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景观在川西林盘中田园意境现状研究

2017-11-30 14:51付怡杨勉
绿色科技 2017年21期

付怡 杨勉

摘要:针对声音景观在川西林盘中的田园意境进行了研究,分别论述了林、田、水、宅四个结构层次中的声音景观的田园意境和现状,总结了川西林盘中声音景观发展至今的变化,对它的发作了展望。并对第二批确定的38个“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利用示范点”之一的花园镇筒春村林盘群进行了现场调研,对以此林盘为例的田园意境研究作了一些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声音景观;川西林盘;田园意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1001002

1川西林盘中声音景观的研究意义与背景

1.1研究背景

随“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起,成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成都出台《成都市关于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后,更是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脚步。乡村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只有将诸多的资源合理运用,才能将乡村旅游业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角度做到最好。

作为“全息景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的声音景观,在乡村旅游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更是需要合理有效地将其运用在设计中,才能让旅游者们更完整、更全面地体验乡村旅游的景观效果[1]。在川西林盘整体环境中,包含了林、田、水、宅4种具有林盘代表性且有各自明显特征的声环境,在每种声环境中又包含了诸多的声要素[2],如风声、雨声、虫鸣、鸟叫、流水、树叶等自然声;鸡鸣、狗吠、吆喝、嬉闹等生活声;劳作、机械等人工声。这些声音在川西林盘中林、田、水、宅四类特定环境下,分别可组合营造出不同的田园意境,值得研究。

1.2研究意义

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时期,成型于漫长的移民史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川西农耕文化的精髓[3],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声音元素。农作物、家禽畜、竹树花果,以及和风流水、飞鸟游鱼、云霞星光等,都是田园中的有情物,都与人谐和,林盘的邻里和家庭生活也充满了温馨与融洽,让人感到自然的回归与人性的美好[4]。无论是以上提到的稻田、林地、鸟雀、家禽畜、和风流水、青旗随风飘扬、邻里家庭生活等哪一种声音元素,都具有丰富的景观价值和良好的生态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是川西林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极为宝贵且具有丰富景观价值的声音,也是民俗生态文化传承与延续。通过研究去发现它们,保护它们,合理利用它们,是作为风景园林从业者有必要去做的事情。

2声音景观在川西林盘中的田园意境研究与现状分析

川西林盘中,林、水、宅、田是其主要要素[3]。林盘景观的生态多样性让声音景观也具有丰富的层次性。本文研究将声音景观的田园意境按林盘主要要素作为区域划分,进行声音景观的田园意境与现状研究,探索不同区域中声音的意境体验感知要素。

2.1“田”声环境的田园意境与现状

林盘外围的农田是林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生产活动是林盘居民的主要活动。田间阡陌纵横,灌溉渠沿路密布。川西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和油菜花,传统的川西林盘的农田声音景观应有“风吹麦浪粼粼起,雨吻秧苗郁郁葱”这样的风声、雨声,给人们一种清新自然、平静开阔的田园意境;也有 “忽如一夜南风响,遍地镰声机器隆” 这里的机器声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蛙声,给人们以丰收热闹的田园意境;还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样的人语声和“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牛鞭咤咤,田确确”这样的布谷鸟叫、牛耕地声和锄头锄地声,让人们感受到辛勤劳作时原真质朴的田园意境。

花园镇筒春村林盘群并不是自古以来宽阔平坦的农田,而是一片片整齐的苗圃,它们分区明确,是现时代发展的产物。也因此改变了林盘原始的农耕特有声音景观,辽阔无垠的田园意境也随之消失。农田被苗木所取代,这样的发展对于林盘居民们的生活可能有所改善,但原有的林盘结构较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傳统意义中川西林盘所传承的历史农耕文化发生了改变。就目前苗圃的声音要素而言,缺失了牛鞭咤咤、风吹麦浪、雨吻秧苗这样的田园意境,而其他的声音要素依然可以通过合理的营造形成原有的田园意境。

2.2“林”声环境的田园意境与现状

林地是农田与建筑的界限,是建筑向外部环境过渡的媒介[5]。川西林盘的林中,人声渐远,虫鸣鸟叫声渐大,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身处林中,能够切身体会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幽静意境;仔细聆听鸟叫声,体会“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的欢乐,伴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清凉静谧;静思“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的萧瑟悲凉,以及寂寂的“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这样的声景体验使人处于四季异景的乡村田园意境之中。

