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资源的生产力分析

2017-12-02 02:58黔东南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贵州凯里556000雷山县农业局贵州雷山55700
种子 2017年5期
关键词:雷山县雀鸟球茎

, , , , (.黔东南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贵州 凯里 556000; .雷山县农业局, 贵州 雷山 55700)

·资源与利用·

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资源的生产力分析

粟周群1,龙翔1,顾艳梅1,杨云霞1,郭德美2
(1.黔东南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贵州 凯里 556000; 2.雷山县农业局, 贵州 雷山 557100)

为了解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的产量和品质状况,在区内10个传统产地分别优选1个当家种质于同田种植,观测每个种质主要生长性状,检测球茎混合样品重要内质。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种质均表现出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佳的优势生产力,其中以干脑芋、脚尧芋、南刀芋、白碧芋、雀鸟芋、乔兑芋等6个种质的综合性状相对良好,其球茎混合样品的葡甘露聚糖含量及粘度检测值明显高于比对指标值。下步研究,要深入比较不同种质的遗传物质差异性,以期为魔芋种源扩繁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花魔芋种质; 产量质量; 雷公山区

雷公山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中部,东经108°5′~108°24′,北纬 26°15′~26°32′,覆盖雷山县全境,地跨台江、剑河、榕江、丹寨四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区内生境湿润,土质疏松,气候温凉,云雾缭绕,光照柔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立地原生态环境好,地方花魔芋种质多,常年栽培面积600 hm2左右,是贵州花魔芋生长发育的最适气候区之一[1]。但是,品种资源及其择优利用研究甚少,多为农家自然选留,魔芋生产基地通常存在盲目用种。本文分析是在踏查雷公山区魔芋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区内10个不同产地的花魔芋地方种质于同田种植,通过生长性状观测和球茎品质检测,以期明确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资源的优势利用取向,为魔芋的基地用种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种质来源

参测种质均为花魔芋,分别来源于雷公山区的3个县、7个乡镇、10个村的传统产地,每个村优选1个当家种质,农户自然优选留种都在10年以上,暂定品名。详情见表 1。

表1 参测花魔芋种质来源情况

序号暂定品名种质产地产地海拔(m)供种农户留种年限(年)1白碧芋雷山县西江镇白碧村1100蒋兴才122脚尧芋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1340吴先义183干脑芋雷山县大塘镇干脑村1100杨昌明154乔兑芋雷山县大塘镇乔兑村1150杨光忠135雀鸟芋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1140罗安文136南刀芋台江县排羊乡南刀村1100杨胜国117交往芋台江县方召乡交往村1130邰志学118红阳芋台江县台拱镇红阳村1200杨昌芬119展坐芋台江县台拱镇展坐村950杨昌华1110排调芋丹寨县排调镇排调村1100李光艳16

1.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雷山县西江镇白碧村的白坡水稻撂荒田块,海拔1 150 m,年均气温13.8 ℃,1月均温4.5 ℃,7月均温22.7 ℃,年降水1 245 mm(其中6—9月713 mm),年日照1 455 h(其中6—9月633 h),年雾日175 d(其中6—9月52 d);地块水平方正,地力均衡疏松,土壤含全氮2.02 g/kg、有机质44.4 g/kg、有效磷45.80 mg/kg、速效钾236.0 mg/kg、pH值4.5。

1.2 方 法

同田布局,不设重复,分设10大区,同一大区种植同一种质,随机排列。每大区播种参试魔芋种质3厢,每厢厢面24 m2(宽2 m×长12 m),厢沟深40 cm、宽50 cm,厢与厢间平行,四周设置保护带。垂直每厢开播种沟20条,每条播种沟均匀放置种芋5粒,厢面成株距40 cm×行距60 cm的稀植方式,厢面播种2 779粒/667 m2。播种时,均选用单粒重150~200 g的子芋作种,种芋出芽0.3~0.5 cm,芋锥朝上。生长历期2个年度(即2014年4月下旬播种,2015年9月下旬考测),其间的选种、消毒、整地、施肥、防病、治虫、除草、培土、覆草等田间管理及冬季管护措施同当地常规并统一。

表2 不同来源花魔芋种质原种植株主要形态特征表现(2015年9月20—21日观测)

