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配置单元的通用课程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2017-11-27 13:49刘为严蔷薇
科教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移动游戏跨学科课程体系

刘为+严蔷薇

摘 要 针对高校面对跨知识、跨课程、跨学科教育中遇到的课程设置问题,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本、专科教育,面向各个专业的基于可灵活配置单元的课程体系框架。该课程框架能够较好地将现有课程体系改造为模块化课程体系,并保证了模块的灵活配置和质量可控。文章第二部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该框架的移动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体系。

关键词 单元 课程体系 跨学科 移动游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24

0 引言

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在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岗位和复杂的工作问题时,拥有较强的多专业知识融合及应用的能力。当下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已经更加突出多知识、多专业和多能力的融合;同时,为了应对国内经济转型以及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快速转变,高校自身也在不断尝试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新方法,而其落脚点就在对课程的改革上。无论是面向任务、面向岗位、面向能力或是其它的专业设置理念,都无法摆脱跨课程、跨学科的课程设置问题。

由于跨知识、跨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有很多不同的应用环境,例如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一般会在其中构建一条或多条具有特色的专业主线,这些专业主线往往融合了本专业多门课程的知识,有的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相近专业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如何进行整合与协调;又比如一个未来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需要两个甚至多个不同专业的知识才足以支撑,亦或是某一项工作任务需要多个不同专业的人才合作才能够完成,如何来培养拥有跨学科衔接和综合处理能力的人才,需要不同院、系来协同完成。再比如,部分高校既有本科教育又有高职、高专教育,某一专业可能会同时设置在这两个层次上,针对教育的不同层次,是否可以设计出能够灵活配置的课程体系,同时适用与本专科及职业教育,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应对这些问题,可能需要高校在课程的结构层面上进行重新设计。

1 可配置单元的跨学科课程框架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基于可配置单元的课程设置框架,特别针对多知识、多课程、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课程设置框架。

1.1单元

在定义单元之前,首先明确如下两个概念:

课程: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门课程,是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可配置单元课程框架中的最小单位。

教学主线:是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某一条专业主线,它可以是用于完成一个多知识融合的教学目标(例如开发一个完整电子商务网站和对应的手机程序),或培养学生完成某岗位工作而具有的某一种复合型能力(例如培养学生成为游戏程序设计师的能力)。

(1)单元:在课程教学中,为了达到某一教学主线的目标,或是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打包成为模块),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按照目标进行分组并整合,每一个这样整合后的分组称之为一个单元。

(2)单元内课程的整合:单元内课程是为了某一目标组合在一起的,每一门课程之间有内容上的相关性和顺序性。单元内的课程是有衔接关系的,这在单元设计的时候就会被首先考虑到。衔接关系可以是课程内容的衔接,也可以通过某些实践来衔接(例如完成某个综合项目)。

(3)单元考核:單元内的每一门课程和实践内容可以进行单独考核。单元教学完成之后,必须进行单元综合考核,方式以实践考核为主。

(4)单元持续时间: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并不局限于一个学期,可以是两个、甚至多个学期,单元内课程有很好的衔接性,时间并不会影响这种衔接性。

单元中的每一门课程均有一位教师教学,由于每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会在专业设置中进行设定这样虽然确保了课程内容在本专业教学中的目标性,但当本课程作为某一其它教学主线的一部分,或作为其它专业的跨专业课程时,其教学内容的目标性,可能会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不符,从而导致这样的跨专业课程缺乏实际意义。当把这些课程组成一个教学单元的时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整合后的课程单元看做是一个模块,当别的专业需要跨专业课程时,这个模块可以“外包”给需要的专业(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能力时,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个艺术设计基础的课程单元)。单元不能设置过多,太多单元会让其性质与普通课程趋同。那么如何保证教学单元的灵活性,同时又使其在不同的教学主线中始终能够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引入了单元负责人机制。

1.2单元负责人

单元负责人是每一个教学单元的管理者,他根据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全权负责整个单元的设定,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间的衔接方式,整个单元的综合实践内容,单元内考核方式以及单元内课程的教材审核。引入单元负责人机制后,单元成为了一个灵活的教学模块,它的灵活程度能够像单门课程一样,被置入到任何专业或是教学任务之中。单元负责人能够根据不同教学主线的要求,动态的调整单元内所有课程,并规划课程内容,还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特长,调整单元内课程的授课教师。

1.3可配置单元的课程框架

可配置单元课程框架中的可配置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3.1单元内的可配置性

单元负责人在进行单元内设计时,首先需要与自己的上一层级(例如专业负责人、院系负责人等)进行沟通和规划,明确教学主线和教学目标;还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意愿、大体职业规划;除此之外,单元负责人可能还需要与企业界的专家进行沟通,充分了解行业内的主要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

单元负责人在充分了解教学目标、需求和资源之后,结合现有教师的能力范围,动态规划单元内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针对单元目标,内容设定可以细化到某一知识点,从而能够屏蔽掉远离目标的知识,这样的好处是减少花在不必要知识点上的时间,聚焦教学中心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强各门课之间的衔接性。endprint

