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与卑弥呼

2017-11-28 09:58马云超
看历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列岛曹魏辽东

马云超

卑弥呼是日本弥生时代邪马合国的女王,关于她的真实身份一直众说纷纭。然而,她竟然也出现在《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古代女性统治者的身影瞻约可见。

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被奉为三国游戏中的经典之一,不少玩家都通过这款游戏对三国时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历代“三国志”游戏中,“三国志IX”一直享有很高的人气,原因之一便是这代作品除中原群雄外,还在边疆地区配置了五大异族势力,大大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这五股力量分别是乌丸、山越、南蛮、羌和倭国,其中前四种势力在《三国演义》里或多或少都有提及,唯独倭国的存在找不到任何痕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倭国的设定只是游戏公司的臆想,相反,《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对当时的倭国及其与中原王朝的交往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

倭国的登场:望蓬莱与平辽东

在“三国志IX”的游戲设定中,倭国是五大异族里唯一的隐藏势力。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派遣武将探索邳城的琅琊地区,就有可能触发“望蓬莱”的剧情,倭国也会随之登场。“望蓬莱”的动画文本这样写道:

琅琊为秦始皇出巡时,喜好造访之地而闻名。他命人筑琅琊台,以遥望东海彼方。所欲观者,乃传说住有仙人的蓬莱仙岛。此岛直到如今,也依然矗立于云雾飘渺中。但它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仙人之境,而是东海的岛国,中土人士未曾去过的“倭国”。这个岛上,有一个邪马台国,据说会使“鬼道”的女王统治着此国……

沿海地区的蓬莱信仰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据说秦朝方士徐福便是以求访蓬莱仙山为名,带领三千童男女自山东半岛出海,结果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认为,徐福当时所到的仙山其实就是今天的日本列岛,甚至传说徐福就是日本历史上的神武天皇。“望蓬莱”的剧情显然也受到了这一传说的影响,将山东琅琊作为发现倭国的窗口。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将徐福东渡的传说与日本列岛关联起来,这在唐朝以前是看不到的,其源头最早只能追溯到五代时期后周僧人义楚撰写的《释氏六帖》。实际上,三国时期曹魏和倭国建立外交关系与琅琊地区或蓬莱信仰并没有必然的关联,事情还需要从曹魏的西南边境说起。

众所周知,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呈著名的《出师表》,第二年便率众兵出祁山,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地,一时关中震动。此后六七年间,魏蜀两国在边境地区互有攻防,成为后世小说家笔下“六出祁山”的原型。由于国力的巨大差距,诸葛亮的北伐未能取得显著成果,但蜀汉军队的屡屡挑战加上孙吴在边境的配合作战令曹魏捉襟见肘,一时间无暇他顾。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秋天,诸葛亮病卒于前线的五丈原,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三国之间的攻防态势,更预示着整个东亚局势将迎来巨大的变动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军队在杨仪等人的指挥下陆续撤入国内,曹魏终于从西南边境腾出手来,将矛头指向了另一个心腹大患——辽东的公孙氏。在历代“三国志”游戏中,公孙氏都是弱国中的弱国,不仅领土范围有限,麾下武将也是乏善可陈,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势力为何会成为曹魏的眼中钉呢?

公孙度是辽阳襄平人,东汉末年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其子公孙康继任太守时天下已经大乱,于是公孙康割据一方,以斩杀袁尚、袁熙兄弟获得了曹操的信任。到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从叔父公孙恭手中夺取辽东太守之位,魏明帝册封其为大司马、乐浪公,继续以太守身份统领诸郡。不久,公孙渊自立为燕王,使用起自己的年号绍汉,与曹魏分庭抗礼。汉末群雄中实力并不突出的公孙渊之所以能够自立为王,其间除了孙吴的怂恿外(下文详述)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公孙氏长期割据东北,在东北亚各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公孙康在位时,由于汉王室的衰落,东北地区高句丽、韩濊等势力强盛,公孙康率众大破高句丽,攻陷其国都,同时讨伐韩濊,在乐浪郡的南部分置带方郡(东汉末年至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郡级行政区划之一,属于幽州,为东汉末年的辽东太守公孙康分乐浪郡所置,治所带方县。带方县今属朝鲜黄海北道),加强对朝鲜半岛南部的管理,其威名远及日本列岛。史书记载,“是后倭韩遂属带方”。这样的从属关系一直延续到公孙渊时代,公孙渊称王后立刻遣使给周边民族的首领加封进爵。

