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优质杂交水稻不育系蓉18 A的高产制种技术

2017-12-01 06:57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
种子 2017年10期
关键词:父本母本制种

, , , , , , , , (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 温江 611130)

抗病优质杂交水稻不育系蓉18 A的高产制种技术

蔡良俊,沈超,徐敬洪,赵永康,李治义,张帆,袁亚章,杨新梅,杨震
(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 温江 611130)

杂交水稻不育系蓉18 A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选育的高抗稻瘟病,高配合力新的水稻不育系,系四川省目前米质和抗稻瘟病这2个性状结合得最好的骨干不育系之一,蓉18 A配组已经选育20余个组合通过国家及省级品种审定。主要结合成都市气候条件,分析总结蓉18 A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技术要点。

杂交水稻; 不育系; 蓉18 A; 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抗病优质不育系蓉18 A系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系本单位选育高抗稻瘟病新水稻三系不育系,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技术鉴定。被四川省及至国内多家水稻育种单位和种业公司作为重要选用亲本材料之一,现利用蓉18 A不育系已育成20余个组合或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其中蓉18优662、蓉18优198、蓉18优22、蓉18优2348等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

1 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

蓉18 A在成都地区春季播种播始历期100~114 d,主茎叶片数为14~15叶,株高82.4 cm,株型较紧凑,叶片直立,茎秆淡绿色,包颈度中等。叶色较深绿,繁茂性好,分蘖力强。对N肥表现特别敏感,晴天开花时间11:00时左右,11:30—12:30时达到开花高峰。单株花期6~8 d,异交习性好,异交结实率可达70%以上,对“920”的反应较为敏感[2]。

2 主要品种表现

水稻不育系蓉18 A与蓉恢445、蓉恢396、蓉恢447、乐恢188、绵恢662、泸恢22、天恢198等20余个恢复系配组,一代杂交种表现产量高,高抗瘟病病,米质优等特点。

2.1 蓉18优662

蓉18优662系绵阳农科院用我所蓉18 A不育系与绵阳农科院自育恢复系绵恢662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平均156.8 d,比对照Ⅱ优838短1.9 d,分蘖力强,生长旺盛,对N肥敏感,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9级,抗稻瘟病,整精米率67.1%,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98 t/hm2,比Ⅱ优838增产4.7%[3]。大面积种植平均单产可达7.65 t/hm2。

2.2 蓉18优198

蓉18优198系四川正兴种业有限公司用蓉18 A与天恢198配组选育的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2005])。全生育期平均155.6 d,比对照Ⅱ优838短3.1 d。株高119.5 cm,穗长25.3 cm,每穗总粒数186.7粒。结实率77.8%,千粒重30.9 g[4]。2009—2010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9 t/hm2,比Ⅱ优838增产5.2%。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12 t/hm2,比Ⅱ优838增产4.5%。米质优。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感褐飞虱;耐热性弱。在四川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产达9.58 t/hm2。

2.3 蓉优396

蓉优396系贵州百隆源种业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蓉18 A与恢复系蓉恢396配组而选育成。2009—2010年参加贵州省区试,2年平均单产8.93 t/hm2,比对照增产6.16%。2年累计16个点次13增3减,增产点率为81.25%。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55 t/hm2,比对照增产 2.25%,4个点2增2减,增产点率为50%。该品种已在贵州省大面积种植,产量表现好[5]。

3 制种技术

3.1 正确选择播种期和播差期

确定合理的播差期,合理安排好父母本播期是制种成败的关键。根据蓉18 A不育系对光照、温度等因素的要求,结合气象资料,确定最佳扬花授粉时间。父母本播差期宜采用以时差为主,兼顾叶差,参考有效积温的办法进行确定[6]。在安排播差期时,最好是母本始穗早于父本2~3 d,叶龄差在4.5~5.5叶为宜。

父本分为2期播种,第1期和第2期父本播种间隔10~15 d。有利于拉长父本开花时间,提高父母本花期相遇率和时间。为获得制种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蓉18 A播种时间要根据与所配恢复系的播抽期来确定。成都地区父本播种大部在3月底至4月初,母本播种约在4月25日—5月5日。

表1 成都地区夏制父母本播抽期调查统计(2007—2015年)

品种亲本播种日期(月/日)抽穗日期(月/日)播抽期(d)花期相遇评定蓉稻10号蓉恢41504/0108/02123良蓉18A04/3007/3192良蓉18优447蓉恢44704/0107/30121良蓉18A04/3007/2990良蓉18优396蓉恢39604/0107/30119良蓉18A04/3007/2889良蓉18优662绵恢66204/0107/26115良蓉18A04/2507/2591良蓉18优918天恢91804/0108/03124良蓉18A05/0507/3186一般

3.2 加强田间管理,建造高产群体结构

3.2.1 主攻父本,培育多蘖壮秧

制种产量的高低其中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父本的花粉量,父本群体数量多,花粉就多,母本接受花粉量几率就大,增加了结实率,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父本宜稀播,在秧母田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少吃多餐,尽量培育多蘖壮秧。有些地区可采用两段育秧,有些地区可用旱育秧方式,最终目的是父本培育多蘖壮秧。

