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7-11-27 10:22韩霜
科教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阅读教育初中语文问题

韩霜

摘 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成功与否。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制约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发挥。本文尝试就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5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于漪老师也强调“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础”。因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的,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逐步形成的。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最基础的能力,也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中学语文和各科教学,涉及到教育质量和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阅读教学也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在学习完《端午的鸭蛋》、《春酒》两篇课文后,我们要求学生阅读《豆腐》、《粽子里的乡愁》、《月光饼》等名家散文,同时完成了命题作文《味道》。不同于以往的畏难情绪 ,学生们完成习作的积极性很高。有位平时作文总不是太理想的学生在文章里写道:

“外婆的鸭蛋,在我家,那是一份不容质疑的味道,顶级的美味,绝对的权威。

第一次吃鸭蛋时,从盘里拿起一个绿壳的鸭蛋,圆滚滚的,握在手里,一阵温热在手出漫开,轻轻剥开,蛋清亮晶晶的透着白光,咬下一口,一股独属于鸭蛋的清香与咸在舌尖绽开,味欲大增,再咬,便是一股红油和香软的蛋黄涌入口腔,油而不腻,香而不厌。每每这时,我便想起那汪曾祺笔下的端午的鸭蛋,我想恐怕也只有那高邮的咸鸭蛋,能与之相比了吧!”

外婆老了,拾鸭蛋时眼睛以无法再辨别鸭蛋的好坏,咸鸭蛋就失去了优良的蛋质;外婆老了,腌鸭蛋时手对盐的把控没了感觉,咸鸭蛋又失去了恰到好处的咸;外婆老了,记不清鸭蛋腌制的时间,咸鸭蛋便彻底没了味道。”

“外婆老了,鸭蛋就老了;鸭蛋没了味道,外婆也就没了味道。”孩子的文章是让人惊喜的。真正有用的阅读教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可遗憾的是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时候学生的阅读普遍处于随意、被动、低效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忽视认知规律,强调技能训练

阅读教学,传授知识仅是基础。但倘若我们不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而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每篇文章都强调精讲精练,都要求从字词句到结构特点、从内容要素到中心思想,从要点难点再到特点。过多强调语文技能的训练,往往导致对教材的思想情感因素挖掘不够、与课文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多。比如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很多教师只会在课堂上一味强调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进行大量抽象概念的补充,并辅以大量的习题进行机械训练,基本回避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也是一味强调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忽视作品的精神力量和时代意义;文言文教学,则只关注文言词汇的教学,弱化文本的思想内涵。这种做法没有意识到一点,那就是没有感情色彩的知识点,只不过是零碎的符号。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为本时,学生原本应该丰富的感悟与认知便会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被磨灭殆尽。这样的阅读教学将成为一潭死水,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也有阅读教学认为学生的互助合作就是课堂自主性的体现,过多强调互动合作,将师生、生生合作看作是评判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唯一评价标准。于是在课堂中,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要小组讨论。课堂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教师与文本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处于弱势,教学形式游离于课文内容。

1.2 阅读文本单一,缺乏延伸扩展

尽管在阅读教材的建设方面,我们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与改进。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仍仅把“例子”当成阅读教学的唯一内容,教师挖掘资源、整合文本的能力不足,就书读书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阅读文本就是教材。阅读文本的狭隘往往会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减,而狭隘的文本观又迫使大量的经典名著、时文选粹与学生失之交臂。当网络、电视所带来的感受体验远远超出静态封闭的文本时,学生会更为浮躁、难以精心阅读。教师只注重课内阅读的教学和讲解,忽视课外经典篇目的阅读与学习。同时,教师对于教案的依赖使得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处于封闭状态。教师期望学生按教学设想做出反馈与回应,这种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性的方式使得教学方向固定、学生自由丧失、个体情感体验漠视。这实质上将学生认知过程的复杂性与生动性简化,排除了人作为主体的主观性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动作用的可能性。

1.3 评价手段单一,难以体现发展

当教师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好坏的唯一标准时,能力强的学生必定是分数高的,学习的进步必定以考试成绩的提高作为依据。为进一步关注学生状况,我们将考试不断细化,有月考、周考。虽然评价标准加入了综合能力等诸多标准,但往往因为缺少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沦为形式。当考试在诸多评价工具中具有了权威性和唯一性后,学生的成长性将无法在这种评价中得以体现。而当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简单地以班级成绩在同年级排名作为依据时,教师教学成果的成长性也难以充分显现。

2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增强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当学生依赖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学习时,任何方法都是坏的;而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成为积极的引导者,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开放、交流、互动式课堂的建立,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激发其阅读兴趣,是我们应当积极努力的方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心生厌倦,阅读兴趣难以被激发。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教材中美的因素,尽量诱导学生去开拓想像的天地,使想象的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将语文的阅读学习迁移和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且有兴趣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皇帝的新衣》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讨论游行结束后可能发生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在对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后,在课文原意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象写出符合情节发展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孔乙己》的教学中,针对课文中“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我们不妨请同学们思考孔乙己的长衫为何不见了这样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再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而活跃阅读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完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体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教育初中语文问题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育策略探析
《城南旧事》长销背后的阅读教育指向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对小学阅读教育的几点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