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7-11-27 07:03葛芳方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锻炼者体育项目体育锻炼

葛芳方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同时也受到了教育界、心理界学者们的重视,其主要的内容包括:认知、情绪以及人格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那么怎样使体育锻炼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也让人们体会到体育锻炼给人的享受,是当前体育工作者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1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作用

第一,体育锻炼可以提升人的认知能力。体育锻炼和认知活动是存在相同性的,其都是依靠人类的记忆与思维完成的。因此,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人的智力,不断让大脑获得新的知识,进而提高人的记忆力。同时,长时间的运动还能够有效提升人的注意力,进而增强其观察力,让大脑的细胞更加活跃,扩大想象空间,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好的基础。

第二,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形体,改善情绪。在我国,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比较重视一个人的体态,简单而言便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进行体育锻炼之后能够有效的矫正畸形的体形,进而使身体比例更加匀称,提高锻炼者的协调性,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其能够大大提高其身体曲线。与此同时,体育锻炼可以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即锻炼者通过不同的锻炼方式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行宣泄,进而使自身的情绪障碍加以减轻,让自身能够更好地控制、处理不良事件,达到遇事不乱,凡是三思而后行的目的。

第三,体育锻炼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人的每项活动都是由大脑的中枢神经发布指令的,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后,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中枢锻炼者神经系统的机能,从而集中锻炼者的注意力,表现在肢体上的便是进行肢体活动更加灵活,反应也更迅速。

第四,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较为疏远,而体育锻炼是一种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这种多重交往性能够让锻炼者在群体成员中受到影响,进而产生感情上的相互感染与沟通,不断增进人与人间的了解,从而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的。

第五,体育活动能降低疲劳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锻炼者的最大吸氧量、最大肌肉力量等,进而达到减少疲劳感的产生。而体育锻炼一般伴有艰苦、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运动时总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意志努力,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人的勇敢顽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制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第六,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在当代,焦虑和抑郁是人们常见的情绪困扰,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得知,一次性活动与长期的身体锻炼对比而言,虽然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但是长期的身体锻炼能够大大降低特质性抑郁,同时有氧练习和无氧练习也可降低抑郁。

2 体育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的锻炼方式

2.1 在自身方面

首先锻炼者应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其次是正确认识健康心理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尝试与多种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沟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经常与熟悉信赖的朋友家人进行倾诉、宣泄。由于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总是难以通过理性思考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导致走向极端,这就需要锻炼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可以理性的分析,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解决改正,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2 在体育项目方面

体育项目的多样性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们的心理障碍,进而使得锻炼者的心理素质给予了更好的便利条件。而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也有不同的价值,如何把握各种体育项目的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锻炼,是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对于群体性项目而言,锻炼者若是不能很好的同队员进行交流,则会使得整个体育项目无法发挥其作用,尤其是在篮球,接力跑以及拔河等集体项目中进行锻炼的时候,好的沟通会大大增加其成功率,同时参加集体活动也会使你更加开朗,进而改善孤僻的习惯。

对于激励性项目而言,锻炼者可以选择游泳,滑冰等类型的运动项目,让你不断的突破自我,不断的克服自身胆怯的心理,进而达到强大心理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网球、羽毛球、太极拳等活动,通过这类活动可以起到调节中枢神经的作用,进而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控制力;还有比较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如跳水和体操等,这类项目的练习难度比较大,因此若想锻炼最好是从小进行锻炼,不太适合中途学习。

3 体育锻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体育锻炼之后,对于锻炼者而言,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机能,但是,若是在运动过程中,不适宜的运动方式会给锻炼者的身体造成不适,严重的引发身体疾病。因此,体育锻炼者应该适宜的进行锻炼,才能强健身体,保持活力。

其一,若是空腹时则不应该进行体育锻炼。对于锻炼者而言,若是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体育锻炼,则会大量消耗体内的能量,其方式是极其不利的。建议锻炼者在进行适量进食之后,进行轻微的运动,进而让肌肉和关节、内脏器官都得到活跃,进而让整个人的身体有种精神焕发的感觉。

其二,锻炼者在饭后不应该即刻运动。人在进食之后,体内的大量血液流向消化系统,若是马上进行运动便会分散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进而引发消化器官的供血不足,进一步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给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发生一系列的胃病,如消化不良,胃溃疡等,通常情况下,饭后锻炼应该在半小时之后,这样既合理又能够大大提升锻炼的效果。

其三,在剧烈运动后不能够暴饮。锻炼者经过剧烈运动后,若是暴饮则会使大量水分进入血液,进而稀释血液,导致血量增加,给锻炼者的心肾增加了更大的负担。与此同时过多的水分也会不断稀释胃液,进而使得消化功能和食欲急剧减退。因此在进行剧烈运动之后,可以适当的饮用淡盐水,借此以补充因汗水带走的盐分,切忌不能直接喝生水,防止大量病菌进入锻炼者的体内,导致疾病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做了这样的定义,“健康”并不是对身体的病和弱的否定,而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的总称。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基本活动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既能促进人际交往,不断提高社会技能,同时又能缓解身心疲惫,进而放松心情,恢复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在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得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方式,给予现代人更多的生命活力,让锻炼者的身体与精神上得到满足,进而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锻炼者体育项目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健身俱乐部开展健身操课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平顶山市健身俱乐部为例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