1.3.2不同教学主线的可配置性

在确认了单元内的可配置性后,单元就是一个可以独立运用的模块,不同的教学主线、不同的专业都可以在教学中置入某一个模块,甚至整个专业的课程都可以由多个模块搭建而成。如果专业发展中允许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则可以将不同的方向设置成不同的单元,供学生选择。

1.3.3不同教育层次的可配置性

部分高校会同时有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并在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设置相近的专业,例如专科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本科层次的软件工程专业,两者均为偏向软件开发的专业。虽然专业上相关度很高,但本科与专科在授课内容上有明显不同,采用可配置单元的课程框架能够很好的在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中实现授课资源共享。同一个单元,既可以用在本科教育又可以用在专科教育,单元负责人可以动态调整单元中课程讲解的内容(亦可灵活的增减单元内课程)、课程的实践内容、课程实践方式、课程考核内容和单元考核内容。

2基于可配置单元的移动游戏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数大幅提升。相对于蓬勃发展的游戏市场,国内高校在游戏设计教育方面是较为落后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游戏设计能力涉及到艺术、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能力,某一个专业较难培养出一个全过程游戏设计人才。

(2)游戏开发课程的低效率。表现在将大部分课程(计算机相关专业)集中在游戏设计的底层部分,或是只集中在PC游戏这一传统游戏领域,忽略了当下游戏产出的高迭代特征,导致教学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轨,从而导致游戏开发教育的低效率。

(3)不能灵活调整的课程设置。游戏设计教育课程并非只为培养专业人士,也可以将游戏教育作为普及型教育,推广至更多专业进行学习,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上一节可配置单元课程框架的方法,设计出一套适合绝大部分高校的高效率“移动游戏”设计课程体系。我们要设计的游戏课程体系是能够灵活配置在各个专业的,适合绝大部分受教育者能力基础的,符合当下游戏行业快速迭代和产出节奏的高效体系。

该课程体系将整个移动游戏设计、开发、后期推广和运维分为了三个大的单元,相关专业可以将其中任何一个单元设为其专业主线。同时为了增加各个单元的灵活性,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量的要求,在每个大的单元下,设置了若干小的单元。每个小单元都可以作为一个专业的课程模块或是跨专业教学的模块进行植入,或作为一个知识整合体,设置为专业中的一个小方向进行单独教学。

2.1游戏设计和开发单元

游戏设计与开发单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包含游戏逻辑设计,内容设计,游戏引擎的操作,基于游戏引擎的程序实现,游戏APP的生成与发布。该单元可配置的在本科和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后期。完成该单元教学后,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1)熟悉现有移动游戏的所有类型,能够依据现有游戏类型、逻辑和操作方式,在内容上设计出相仿游戏。

(2)掌握一种主流移动游戏引擎的操作,并掌握该引擎所要求的编程技术。

(3)掌握游戏平台与外围软件协同操作的方法,掌握外围软件基本知识(需要链接视觉单元)。

(4)掌握游戏引擎与移动操作系统的互操作,能够生成适应于多操作系统的APP,并能完成测试和后续APP的升级。

2.2视觉设计单元

视觉设计单元主要负责移动游戏中所有与显示和特效相关的工作,包括二维原画设计,UI设计,二维及三维的人物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特效设计。其中游戏画面风格有二维、三维或是2.5维的不同,教学单元的配置也可以根据专业目标而灵活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均可配置该单元或其中的小单元。完成该单元能够掌握的能力如下:

(1)二维原画设计能力和UI设计能力。

(2)二维数字表达和实现技术(针对二维游戏)。

(3)三维设计和建模能力,包含三维场景、人物、道具(针对三维游戏)。

(4)二维和三维动画的特效技术,视频处理和特效技术(也可以分为针对二维或三维)。

2.3营销和运营单元(非技术运营)

该单元主要负责移动游戏的推广和后期运营问题,包括游戏推广(前期宣传、中后期用户粘度保障)、创收策略(除游戏本身收费以外的营收,例如植入广告等)、运营管理。但不包含运营的技术方面(例如游戏运行的数据监控、技术支持等)。完成该单元学习后,学生掌握的能力包括:

(1)游戏发布前期和运行期多渠道推广策略。

(2)基于游戲产品的多渠道创收策略。

(3)运营平台搭建和管理、售后和客户服务管理。

3结语

基于可配置单元的通用课程框架有其先天的优势在于能够非常灵活地构建知识体系并实现模块化教学的同时,可以非常高质量地把控整个知识体的衔接与整合。在文中没有探讨的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通识课事实上也可以采用该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采用该课程体系的另一大好处是能够充分优化和共享教学资源,将模糊的课程串联关系构建为模块化、可配置、质量可控的课程体系。当然,该种课程体系的缺点在于,对单元负责人本身的专业素养、前瞻性、沟通能力要求非常高,这可能导致单元的质量产生隐患。

参考文献

[1] 张静,霍煜梅,王颂,等.移动游戏的商业生态系统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5-19.

[2]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1-57.

[3]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4] 傅向华,周虹,王志强.普及型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6):81-85.

[5] 邸衍玲,王胜峰.高校手机游戏课程建设问题探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游戏跨学科课程体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二季度全球移动游戏平均周下载量同比增长20%
Q1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超500亿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360亿美元 中国iOS游戏营收排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