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17-11-27 16:35罗红
商情 2017年39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建议问题

罗红

[摘要]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是撰写审计报告、形成审计成果的基础,是审计质量的核心。本文就内审工作底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目前高校内审工作质量。

[关键词]内部审计 工作底稿 问题 建议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和审计资料。审计工作有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审计处理四个阶段,审计工作底稿包括记录审计过程中各方面的内容,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关键。规范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量化审计人员工作的标准,也是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加强依法审计、依法处理的重要途径。所以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意义重大,但从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来看,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及管理很不规范,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加强。

一、内审工作底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本格式不规范,问题表述不清

高校内审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从财务或其它行业转过来的,专业审计人才很少,基本没参加过审计的专业培训,从审计底稿来看,文本格式不规范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几乎所有审计底稿在格式上都存在问题,各个高校审计部门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方法不统一,有的用审计人员不规范的工作记录作为审计底稿,有的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取证材料作为审计底稿。文本格式、字体、行距不统一,称谓不规范,底稿不编号或编号不一致等。有些编制内容简单,只是记录被审单位的名称、编制人员、实有人数等简单记录,有些仅仅从账簿或报表中摘抄的财务收支数据等。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表述不清,逻辑关联性不强,前后不衔接不呼应,不分析不归纳,问题原因剖析不够,问题本质和风险提示不够,重点不突出,只是简单陈述发现的问题。

(二)审计证据不完整,审计依据不充分

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是审计底稿的核心,按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底稿必须附有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审计证据,便于复核审理。但在收集审计证据过程中,存在审计取证单一,证据相关事实不清,形成不了证据链,证明力度不够,证据没有统一格式要求,杂乱无章,对一些审计事项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未查实其本质。审计依据是对审计证据进行审计定性的基础材料,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要有高度的关联性和恰当性。审计依据要明确列出违反制度的名称、文件编号、具体条款和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只说明违反了什么制度,这样会觉得依据不权威。

(三)审计建议不恰当,审计复核不严格

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要注意从管理行为和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层面提出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便于被审单位落实整改。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要么是空话套话,文不对题;要么是过于原则化、笼统化;要么根本没有建议,只陈述事实问题。审计复核是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是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要看看审计发现事项描述是否准确,事实表述与问题定性结论是否一致,违规依据引用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有操作性。而现在有些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底稿复核仍存有疏于形式的现象,或者根本没有进行这一环节的工作。

二、高校内审工作底稿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高校内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宏观判断能力

高校内审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多方面的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创新理念,加强新业务、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审计职业素质。重视单位业务规范的学习,对于必要的程序一定要执行到位。加强综合分析能力,要坚持辩证思维、整体评价,充分把握审计事项的内外部环境、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加强审前分析,找准审计方向,合理选取样本,善于辩证思维,跳出审计看问题,全面梳理审计事项的逻辑关系,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准确提示问题本质特征,既抓大放小,又小中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高校内审人员的查证能力

提高审计查证能力是提高审计工作底稿质量的关键。工作中要做到:一是注重从管理的角度,深入提示审计事项的关键责任环节、风险环节、责任环节,从事项的动机、行为、后果三个方面提取证据。二是要注意实施延伸审计,到现场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三是要注意审计沟通,询问相关当事人,从中获取问题线索。内审人员不要局限于发现问题,而要分析问题根源,归纳、提炼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风险问题以及管理制度中的薄弱环节,善于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可行的审计建议,更好地做好日常监督和持续跟踪整改,为学院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三)加强高校内审工作的复核程序

审计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应由审计部门中比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人員经验更丰富的人员担任,遵循平行制约和相互制衡的审计管理原则。

要做到:审计发现事项描述是否客观,证据是否充分,问题定性是否准确,事实表述与问题定性结论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审计复核还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问题,是否有选择性地报告一些问题,复核文字规范和总结归纳问题。审计复核人员要履行审计工作职责,所有的复核记录要留有痕迹和复核的日期和姓名。

(四)重视审计工作底稿沟通,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

做好审计事项内外部沟通是提高审计工作底稿质量的基础。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是指审计工作底稿要覆盖全部审计项目,编制完整的项目审计工作底稿,这既是审计准则的要求也是审计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审计查证期间,审计人员要将承办的审计事项与当事人充分沟通,确保事项的真实客观,以达到审计判断的准确性。在审计分级复核过程中要进行内部沟通,审计项目负责人要全面完整地了解和把握审计事项的总体情况。审计工作底稿需按复核人、负责人程序送签,均应采用纸质形式,严禁审计人员擅自修改已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沟通情况要编制工作记录,保证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切实提高审计判断的准确性和风险防范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建议问题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