暂定品名调查播种穴数(穴)平均单株小裂叶(片) 平均单株叶柄 植株成苗及在土长势 主柄秆高(cm)主柄基粗(cm)叶盘冠幅(cm) 成苗株 病苗株 倒苗株 数量(株)比重(%)数量(株)比重(%)数量(株)比重(%)白碧芋501354.122.8264.3246921632510脚尧芋501249.532.4755.634794142848干脑芋501452.862.7360.2546921428510乔兑芋501137.982.0747.8644881836714雀鸟芋501139.862.1248.3145901734612南刀芋501453.472.7362.5645901530510交往芋501033.121.8741.2343861938816红阳芋501034.081.9342.3542902040918展坐芋501136.242.0245.74418222441122排调芋501236.982.0746.8343861938918平均值11.8042.822.2851.5144.2089.0017.4034.806.9013.80

2015年9月20—24日,从每个参试种质的3厢中选取中部1厢,由第6行连续测试到第15行,逐一记载每穴主株的叶柄高、叶柄粗、叶盘冠幅、叶片颜色、小裂叶片、成苗数、病株数、倒苗数和采挖的不同等级球茎个数与鲜重、根状茎数量。从采挖的参试10个种质魔芋中分别挑选一个大小适中的鲜球茎,切片混合后加工成精粉,委托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测定葡甘露聚糖含量和粘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来源花魔芋种质地上部分主要形态特征比较

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均为叶柄浅褐色、光滑,叶片绿色,叶形掌状 3全裂,仅小裂叶片略有差别。小裂叶以干脑芋、南刀芋居多,平均达14片,交往芋、红阳芋较少,为10片。比较不同来源花魔芋种质地上部分形态特征主要表现(表2),叶柄高、叶柄粗、叶盘冠幅以白碧芋、干脑芋、南刀芋最大 , 脚尧芋、雀鸟芋、乔兑芋、排调芋、展坐芋居中,红阳芋、交往芋最小;至2015年9月21日的魔芋成熟期,可视成苗株率以红阳芋、雀鸟芋、南刀芋、干脑芋、白碧芋、脚尧芋依次较高,达90%及其以上,植株发病率低至30%及其以内的为脚尧芋、干脑芋、南刀芋,倒苗率在10%及其以下的有脚尧芋、干脑芋、南刀芋,白碧芋。从参试的10个魔芋种质总体来看,干脑芋、白碧芋、脚尧芋、南刀芋、雀鸟芋、乔兑芋等6个种质的长势好、抗性强,说明雷公山区魔芋种质资源普遍值得选育利用。

2.2 不同来源花魔芋种质地下部分主要产品产量比较

从表3可知,参试种质通过2个年度的生长期,单个球茎鲜重均有至少1个超过300 g,其中白碧芋、干脑芋、乔兑芋、展坐芋、雀鸟芋、南刀芋分别有1个单个球茎鲜重大于500 g;球茎成形数单株平均在7个及其以上的排优次序是脚尧芋、展坐芋、白碧芋、南刀芋、排调芋,单株球茎平均质量除红阳芋、交往芋外均超过1 kg,其中以白碧芋、脚尧芋、干脑芋为优,达1.26~1.41 kg;采挖时清点根状茎数目,每个参试种质都达5条以上,平均达10条以上的是脚尧芋和排调芋,达8~10条的有白碧芋、南刀芋、干脑芋,6~8条的为乔兑芋、雀鸟芋、展坐芋、交往芋。经折算,测试种质平均产鲜球茎3 159.72 kg/667 m2,其中球茎平均产量超3 000 kg/667 m2的有干脑芋、白碧芋、脚尧芋、南刀芋、雀鸟芋、排调芋、展坐芋等7个种质,超过3 500 kg/667 m2的有干脑芋、白碧芋和脚尧芋。比对云南花魔芋品种生产力分析的报道[2],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的地下部分大多生长好,子芋分生快,根茎发生多,球茎产量高,几乎都具有高产栽培种性和繁种利用潜质。