公孙渊的屡屡挑衅令曹魏如芒在背,此前魏国也曾派田豫、毋丘俭等人征讨辽东,但都因西南边境的兵力掣肘而收效甚微。直到诸葛亮去世、魏蜀边境相对稳定后,曹魏终于将平定辽东提上了日程。景初二年(238年)三月,魏明帝发兵四万第三次讨伐公孙渊,此次的统领就是长期与诸葛亮交手的老将司马懿。出征前,魏明帝曾向司马懿询问平辽东需要多少时月,司马懿回答道:“去时行军一百天,回来路上一百天,进攻作战一百天,六十天进行休整。如此,一年时间足够了。”当年六月,司马懿的军队到达辽东,围困公孙渊的都城襄平。一个多月后,襄平城中粮尽,公孙渊父子在突围中被斩杀,至此辽东平定,乐浪、玄菟、带方等郡随之纳入曹魏的版图。

公孙氏的灭亡给长期朝贡的东北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倭国也不例外,于是迅速调整外交策略,可能第二年就向曹魏派去了朝贡的使者。之所以使用“可能”一词,是因为《三国志·东夷传》中将倭使到来的时间记为景初二年(238年):“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带方)郡,求诣天子朝献。”但是这样的记载十分奇怪,如上文所说,景初二年六月正值司马懿围困辽东城之时,战争尚未分出胜负,倭国选在此时入贡颇不合常理。因此学界普遍认为,这里的景初二年应当是景初三年(239年)年之误,这一年辽东之役业已结束,曹魏接手带方郡的消息传到了日本列岛,倭国王经过审时度势后向曹魏派出使者表示臣服,这样的过程才是合乎逻辑的。

倭国女王卑弥呼

当时的倭国首领是一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王,《三国志·东夷传》记载了她的名字是“卑弥呼”。结合相关史书的记载,汉灵帝光和年间(178年一184年)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骚乱,国内相互攻伐,最终迎立卑弥呼作为共主,局面才逐渐平息。即便按即位时年仅十五岁推算,正始元年(240年)曹魏的使者第一次访问倭国时,卑弥呼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三国志》中还提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其性质接近于巫女,通过类似咒术的“鬼道”维持着权威,平日里极少露面,国中要事都交托给了辅佐治国的男弟。

关于卑弥呼相当于日本历史上的哪位人物,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至今未能达成定论。下面是比较著名的几种观点:

其一,天照大神说。这一观点由白鸟库吉、和辻哲郎等人首唱,他们认为,卑弥呼能够在中国史书中留下名字,必然也是日本史上极端重要的人物,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作为上古神明的天照大神。卑彌呼的名字拟作日语发音为也就是“日神子”的意思,这正好符合天照大神作为太阳神的身份。此外据天文学家的推算,卑弥呼在位期间,日本列岛上曾发生过两次日全食,这与神话中天照大神躲进岩穴,天地间一片漆黑,走出岩穴后世界又恢复光明的传说相契合。

其二,神功皇后说。神功皇后是日本史上的著名人物,据说曾征讨朝鲜半岛,迫使三韩臣服,立下赫赫战功,将这样一位知名人物比作卑弥呼可谓水到渠成。事实上,日本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就是采用了这一观点,《神功皇后本纪》的三十九年条提及向曹魏朝贡一事,并以原书注的形式援引了《三国志·东夷传》的文字。但是,这一说法的缺陷也十分明显。首先,《日本书纪》将神武天皇即位的时间定在公元前660年,而卑弥呼生活在3世纪,但神武天皇与神功皇后之间仅相差十三代天皇,为了弥补这一巨大的时间差,前几代天皇的寿命动辄“超过一百岁”才能自圆其说。再者,《神功皇后本纪》还记载了倭国与百济国的交往,尤其是百济近肖古王进献七支刀和七子镜一事。据朝鲜史书记载,近肖古王是4世纪中期的人物,与3世纪中期去世的卑弥呼显然不属于同一时代。

