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00后』,到底有多舒服?

2017-12-02 11:04罗雅琳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育儿小时候纪录片

W:罗雅琳

做一个『00后』,到底有多舒服?

W:罗雅琳

《零零后》

导演:张同道

集数:5集

简介:《零零后》系列共五集,分别是《爱的方程式》、《时光若倒流》、《成长单行道》、《一一的世界》、《朋友这件事》,绘制出一幅中国教育的真实画卷:不同个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为不同的人,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

曾经,一位“00后”男孩的母亲感叹孩子不够“乖”,于是来问作为“90后”的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像你一样‘乖’一点?”我毫不犹豫地回复:“打啊!趁着孩子还小,赶紧打。”那位母亲十分震惊:“不会打出心理问题吗?”我说:“你看我小时候被罚站、打手板、打屁股,现在不也好好的嘛。”那位母亲对我感到十分无语,坚决不同意我的看法。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强烈安利了一部纪录片《零零后》。她说,我这种儿时在高压政策下成长的“90后”,特别需要学习这部纪录片——因为,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什么才是科学合理、符合身心健康的成长方式。遥想当年与那位“00后”男孩的母亲的对话,我突然模糊地意识到:和之前任何一代人之间最大的差异, 是“00后”的父母似乎在用一种格外宽松和人性化的育儿理念取代了严格得近乎军事化的传统教育方式。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花了一整个下午刷完了这部五集纪录片《零零后》。看了不一会儿,忍不住大发感叹,赶紧给那位朋友发去语音:现在的孩子,真是过得太舒服了!

这群北京“00后”的家庭物质条件当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成长于一种最自由的教育理念。乍看之下,这部纪录片所展现的儿童成长过程与我自己的童年并无差异,但让我感到惊讶和特别的,是“00后”的父母们在对待一些儿童成长中常见问题时的解决方式。我的同龄人或者更早的几代人,谁没有小时候因为乱扔东西、毁坏财物、吃饭慢受过家长的斥责呢?然而,在《零零后》这部纪录片里,这些行为却会得到不太一样的回应。

第一集中的小男孩锡坤爱把别人的鞋子和篮球扔进垃圾桶,这却并不被视为不守规矩的“熊孩子”举止,而是儿童对于未知空间的探索;他在家里的厨房用各种材料烧火,在妈妈看来,这也是有科学天赋的表现。

第四集中的小姑娘一一,从小不爱与人玩耍、宣称自己不需要朋友、吃饭永远是全班最慢的一个。她从小就热爱独处,总是一个人吃饭到最后,认为“我不想交朋友”“我有这个权利”。她是《零零后》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老师看来,这也并不是什么严重的性格问题,而是“能够自己打发时间”“自己的韵律不被外界打破”,是一种“高贵的姿态”。

纪录片中的另一个孩子刘嘉阳不喜欢国内的教育,则干脆选择出国,在被视为拥有更多元、更人性的教育体制的美国过得如鱼得水。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是接受传统教育,我早就被退学了”。

人类的儿童时代,是从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进入社会的过程。人原本是懵懂无知、纯洁自然的婴孩,却需要在最初的岁月中接受教育、接受社会规范的束缚,然后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在“90后”“80后”成长的时代,这个过程理所当然地被理解为原本“自然”的个人需要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但到了“00后”的世界,在新时代的育儿观念里,不再是由原本“自然”的儿童个体去痛苦地适应一套标准的社会规范,而是期待社会能为个体留出包容的、多元化的空间。

说“00后”真是活得很“舒服”,正是因为,他们似乎逃出了我们小时候要历经艰难才能完成的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00后”似乎可以最充分地“做自己”,而不是去做个标准化的、守规矩的“好孩子”。当代人,尤其是接受着最新育儿观念的都市中产阶级们似乎在贯彻着卢梭在《爱弥儿》中的主张:一个理想的人,应当是最大程度保存其自然天真之人。

“00后”怎么说

@匿名:

片子很好,但片名并不恰当。它应该叫《中国精英家庭中的零零后》,而不是只叫《零零后》。因为用年代划分一个群体,是有失偏颇的。因地域,因阶层,因个人情况,都会有巨大的差异。精英家庭的孩子,有鱼又有漁,他们可以在课余,用合适的方法尽情捕捞知识大海中的精髓;而那些普通家庭甚至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校教育就已经落后很多了,网络恐怕只会进一步加大这个差距,因为他们既没有鱼,也不懂漁。零零后,真的不只是纪录片里的这几个而已。

@纪一一

作为一个三线城市乡村中的一个孩子,看后表示很羡慕。纪录片里那些孩子可以学特长,去旅游,也许很累,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去看世界。农村孩子小时候,在街上疯跑,肆无忌惮地看电视,没有奥数,没有补习班,这样的日子很爽吗?不。等长大后,我们觉得失去了很多东西。我这个暑假去了北京天文馆,看到人大附中的学生在那里落落大方地讲解天文知识,我顿时觉得同龄人的差距好大。我特别庆幸有高考,这是我们这些孩子改变命运一条最重要的途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过上《00后》中孩子的生活。

猜你喜欢
育儿小时候纪录片
偷偷摸摸育儿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小时候
好想回到小时候
那些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育儿神器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