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思路

2017-11-30 23:48李巧伟张天慧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思路传承新形势

李巧伟+张天慧

摘要:音乐教育教学担负着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在高等院校中也要充分注重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要充分认识到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修养的培养,提高其民族音乐文化水平,进而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传承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99-02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绚烂多样的民族文化,尤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形成的,有着宝贵的艺术价值与艺术魅力,其经过持续不断的交汇、创新与吸收最终产生优秀的民族特色艺术。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象征,所以新形勢下,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教学中需要积极地引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对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使得少数民族音乐得到良好的建设与发展。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

(一)区域性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主要分布在八个音乐文化组,其中包括中南丘陵、北方草原与云贵高原等,对于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而言,其也有着不一样的风格与特点。例如,江南鱼米之乡的民歌的曲调就具有比较清新秀丽,并且悠扬婉转的特点;西北高原的民歌曲调有着高亢洪亮,并且跌宕起伏的特点。

(二)多元性

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有的特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包括歌舞音乐、民歌与戏曲音乐等类型,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使得我国民族的乐坛比较多姿多彩、丰富绚丽。

(三)独特性

相对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而言,其不但存在许多不同的题材,并且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民族信仰、民俗习惯等,这也造成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具有不可替代并且个性化的风格。对于蒙古族而言,由于人民长期生活在大草原上,主要采用的是游牧生活方式,所以,此民族的人们性格都比较直爽豪放,胸怀都比较宽阔,民歌也有着曲调悠长、热烈奔放并且特色鲜明的特点。在演唱的过程中经常能同时应用真假声,充满浓厚的草原气息[1]。

二、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强

当前,随着文化的快速发展,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也受到“欧洲中心论”的严重影响,其存在着严重的一元化审美标准。尽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入了一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然而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依然较低,尤其是对于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关的选修课,仅有很少的学生选择这些课程,进而会导致有些课程根本就无法继续开设。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尚未得到良好传承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重点就是实现文化的传承。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其的良好传承与保护,那么就必须要使得社会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是实现其良好建设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当前通过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无法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无法达到其持久传承的根本目标,尚未给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于是也就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法得到良好的传承[2]。

(三)缺乏科学的传承方法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包括外力传承以及自然传承两种方法。所谓的自然传承即为通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本身存在的发展魅力,对更多的学习对象进行影响,进而可以获得更多有利的发展因素,能够获得更充足的建设;所谓的外力传承,即为利用课程教育、实物展示以及文艺汇演等诸多方法对此类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尽管外力传承包括许多方法,然而每种方法都缺乏比较科学、健全的传承体系以及目标,这也就影响其传承效果。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作出较为严格的规定,一些来自民间的乐师与歌师等仅仅可以以外聘的形式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少数民族通常都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为一些外聘教师提供的福利待遇往往很低,如此一来,就很难能够留住能力较强、专业技术较高的外聘教师[3]。不仅如此,对于一些民间的乐师与歌师而言,往往都年事已高,这就会导致高等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面存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现象。

三、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思路

(一)增强民族意识,积极发展传统音乐

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全面地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大力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要注重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增强民族意识,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价值,将本土音乐建设全面地融入少数民族音乐中,有效地除去文化的“边缘化”。并且要在文化传承与协同发展的前提下,为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要构建以院校作为核心,内外有机结合的一种文化联动机制,进而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大力弘扬与传承,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优化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

为了全面加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那么就要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要使得教材能够充分体现出良好的地域性特征以及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将民族传统歌谣合理地编制在教材中,这样可以获得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共鸣与认可。另外,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要实现创新与改革,要积极地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4],即为要对国外先进的音乐文化进行有辩证性、科学性、客观性的对待,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有选择性的借鉴与吸收。另外,也要聘请更多优秀的音乐专家与学者来本校为学生授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就是“引进来”。所谓的“走出去”即为基于和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要积极引导并且鼓励专业人才走进少数民族地区,进而为当地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三)制定科学完善的相关机制

为了可以在高校中实现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良好传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那么高等院校就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特殊人才招收与培养方案,能够贯彻落实“弹性”招生机制。在符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与政策的前提下,实现对招生方案的合理优化,实现政策的合理放宽,降低门槛,要充分注重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与考核,例如,要关注其对本民族语言与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掌握情况。招收与培养的对象主要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从事文化馆站的文化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其培养与培训,使其发展成为能够完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与指导者;其次,要招收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使其可以有效地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第三,要培养更多优秀的能够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在学制方面,要能够本着灵活、科学的基本原则,可以分成短期培訓学习的进修生或者是全国统招的全日制学生。

(四)加强校园文化与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可以全面地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实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那么就必须要积极地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所以,高等院校必须要积极地实现对传统建设模式与建设方法的优化与改革,努力打造出交流自由、学风良好,并且师生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整个校园中充满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充分重视与关注,使得全体师生都可以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作用。高等院校也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定期培训与教育,使其可以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另外,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开设许多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引导教师能够实现对日常工作的有效总结与归纳[5],对此进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全面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巧,全面提升其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进而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实现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良好传承。

总之,各大高校要积极地发挥其丰富的办学经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管理机制的优化与创新,增强民族理念,充分重视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要实现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改进,全面提升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水平,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进而在新形势下能够使得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民康.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狭义性和广义性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3).

[2]苏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J].大舞台,2015,(05).

[3]石佳妍.浅析传播学视阈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J].中国报业,2016,(06).

[4]张天彤.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定位再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2).

[5]段凤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戏剧之家,2015,(12).

猜你喜欢
新思路传承新形势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整合催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