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017-11-30 07:18谷颐韩冰邢世通金豆
绿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谷颐 韩冰 邢世通 金豆

摘要:指出了风景园林专业与企业合作的意義,介绍了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与企业合作的实施途径,提出了在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下,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顶岗实习的平台,并从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能力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风景园林专业;社会需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1019403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相关领域对大量园林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此,近年来很多高校在原有的园林专业基础上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但由于近年来不断扩大招生,目前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逐渐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园林企业只希望招到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不愿意接收刚刚毕业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致使风景园林的应届毕业生常常找不到对口的就业单位。

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长春大学与园林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在校生,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2]。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各级领导积极支持与园林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企业参与、学校自主、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在学校和企业的支持下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园林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专业教师与园林企业有广泛的联系,对于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保障。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通过校企合作,根据相关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园林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培养出不同需求的园林人才。另外园林专业的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学校能够利用园林相关企业提供的平台和实习基地,园林企业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培养技术人员,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可以与园林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既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又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

3.1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园林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但大量需求的还是园林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学院培养的人才要与园林企业接轨,要注重学生对生产单位实用技术的掌握,在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只有通过企业的园林实践,毕业后才能马上适应从事的园林工作。

近年来,学校与中辰绿化有限公司、中景绿化有限公司、长春钰霖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吉美绿化有限公司等12个园林企业建立了能够长期合作的校企合作的机制。让合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办学,这样缩小了风景园林理论教学和园林生产实际的差距,使专业教育与园林市场的需求同步;高校可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增强企业员工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参加园林绿化公司、园林设计院等单位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技能得到提高。

3.2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管理平台

长春大学聘请园林企业专家来学校参与专业建设,建立了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专家组,聘请企业园林行业专家加入。请园林行业专家参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承担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行业专家参与制订风景园林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促进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建设。

3.3建立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平台

为了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这个桥梁与纽带,建立了“优秀校外企业专家进课堂”和“学校教师进园林企业的实践锻炼”机制。这种“双进”方式的实施,使园林企业专家能够参与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审定,教学质量评价等。聘任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聘请企业专家讲授专业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如: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园林工程的教学实习等。专业教师也分批带着科学研究的项目到企业去实践,既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又提高了风景园林教师的专业水平。

3.4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的平台

从2013年开始,修订了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风景园林“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前三年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完成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课程学习和各项基本能力训练;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去园林进行顶岗实习,完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各种实践训练,包括园林工程实践、园林规划设计实践、 园林植物栽培实践等,该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投入; 拓展了实践空间[1]。通过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学生通过毕业前一年的对口顶岗实习,并与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挂钩,使专业学习变得更具现实意义[3]。在企业实习的期间学生可得到实习工资,真正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三赢”。一些学生顶岗实习一年后被企业留在公司就业,如2017届毕业生陈彦昭同学被中景绿化公司作为骨干留在了顶岗实习的部门。

4实施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

4.1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能力的需求

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通过与园林行业专家的咨询,了解到园林企业需要风景园林毕业生所具备的5种能力。endprint

(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力。要求畢业生要具备较高的手绘表现及电脑绘图的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各类风景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2)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需要毕业生具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要有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材料管理、质量控制、现场管理、园林工程竣工验收能力。

(3)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力。要识别常见的园林植物,并掌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能够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园林植物的选择、规划与配植,营造、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

(4)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能力。掌握园林草本、木本植物的栽培及其养护方法。

(5)园林项目预算与招投标能力。要求学生熟练“广联达”等预算软件的操作,具有进行园林工程概预算和制作招标及投标文件的能力。

4.2确立了风景园林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析园林企业对风景园林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适合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培养具备较强的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能力;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力;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能力和园林项目预算与招投标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还结合学校的旅游专业优势,要求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还要具备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设计、管理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不但可在园林规划设计机构、园林、城市建设部门工作,还可以在旅游区、森林公园等相关部门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施工、管理等工作。

4.3突出旅游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办学特色

培养风景园林应用技术型人才要针对学校的特点,突出专业特色。比如:旅游专业是学校的“龙头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发挥我校旅游学科的办学特色,使风景园林专业与旅游学科融合在一起。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敢于冲破风景园林专业与旅游学科的界线,增加了一些其他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很少开设的课程,如:《旅游资源与开发》、《风景名胜区规划》等。以岗位知识、能力需求为导向,让一些热爱旅游工作的学生去旅游部门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把园林知识与旅游知识的结合起来,深受旅游企业的欢迎。有的学生被旅游企业录用,如2013级的万晓斌目前在旅游企业工作。

4.4建立了风景园林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对风景园林人才的能力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风景园林专业要突出“应用性”、“复合型”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科学的修订。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了设计类、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以岗位知识、能力需求为导向,建立全新的知识体系。并根据企业需求及风景园林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如:新增加了《风景区规划》、《旅游资源与开发》等课程,增加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学时数。

4.4.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根据园林企业的对园林人才需求增加了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如:《园林树木学》的教学实习由原来的1周改为2周,学生对园林树木的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实习由2周变为4周,提高了学生的园林设计能力[4]。

4.4.2将企业需要的新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在与园林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园林工程需要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老师能够及时的把这些园林新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海绵城市建设、节能环保需要的园林新材料、生态修复与治理、“3S”技术、虚拟仿真技术、BIM技术等,都已经融入了课堂教学。

4.4.3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培养园林“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重点对每一门的学习内容进行优化。逐步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接轨,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技能的分解,梳理出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删除陈旧的、过时的,已经被行业淘汰的技术和方法,摒弃与生产实践脱离的纯理论内容。

4.5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的教师基本都是从学校来到高校工作,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学校建立了师生互动、校企联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带领教师深入园林企业,参与园林企业生产实践及管理等活动。在实践中,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深入园林公司,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企业的对风景园林人才的需求,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还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建立一支高水平、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有积极意义。如:为提高专业教师园林工程的实践能力,聘请了长春市柳苑园林绿化公司的杨经理来校讲授相关知识,使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4.6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经过大胆探索与实践,培养出的学生质量较高,学生竞争力强、上手快、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特别是针对目前许多小型园林企业内部人员少,工作分工不可能太细,招聘人员需要掌握多项技能的实际,实施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深受中小企业的欢迎。一些毕业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了毕业实习的岗位,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5]。近 3年风景园林新生报到率平均≥98%,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 96%。

5结语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的实施,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园林行业、学校、企业多方合作办学,发挥了学校的人才技术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利用企业的实践基地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及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风景园林专业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目前,在民办高校中的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要继续按照园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为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谷颐,韩冰,邢世通.风景园林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绿色科技,2016(11).

[2]周旭丹.就业压力下农业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2010(4).

[3]赵丽芳.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7).

[4]李迎,李佳曦.实践性学科的就业现状思考与建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5]余倩花,陈晓玲,周厚高.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