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国际推广路径研究
——以中国乒乓球学院为例

2017-11-27 17:29蒋克冰施之皓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国际乒联训练营乒乓球

蒋克冰 施之皓

(上海体育学院中乒院 上海 200438)

乒乓球国际推广路径研究
——以中国乒乓球学院为例

蒋克冰 施之皓

(上海体育学院中乒院 上海 200438)

该文以中国乒乓球学院(以下简称中乒院)中乒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逻辑分析方法,分别从海外训练营、国际培训、国际赛事、跨地区的合作关系四方面,对中乒院国际推广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认识,进而总结和分析中乒院国际推广的逻辑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乒院拥有国际化的办学机制、专业化的培训体系、高规格的比赛场馆和跨地区的合作互动交流平台,为乒乓球的国际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广的现阶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乒乓球 国际推广 中乒院

2009年3月,中国乒乓球协会提出“养狼计划”,至今已有8年之久。然而随着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结束,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再次包揽了男女团体冠军,男女单打的冠亚军,似乎证明“养狼计划”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亚洲是重心,东亚是轴心,中国是核心”格局多年未变。竞争性是运动项目发展的生命力,世界乒坛格局的严重失衡状态导致了该项目的悬念性和观赏性大打折扣,加之受困于运动项目特征的桎梏,其传播和发展处于明显的劣势。中国,作为世界乒乓球的强势大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促进乒乓球国际化发展的重任,保持项目的平衡性。为了使这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文化的运动项目健康和谐地发展,当务之急应制定和完善长期的国际发展和推广计划。

为了全面落实乒乓球国际推广计划,中乒院近几年主要致力于国际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遇到了一定的难题与考验。该文以中乒院为研究对象,重点从四个方面总结、归纳中乒院推广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路径。第一,开展海外训练营;第二,组织国际培训;第三,举办国际赛事;第四,建立跨地区的合作互动交流平台。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综述法

笔者参阅近几年所有有关国际推广计划和中乒院的相关文献和有关新闻,及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找和收集。

1.2 专家访谈法

笔者访问了中乒院相关领导中乒院培训部相关工作人员。

1.3 问卷调查法

该文对2016年12月中乒院举办的针对日本青年队17人的培训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为得到培训的相关反馈笔者向他们发放了问卷。

1.4 个案分析法

笔者从近两年中乒院举办的20多次国际培训中选取了其中一次培训(日本广岛中学集训)进行了详细的采访与调查。

1.5 逻辑分析法

该文将中乒院多种积极促进乒乓球国际推广的手段,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总结为四大方面。

2 研究结果

2.1 中乒院推广路径

2.1.1 开展海外训练营

中乒院拥有国际化的办学机制。其中中乒院欧洲分院一年3~4次在卢森堡举办欧洲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营。训练营中不仅有中乒院的学生参加交流、学习,还有中乒院专业化教练团队传播先进的乒乓球技术。此外,中乒院2015年在旧金山湾区成功举办春季乒乓球训练营,训练营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不仅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对美国乒乓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以上举措,均得到国际乒联的肯定与赞赏,并专门刊载网站文章鼓励和倡导。通过访问相关专家得知,中乒院现阶段也正在努力将训练营走进其他洲际。

2.1.2 组织国际培训

中乒院拥有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中乒院频繁组织国际培训,中乒院在2015年5月首次承办国际培训至今共举办了20次国际培训。有小型的单个队伍的培训也有大型的国际乒乓球少年希望之星训练营和国际乒联青少年挑战赛前期训练营等。无论大、小培训中,都有杰出教练进行执教。

2016年12月日本广岛中学校队共17人前往中乒院进行集训,通过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对该次中乒院培训效果的总体评价。调查显示,仅有12%的运动员表示强度适中,有65%的运动员表示强度大但是能接受,23%的运动员认为强度大不能适应。所有人均表示对乒乓球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加深,有8人认为在相持能力上提高较多,6人认为步法提高较多,3人认为前三板提高较多,并表示回国后会与同伴分享在中乒院培训获得的经验。由此可见,该次培训虽强度较大,但他们的技能水平依旧得到了提升,且加深了他们对乒乓球的理解和认识,对我国乒乓球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力。

2.1.3 举办国际赛事

中乒院拥有高规格的比赛场馆,协助国际乒联举办乒乓球比赛。中乒院积极举办青少年国际赛事,于2016年8月和2016年10月先后在中乒院成功举办了第25届东亚希望杯乒乓球锦标赛和2016年国际乒联世界青少年挑战赛,这两个青少年国际赛事都是首次登入中国。根据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得知,今后3~5年的东亚希望杯都可能在中乒院举行。

2.1.4 建立跨地区的合作互动交流平台

中乒院正努力创建跨地区的合作互动交流的平台。中乒院已与香港乒总签订定期交流学习、伊朗乒总和卢森堡乒总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现阶段正在商讨与新加坡乒协建立长期合作的相关事宜。从趋势发展上来看日后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乒协与中乒院签订短期或长期的合作关系。合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中乒院的运动员去国外参与他们的训练营,出战他们的超级联赛以及洲际锦标赛;(2)大赛前来中乒院集训;(3)在乒乓球训练和科研方面与中乒院进行长期合作。

2.2 中乒院乒乓球国际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中乒院从以上四个路径对乒乓球进行国际推广,尽管小有成效,但中乒院在国际推广方面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所以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一,无论是海外训练营还是中乒院本部组织的国际培训,多为短期的,对于运动员自身技术提高的持续发展作用不大;第二,如今的中乒院“请进来”多,而主动“走出去”少,对普及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效用不大;第三,如今中乒院无论是培训、赛事还是合作,主要的人群是世界的青少年,目前针对国外高层次、高水平运动员水平的项目欠缺;第四,培训强度较大,部分受训者未能适应。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中乒院拥有国际化的办学机制,主动“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训练营;拥有专业化的培训体系,近两年20多次成功组织国际培训;拥有高规格的比赛场馆,积极举办国际青年赛事;建立了跨地区的合作互动交流平台,现已与卢森堡、伊朗、香港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从而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促进国际乒坛的互动与交流,积极响应了“乒乓球国际推广计划”。推广的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推广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持续发展性低、普及范围不广、针对人群有限等。

3.2 建议

(1)建议中乒院在日后的国际培训中,应根据受训者的自身体力情况调整训练负荷,避免在培训中运动员损伤的发生,使得培训效果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2)加大国际化的体教结合,大量招收国外运动员在中乒院读书,在训练的同时进行理论学习。

(3)制定具体有效的对外援助计划,培养有竞争力的“狼群”。可选派中乒院优秀的教练员到国外进行长期的教学服务,优秀的运动员到国外进行长期的交流与互动,以此来带动国外当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4)加大本部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强科学领域(如:技战术分析、专项体能、运动心理等)的研究。

[1]陈启湖.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2):165.

[2]常荆.走世界乒乓球均衡发展之路[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中国乒乓球学院.国际乒联官方网站刊登中乒院美国春季训练营报道[EB/OL].(2015-04-18).http://cttc.sus.edu.cn/info/1133/1116.htm.

G846

A

2095-2813(2017)06(b)-024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244

猜你喜欢
国际乒联训练营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今年世乒赛取消,二战后首次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单打冠军陈梦“四连冠”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