2.3 不同来源花魔芋种质的球茎内在品质比较

魔芋品质,葡甘露聚糖含量为首要指标[3]。鉴于参试种源都来自雷公山区的相似生态环境,其目的是类定区域魔芋的总体内质。因此,采取了对参试10个种质魔芋鲜切块混合并加工成精粉后送检。检测结果,葡甘露聚糖含量达72.6%,超国家规定标准70%的2.6个百分点;粘度达22 750 MPa/s,比技术要求的22 000 MPa/s提高3.41%。由此表明,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资源的内在质量优良,其产品开发在食用、药用和工用方面都有广阔前景。

表3 不同来源花魔芋种质球茎产量结构与根状茎数量(2015年9月22—24日挖测)

暂定品名 单株球茎 其中单株不同等级有效球茎 数量(个)质量(kg)>20g~≤100g(子芋)>100g~≤300g>300g~≤500g>500g个数(个)鲜重(g)个数(个)鲜重(g)个数(个)鲜重(g)个数(个)鲜重(g)产鲜球茎(kg/667m2)单株根状茎(条)白碧芋71.264214.122220.361826.543501.549.2脚尧芋91.325289.673536.581497.863668.2811.6干脑芋51.413226.471386.421795.633918.398.4乔兑芋51.013238.621246.021521.372806.797.7雀鸟芋61.193211.231150.361320.141506.343307.016.8南刀芋71.245210.151221.231303.241506.333445.968.8交往芋60.844324.261208.121311.242334.366.2红阳芋60.864326.171213.381321.062389.945.8展坐芋81.115334.482263.121511.433084.696.5排调芋71.134328.962312.141489.833140.2710.7平均值6.61.144.067.601.4169.380.7375.680.6611.273159.728.17

3 讨论与结论

3.1 雷公山区花魔芋种质的生长性状良好

比较分析集中种植的10个雷公山区魔芋种质表现,生产利用都有价值,其中以干脑芋、脚尧芋、南刀芋、白碧芋、雀鸟芋、乔兑芋等6个种质的综合性状依次优良,可以依序考虑为品种选育、种芋扩繁和生产基地的种源抉择。试种过程中发现,球茎大则子芋少,叶裂多则产量高,土质疏松促发根状茎,叶柄粗壮提高抗逆性。本研究仅粗作不同种质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对比观测,理论上求证最优最佳种性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不同来源种质的遗传物质差异性。

3.2 雷公山区花魔芋产品的内在品质上乘

魔芋是目前工业上大量提取纯天然、大分子量葡甘聚糖的唯一来源,葡甘露聚糖是魔芋的主要成分,在食品、生物、药学、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4]。众所周知,葡甘露聚糖是自然界分子量最大、粘度最高的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品质在于其粘度,粘度是降低饭后所增加的血糖浓度指数并保持其总体稳定的重要因素。粘度越高,功效越好。经检测,参试魔芋种质球茎的葡甘露聚糖含量及粘度检测值明显高于比对指标值。可以提示,雷公山区花魔芋产品的内在品质具有比较优势,开发利用雷公山区魔芋种质资源对品质育种、建大基地、做精农业、培植产业等方面能够起到支持作用。

[1]童碧庆,吴俊铭.贵州魔芋栽培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适用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3(6):51-53.

[2]寸湘琴,卢迎春,全红,等.云南花魔芋品种生产力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4(5):764-768.

[3]牛义,张盛林,王志敏,等.中国魔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5):634-638.

[4]符艳,吴绍艳,黎钱,等.魔芋葡甘聚糖在食品、生物、医学及化工领域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9):19-21.

Analysi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Germplasm of Amorphophsluskonjac in Leigong Mountain in Guizhou Province

SUZhouqun1,LONGXiang1,GUYanmei1,YANGYunxia1,GUODemei2

2016-12-11

贵州省科技计划计划(黔科合农NY字[2014]3058号);贵州省蔬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黔东南综合试验站建设(2015-01002)资助项目。

粟周群(1965—),男,本科,农推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果树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E-mail:suzhouqun@126.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5.055

S 632

A

1001-4705(2017)05-0055-03

猜你喜欢
雷山县雀鸟球茎
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条件分析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岁末雾晨赴友处尝酒
西红花种球茎异地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胎动
雷山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外源激素及浸泡条件对青天葵球茎休眠破除率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学困生成因
雷山县特色水稻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立夏时节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