花园镇筒春村林盘群中的原有的林地结构保存比较完善,结合现有的苗圃特点,生态环境依旧保护完好。林地中的鸟叫、虫鸣、树叶声、风声等声音景观要素丰富多彩,美妙动听,能为人们在川西林盘中的声音意境营造提供较好的设计资源,在建筑外部的国度媒介中营造出“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这般生态宜居的乡野民宿意境之美,有规划的布局,可以使得乡野民宿四季异景,为人们提供自然之景不同时节的意境体验。

2.3“水”声环境的田园意境与现状

林盘中水系是以灌溉渠的形象沿路蜿蜒在农田中,或是以溪流或池塘的形象分布在林地中。田间水渠“四方联络尽蛙声”的蛙声一片;溪流边“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欢快悦耳,“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寂寥孤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安谧淡然;池塘边“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的生动活跃,“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时疏雨淅淅沥沥,微风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均有着田园意境的极佳体验效果。

花园镇筒春村林盘群中的水系形式多样,布局完好,水渠、溪流、池塘皆有丰富的声音景观。有水系的林盘节点,水流过处水声潺潺、林地处鸟叫幽幽、水边草丛中虫鸣窸窸窣窣、风吹树叶莎莎作响、伴着河畔迎面而来的微风呼呼,这几种好感度和协调度都被人们评价为前五的声音[2],非常协调的在水系节点处,和着林盘的整个声音环境,共同上演着一场听觉的盛宴。endprint

2.4“宅”声环境的田园意境与现状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翠叶藏莺,朱帘隔燕”这般的自然声景观;“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系列的生活声景观;屋舍内“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般的人工声景观;“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此类的历史声景观均能够应和着林盘宅地营造出十分丰富的声音景观效果。宅院的声环境能够将自然声、生活声、人工声、历史声全面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真实质朴的农居生活与劳作的田园意境。

花园镇筒春村林盘群中,传统的宅院依然存在。圈养的禽畜,院中劳作的老人,院前硕果累累,屋后竹林掩映,拥有几乎完整的宅院声音景观要素。要说与古朴的田园意境有所变化的要数“村南村北响缫车”这样的壮年劳作声却是寥寥无几。川西林盘的生产类型转变,使得村落里更多的除了苗圃管理者,便是老人和小孩,更多的壮年均在外工作。老人独自劳作时工具发出人工声,鸡犬相争的吵闹声,更增加了孤独感和萧索感。本应热闹欢腾的生活空间变得安静,田园意境也由欢乐幸福变成了隐世而居。

3结论

传统的川西林盘的声音景观是丰富而和谐自然的,以林、田、水、宅为载体营造出来舒适宜人的田园意境。

就笔者调研的花园镇筒春村林盘群来说,以“水”为单元结构的声音元素保存相较最为完好,为林盘注入了生机活力,为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保证,因此以水为基调的声音景观也相当的完美;以“林”为单元结构的声音元素因乔木和竹林生长旺盛,林中动物声丰富,因此声音景观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展现;以“田”、“宅”为单位的林盘结构有所改变,其中田的变化最大,当初的农田发展为如今的树木苗圃,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农田声音景观不复存在,也没了那种欢乐热闹、清新开阔的田园意境。宅院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少,大多数年轻人因多方面因素搬离了林盘住宅,而林盘中竹林掩映、乔木屏障之下的宅院人烟稀少,原有的活力有所下降。

现今社會中倍感压力和焦虑的都市人群正需要像川西林盘这样宁静舒适、放松身心的自然环境,只要我们对川西林盘自然结构多加保护与建设,充分利用川西林盘中的声音景观营造出的或宁静怡人或原真淳朴的田园意境,一定能吸引人们回归林盘,从而发挥川西林盘的价值,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田园居所,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田园风光,在田园意境中体会人生。

参考文献:

[1]杨勉,谢科.论乡村旅游发展中声音景观的必要性———以成都市为例[R].成都:四川旅游学院,2016:12.

[2]葛坚,卜箐华.关于城市公园声景观及其设计的探讨[J].建筑学报,2003(3):58~60.

[3]蔡军,陈其兵,胥晓刚,李世庆.川西林盘营建模式及植物选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5).

[4]方志戎.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李默.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6]黄洋.基于川西林盘保护下的新农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