其三,熊袭女酋说。这一学说出现在江户时代,是由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和鹤峰戊申等人提出的。随着江户时代日本国学研究的兴盛,国学者们无法接受自古就是“神国”的日本曾经向中原王朝朝贡,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三国时期向曹魏朝贡的并不是大和朝廷的使者,而是九州地区熊袭部落的女酋长,她假借着大和朝廷的名义与中原通好。需要注意的是,本居等人并不否认卑弥呼的名字来自于大和朝廷的某位女性(如神功皇后),只是拒绝承认她们亲自向曹魏派遣使者,而是归结为熊袭女酋长的伪替,因此该学说也称为“熊袭伪替说”。本居等人还认为,不仅是曹魏时期的卑弥呼,就连南朝时候屡屡进贡请求官位的倭五王也都是熊袭部落的酋长,与日本的大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这一观点后来被古田武彦的九州王朝说所继承,主张7世纪中期以前与中国大陆交往的全是九州的地方势力,与近畿的大和政权毫无关联。

此外,还有将卑弥呼比定为于那比姬、倭迹迹日百袭媛命、倭姬命等多种观点,可是,日本上古的历史本身掺杂着浓厚的神话传说成分,强行将实际存在的卑弥呼比定为神话中的人物绝非明智之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曹魏政权将卑弥呼视为倭国的代表,与其建立起了朝贡册封的关系。人们在提及卑弥呼时,往往称呼其为“邪马台国女王”,但据史书记载,卑弥呼并非邪马台国一国的女王,而是整个倭国联合体——女王国的国王。《三国志》中这样写道:

又渡一海,千余里至末卢国,有四千余户。

东南陆行五百里,到伊都国,……有千余户,世有王,皆统属女王国,郡使往来常所驻。

东南至奴国百里,……有二万余户。

东行至不弥国百里,……有千余家。

南至投马国。……可五万余户。

南至邪马壹(台)国,女王之所都,……可七万余户。

自女王国以北,其户数道里可得略载,其余旁国远绝,不可得详。次有斯马国,次有已百支国,次有伊邪国,次有都支国,次有弥奴国,次有好古都国,次有不呼国,次有姐奴国,次有对苏国,次有苏奴国,次有呼邑国,次有华奴苏奴国,次有鬼国,次有为吾国,次有鬼奴国,次有邪马国,次有躬臣国,次有巴利国,次有支惟国,次有乌奴国,次有奴国,此女王境界所尽。

也就是说,邪马台国位于女王国的中部,同时也是卑弥呼的都城所在,向北有末卢国、伊都国、奴国等五个小国,向南则有斯马国、已百支国、伊邪国等二十一国,这一广大区域都是女王国的统治范围。尽管女王国没有完成倭国的统一,向南向东都有不属于其统治的小国,但在中原王朝看来,女王国就是倭国的代表,因此授予了卑弥呼“亲魏倭王”的称号。

倭国与曹魏的交往

景初三年(239年)六月,倭国使者难升米到达带方郡,在太守刘夏的引导下来到洛阳朝见魏明帝,献上“男生口(男性奴隶)四人,女生口(女性奴隶)六人,班布二匹二丈”。魏明帝大喜,册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又以使者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皆假银印青绶。第二年,带方太守弓遵派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诏书和印绶前往倭国,正式举行册封仪式,同时赐予金、帛、刀、镜等物,此后两国之间往来频繁。

曹魏与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结成朝贡册封关系,归根结底是符合各自的战略利益。从倭国的角度来说,卑弥呼虽是女王国的共主,但列岛上仍存在着敌对的势力,《三国志》中提到,“其南有狗奴国,男子为王,其官有狗古智卑狗,不属女王。”狗奴国的国王名叫卑弥弓呼,两国之间素来不和,相互攻伐已久。对于卑弥呼而言,借助中原王朝的力量无疑能够在战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正始八年(247年),卑弥呼派遣使者倭载斯、乌越等来到带方郡,向太守王颀控诉狗奴国无道,长年侵扰本国。面对卑弥呼的求助,带方郡并未直接出兵作战,而是由塞曹掾史张政等人持诏书、黄幢来到倭国,通过展示中原王朝的威望来震慑对方。这一方案是否取得成效,史书中没有明言,但从之后倭国没有再向曹魏请兵来看,诏书和黄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那么,作为中原王朝的曹魏为何卷入到倭国的内乱之中呢?原因还得从倭国的地理位置说起。关于女王国中邪马台国的位置,学界的争论已经持续将近一个世纪,除了最为有力的北九州说和大和说之外,还有吉野说、越前说,甚至于琉球说、北美说等等。我们不妨参考《三国志·东夷传》如何介绍倭国的方位,文中在谈及女王国的风俗时说道:

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余里。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来,其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

从今天的地理常识来看,日本列岛位于东亚大陆的东北方,但三国时代的人却认为倭国“当在会稽、东冶之东”。这样的误解不仅源于倭人“黥面文身”的风俗酷似长江下游的越人,更是与当时人们的空间认知有关。在三国时期人们的心目中,日本列岛并不是现在知道的东北一西南走向,而是由北向南延伸,曹魏使者从末卢国登陆后一直往南到达女王国的都城,其地理位置自然就是在会稽、东冶以东了。

这样的空间错觉给曹魏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因为会稽、东冶等地正是孙吴的领土,两国如此接近,很可能结成对抗曹魏的同盟,如此曹魏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这样的担心并非毫无依据,早在平定辽东之前,公孙渊就曾试图从海路联络孙权。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遣使向吴国称臣,以图互为接应。孙权不顾张昭等重臣的反对,很快派遣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出使,册立公孙渊为燕王。不料,公孙渊临时改变了主意,他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害怕遭到曹魏讨伐,同时又垂涎东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尽管孙权和公孙渊的联盟没有达成,但这一事件使曹魏充分认识到,孙吴很可能与海外的力量相互勾结,因此必须对“临近”孙吴地界的倭国加以拉拢。

值得一提的是,景初三年(239年)卑弥呼的使者第一次来到洛阳时,曹魏便赐予其“铜镜百枚”。后来,日本的古坟中陆续出土形制特殊的三角缘神兽镜,这类铜镜不见于中原地区,其上又有“景初三年”“景初四年”等铭文,因此一度被比定为曹魏赠送的百余枚铜镜。但是,随着出土的铜镜越来越多,早已超过了“百枚”,学界不得不重新思考三角缘神兽镜的来源。中国学者王仲殊通过比对铜镜背面的图案指出,三角緣神兽镜的构图更接近于江南地区的吴镜,恐怕是江南的工匠东渡到日本列岛后制作的。近年,日本学者寺泽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大胆的猜测:江南的工匠在孙吴与公孙渊交好时先到达了辽东地区,其后曹魏平定辽东,工匠随之纳入曹魏的管理之下,后来曹魏与倭国建立外交,又应倭国的请求将工匠们送入了日本列岛。如果真是这样,这批工匠便是用他们传奇般的一生,亲眼见证了东亚政局的波谲云诡。

卑弥呼之死与“空白的四世纪”

正始九年(248年),“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余步,徇(殉)葬者奴婢百余人。”这段记载中的“以死”二字引发了种种猜测,卑弥呼之死背后似乎隐藏着某些奥秘。有人提出,这一年日本列岛发生了日全食,卑弥呼因此而被国人处死;也有人认为,卑弥呼是因与狗奴国作战失败而死。但这些都仅仅限于猜测,从卑弥呼死后“大作冢,徇(殉)葬者奴婢百余人”来看,遭到国人杀害的说法恐怕是站不住脚的。现在学界一般将这里的“以”字理解为语气上的连词,或者是作为“已”字的通假字。

卑弥呼死后,倭国曾一度拥立男王,但这引发了各国的叛乱,以致“更相诛杀,当时杀千余人”。最终,卑弥呼的宗女、十三岁的壹与(一作台与)被拥戴为新一代女王,政局才恢复了稳定。壹与一上台就向曹魏派出使者,贡献男女生口三十人、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异文杂锦二十匹,她的地位也得到了曹魏的认可。

壹与最后一次遣使入贡是在泰始二年(266年),此时司马炎已经接受魏元帝的禅让,建立起了西晋。此后150年间,倭国的身影再次从中国史书中消失,下一次登场则要等到东晋末期义熙九年(413年)的倭五王朝贡。中国文献中找不到这中间150年日本历史的记载,日本史书则编写于比这更为遥远得多的8世纪,充斥着荒诞不经的神话色彩。在这几乎空白的一个多世纪中,日本列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女王国与后来的大和政权是怎样的关系,又与东亚大陆产生过哪些联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列岛曹魏辽东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曹魏的书法新纪元
心向辽东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刍议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响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日本列岛封土石室墓的展开与连云港石室墓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