3.2.2 插足基本苗,建立良好的高产群体结构

当父母达到适宜秧龄要及时移栽,父母本适时移栽,其秧龄不宜超过35 d。制种田父母本行比一般用2∶12,厢宽250 cm。父本株行距采用20 cm×23.3 cm,父母本之间留27 cm宽作为工作行,栽3.00万~3.75万穴/hm2,每穴栽2粒种子苗,保证基本苗达到18万~22.5万/hm2。母本株行距16.3 cm×23.3 cm,栽60万~90万/667 m2基本苗。同时有利于父本的生长发育。

3.2.3 科学施肥,促进双亲同旺

制种田肥水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大田栽培,若管理不当会影响柱头外露率,所以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施肥量和时间,坚持“重底、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多施磷、钾肥,有利于促进母本柱头外露,促进父本花粉健壮,从而延长花期。蓉18 A不育系对N肥特别敏感,N肥过多造成生长过旺,易倒伏,柱头活力减弱,从而影响制种产量。因此,制种田的N肥必须严格控制施肥量。根据前作和土壤肥力不同确定施肥量,一般施纯N量控制在60~90 kg/hm2。另外,成都地区本田追肥不能超过6月20日。

3.2.4 合理控水

因蓉18 A不育系对N肥特别敏感,从而在本田水分管理措施上根据父母本生长发育情况来合理进行本田水的排灌。总的原则是“深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干湿交替”。特别注意的是灌桨期要保持田间湿润,不宜断水过早,以防早衰造成减产。

3.3 认真做好花期预测和调剂

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田块,蓉18 A和不同的父本生长进程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父母本进入幼穗分化后及时定期搞好花期调查、记载和分析,预测花期相遇情况。在分蘖末期每隔4 d对父母本进行幼穗分化进程剥查,预测花期相遇状况,及时进行调节。对发育过快的亲本采取偏施氮肥加以抑制,对发育过慢的亲本采取施钾肥或草木灰等方法进行调节。用施肥方法调节亲本发育进程宜在幼穗分化Ⅴ期前,Ⅴ期后不宜调节。在Ⅶ期对过快的亲本割三分之一剑叶,可推迟生育进程2~3 d。一般情况下母本开花要求早于父本2~3 d为宜。

3.4 巧施激素,灵活推花

蓉18 A不育系对“920”激素较为敏感,利用“920”能有效解决不育系包颈程度。“920”用法用量需视天气、品种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施用“920”激素时做到喷施雾滴细小, “920”喷施要在10:00时以前完成作业,10:00时以后喷施,气温升高会影响“920”作用。当始穗达到5%~15%,开始喷施用量为30 g/hm2,第2天、第3天连续喷施,各喷施90 g/hm2。可在第2天单独喷施60~90 g/hm2“920”来提高父本高度,使父母本有一定高度差。总用量控制在180~225 g/hm2之间。用量过大易造成植株过高而倒伏,特别是对不育系柱头受精发育影响大。

蓉18 A不育系赶粉采用长竹竿,赶粉时遵循“轻推、重抖、慢回手”原则,使花粉尽量向前方飞出撒满整个母本厢面。第1天、第2天赶粉等到母本开花时进行,以后只要父本开花就开始赶,每次隔30 min,每天赶粉3~4次即可。上午如遇下雨或阴雨天气,开花时间一般会推迟,当雨停或温度上升后会立即开花,因此当开花后随即进行赶粉工作。

3.5 严防病虫害

因制种田肥力一般较高,容易引发病虫害,不育系开颖角度大,要加强对稻粒黑粉病的预防。在秧田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在分蘖盛期及始穗期(抽穗10%)各防治2次螟虫,分蘖盛期注意防治纹枯病,在盛花期用克黑净或灭黑1号胶悬剂防治稻粒黑粉病1次。同时在盛花期对稻苞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加强防治。盛花期喷药在下午进行,以免产生药害。

3.6 严格保纯,及时收割

为了保证制种种子纯度,制种区域边界空间隔离应在50 m以上,时间隔离10 d以上。在生育期各阶段根据株高、株型、叶色、叶型、生育进程等性状进行全程去杂。赶粉结束后, 立即割除父本,待母本成熟达80%时,及时收割,防止穗萌。收、脱、晒、运、贮等各个环节均要严格监督,防止机械混杂,确保种子质量。

[1]蔡良俊,沈超,李兰,等.在稻田里书写青春和梦想——记四川省水稻育种专家徐敬洪[J].农业科技通讯,2013(12):1.

[2]徐敬洪,沈超,陈胜,等.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蓉18 A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1(4):11-13.

[3]项祖芬,王志,侍守佩,等.抗稻瘟病恢复系材662所配杂交水稻组合的表现[J].中国种业,2010(1):44-45.

[4]孙静.杂交水稻新组合蓉优39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13,32(10):118-11.

[5]蔡良俊,徐敬洪,沈超,等.抗病优质水稻不育系蓉18 A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J].种子,2014,33(6):119-121.

[6]蔡良俊,徐敬洪,沈超,等.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蓉优3324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6(11):150-152.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忠燕)

Introduction to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Disease-resistant and Good Quality Hybrid Rice Sterile Lines Rong 18 A

CAILiangjun,SHENChao,XUJinghong,ZHAOYongkang,LIZhiyi,ZHANGFan,YUANYazhang,YANGXinmei,YANGZhen

2017-04-08

蔡良俊(1965—),男,四川郫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cljtt@163.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10.128

S 511

A

1001-4705(2017)10-0128-03

猜你喜欢
父本母本制种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不同播期对中油杂2号母本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饲用甜高粱大马力效益的影响
简述杂交玉米制种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