丰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新颖的授课方式、灵活的授课时间与地点、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使学习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大多数世界名校的MOOC课程面向学生免费提供,这样可以使学生以低廉的教育成本享受到全世界优质的教育资源。在MOOC模式下,大学课程、课堂教学、学习进程、师生互动、学习效果测试、成绩考核与评估等大学校园学习中的工程,都可以完整系统地在线实现。

2 MOOC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影响

MOOC的兴起,对传统大学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与全世界人民共同享受世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在传统大学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同样,MOOC对体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师素养、质量监控等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2.1 MOOC对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

传统的体育院校教学主要采用面对面的理论和技能传授的教学方法,课堂主要形式是教师的讲授和示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租用,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模仿。在MOOC模式下,教学模式与知识技能传授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示范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学习者的学习伙伴。学习者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线上交流与讨论、在线完成作业及成绩测试,教师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线下答疑及对学生学习动态、学习效果的反馈。

2.2 MOOC对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角色定位和职业生涯带来挑战

教学模式的改变相应地会带来体育院校教师角色的改变。MOOC对体育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将更深入全面,才能满足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要求。此外,MOOC的制作使用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网络课程,参与线上教学。

体育院校教师教学、科研、训练任务繁重,而由于体育院校人事部门对教师职称晋升、考核等方面偏重科研及训练成绩,因此,很多教师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科研训练和竞赛训练方面,而忽视了本科教学。MOOC对那些不重视教学、不关心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上来。

2.3 MOOC对体育院校质量监控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构建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体育院校的质量监控仍以“学生评教、教师评教、专家评教”为主要形式,仅单纯地以教师的角度去评教,而忽视了教学的双重属性。一个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不仅应包括各方面对教师教的督导与检查,更应对学生学习效果做跟踪评价。MOOC的出现,对体育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与运行机制完善提出新的要求。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师的教学的考核标准、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3 对体育院校实行MOOC模式的思考

MOOC的兴起对传统体育院校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MOOC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及缺陷,体育院校实施MOOC模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体育院校所有的课程并非都适应于MOOC模式。以体育院校体育类专业为例,除通识课外,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大致可分为三类:(1)技术类课。此类课程学时大部分为技能时间类课程,只有少许理论学时。(2)实验类课程。包含一部分理论讲授及实验操作,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3)理论课,如教育学,体育概论等。技术类课程与实验类教学需要教师的示范、纠错、面授,学生不断的实践、动手,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体育院校实行MOOC模式,必须针对性而为之,可将技术科、实验课的理论课部分实行MOOC模式,鼓励自主研发有本校特色的MOOC课程。

第二.MOOC课程的制作难度大,工作量大。MOOC课程是对教学资源的全新开发与设计,设计制作难度大,要求具备专业技术素养的人员参与,更需要课程教学专家的指导。

体育院校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但这些知识储备恐无法满足MOOC制作要求。同时,MOOC课程不是简单的课本搬家,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对于教学科研训练任务已相当繁重的体育院校教师来说,参与MOOC制作的精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待管理部门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

不管教学模式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参与MOOC课程学习的关键。体育院校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与积极性,目前,MOOC刚刚兴起,许多学生对这种新事物还抱有一定的新鲜度与关注度,但如何让他们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顺利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4 体育院校实行MOOC模式的对策

4.1 研究体育院校MOOC的特点

MOOC有着传统课程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同,体育院校MOOC课程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如针对体育院校学生文化水平低,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足够耐心的特点,可将MOOC课程的视频时长压缩在10 min以内(研究表明,人的高效专注时长在15~20 min左右),相比普通MOOC课程8~20 min的时长视频,短时长的视频使学习者更容易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4.2 多途径协同发展,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MOOC课程

体育院校的课程优势主要集中在体育类及运动人体科学类。因此,体育院校MOOC课程建设应以上述两类课程群围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建设思路。“请进来”即与MOOC制作公司合作,将核心业务集中于专业课程建设,同时可购买其制作的成熟的、高质量优势资源的通史类课程;“走出去”即加入校外MOOC联盟,如体育院校MOOC联盟,通过联盟平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与使用成效,构建体育院校MOOC共享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选择本校在本专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优势、条件成熟的课程进行MOOC建设,逐步推进MOOC建设步伐,扩大MOOC建设数量,提高MOOC使用范围。

4.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能力

完善的运行机制是MOOC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体育院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低、参与MOOC课程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体育院校可通过加强技术指导,邀请校外专家作专题报告,派出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外出参加研讨和培训,提高他们的MOOC认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及教学管理能力。为了调动教师参与MOOC、开设MOOC的积极性,可通过将教师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进行系数增加,或通过本科教学工程实践,优先给予教学研究立项等方式进行鼓励教师。

MOOC模式的兴起对于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它对于促进体育院校改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MOOC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习与平台运行机构之间的权责问题,建设主体的自我管理,MOOC的规范性发展,学生的在线学习认证,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等,是MOOC长足健康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2]尹德伟.MOOC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25(2):31-33.

[3]于琦.MOOC的发展及其对医学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7):8-12.

[4]王鹏.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4(4):82-87.

[5]杨九民.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44-49.

[6]宋生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5):89-91.

[7]郭英剑.中国慕课发展的三大问题[DB/OL]. http://www.qstheory.cn/kj/jyll/201404/t20140403_336890.htm,2014-04-03.

G807

A

2095-2813(2017)06(b)-017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172

MOOC模式对体育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启示研究(项目编号:XTJY1425)。

王丽芳(1980 -),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评估等方面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