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水乡

2017-12-02 14:47王小兵
江河文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打谷场木船小村

王小兵

梦里水乡不在梦里,它是生我养我的小村。

小村很小,在仙桃东南一角,与仙桃市西流河镇的下查埠接壤,是仙桃市彭场镇里最小的几个小村之一。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的缘故,村名也很有特点,名曰“小道村”。

不到一百来户人家,沿着纵横交错的小河两纵一横错落排列的砖瓦草木小屋,掩映在葱郁的杂树林中,任清澈的河水环绕流淌,静静地安享着年复一年四季轮回的春花秋月。每一天朝霞灿烂和晚霞满天的时候,伴随着百鸟清脆的鸣唱,小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起青色的袅袅炊烟,成为苍茫高远的湛蓝天空下我今生最熟悉和最难忘的风景。

我每天放学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背着母亲在油灯下缝制出来的粗布书包,排着队,沿着河边曲曲弯弯的人行栈道,一路浩浩荡荡高唱革命歌曲回家,然后在房前屋后长满青草的空地里,趴在随意搁置的条形木板凳上与左邻右舍玩伴一边写作业,一边与黑的、黄的、白的狗儿猫儿们嬉闹……或者骑在牛背上“信牛由缰”在河边、田埂、堤坝上吃草。我们在牛背上或大声背诵课文,或纵情高歌一曲。那欢快嘹亮的童声你呼我应,此起彼伏,随田野里散发的清香的晚风在小村上空萦绕。在和牛们各得其乐经历中,我领略了“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扑鸣蝉,忽然闭口立”的体验,只可惜我那时不知道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还有这样美丽的诗句罢了。

我们常常披星戴月把吃得饱饱的牛儿赶回牛棚,自己也弄饱了肚子回到家里。春天我们可以吃“沔阳红”。夏天,即便我们在外面玩上一天,也用不着担心饿肚子。跳进河里了,我们可以抽藕稍,踩莲藕,摘莲蓬,还能顺便从河里摸几条鱼带回去给父母做菜开荤。那鱼汤的鲜美味道可能是后辈人永远吃不到也想不到的了。我们上岸后,就在野地里找苦瓜,那是一种比兵乓球还小的圆圆的野瓜果,现在再也找不到了。我们掰下几个玉米棒,点燃野草,烤得喷香香的。我们爬到树上可以吃桑枣、桃子、梨子。秋天,我们随便在哪一块地里扯几个萝卜、挖几个红薯,就能将小肚子撑得鼓鼓胀胀的,然后在盛开着姹紫嫣红的野菊花和长着如茵青草的土堤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再回家。

我的偏僻、贫穷的小村有了这肥沃的土地,就足以养活我的祖辈父辈们和我们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让我们快乐、自由地生活。星期天,我们用家里破损的簸箕竹框在门前屋后滚竹环,累得大汗淋漓;用树皮做口哨,吹得悠扬婉转;用墨水瓶或小树柄做成陀螺进行碰撞比赛,玩得不亦乐乎,还有踢毽子、扳泥炮、打水漂、捅鸟窝,结伴到野地打猪草、捡螺蛳;在夜色的掩护下,钻进每家每户都有的草垛里、猪圈中捉迷藏。直到夜晚万籁俱寂的时候,我们疯累了,就回家躺在床上,一边享受着从窗外飘来槐花的清香,一边听四野整齐雄壮的声声蛙咕……在奇妙的蛙咕声中,一次又一次任灵魂在月色和闲云中神游,去放飞我少年时光怪陆离的多彩梦想。

盛夏时节,家家户户将竹床,或者木门拆下来搁在屋前,一字排开,乘凉睡觉。在仰望灿烂星空或沐浴皎皎月色中,我听着爸爸妈妈一遍又一遍讲“猪捡柴,狗烧火,鸭子挑水桥上过,猫子洗脸笑死我……”的童谣童话故事。在飘忽飞流萤火虫忽明忽暗的神秘亮光中酣然入梦。我们也在这样的梦中一天天长大。小村给我留下的这些童年记忆和趣事,至今记忆犹新,又遥远得如梦如幻。

小村与水密不可分。小村前后七弯八拐的沟壑、小河、坑塘、水潭自然连接,四通八达。如果乘着飞机在天空俯视小村大地,我相信那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沟小渠就如金丝银线,将形状怪异的坑塘、水潭如珍珠般串联一起,成为水乡小村独特的风景。即使在密如蛛网的任意一段、仅有一两米来宽的浅沟小渠里,只需持一根细长的竹竿,跳上小木船,站在船头或船舷,一篙接着一篙顺着缓缓的流水,进入通顺河,远达汉水、长江。当小船在两岸有绿树红花掩映,空中有翠鸟婉转啼鸣的水中穿行时,我们可以看到岸上惊跑的野鸡、野兔、野猫、野狗和黄鼠狼,还有纷纷跳入水里花色各异的大大小小的青蛙和岸上翩翩的蝴蝶。水下长出绿色的水草,以及叫不出名字的花儿草儿。水中有快乐自由追逐的游鱼,倘若是它们忘形了或者是追急了,就会跳出水面,不小心落到你的小木船里。如果在荷叶、荷花、莲蓬中行船,带着水汽的清香会让人如入天堂,沉醉不醒。

随着遥远大海的一次次潮涨潮落,这些宛若仙境的自然生态水系就会跳动脉搏形成春潮秋汛,滋润着小村周围广阔的农田土地,让小村鱼米之乡的美誉名副其实。

小村自然水系中的无名潭,是我们小村孩子们共有的水上乐园。无名潭占地大约一百来亩,在小村北面,像个切开的哈密瓜。稍长的东西两端连接着一条七、八米宽的小河。北岸是长满茅草的荒地,南面是生产队集体打谷场。打谷场一侧是几间储藏集体粮食和生产劳动工具的仓库,仓库前面宽敞平坦的打谷场一直延伸到无名潭岸边。

收获季节,父母们在场上打稻谷,晒棉花。我们就在场地边沿东跑西串,玩累了就像鸭子一样跳进潭中。潭水清波荡漾,扩散出一圈圈水纹,水草在水中摇曳。浅水里长满了鸭舌头、灯笼草等丰富的水草,踩在脚下柔软舒适,不时有游鱼从脚边或两腿中游过。

无名潭靠着打谷场的边沿常常横七竖八停留着装运稻谷庄稼的木船。玩伴多的时候,我们就齐心协力将木船使劲摇晃,让船舷进水,最后掀翻木船,或坐在船底上飙歌,或兵分两队玩打水仗。

到了晚上,我们常悄悄把木船划到潭中心,将几条木船连在一起,用草绳系上大坛子沉入水底定好锚,在船舷上横搁上各自带来的木板,平铺开来做成凉床。我们围在一起将各自带来的纯天然绿色瓜果放在一起由大家任意品尝,仰躺在木板上讲故事、唱小曲,享受着晚风、凉水消暑的快乐。如果渴了,弯腰捧几口潭中清水,一口气喝下去,那种香甜和清凉的感觉顿时丝丝入心。月光照在水面,满潭银光闪闪,天上和水中的星光、银河亲近而又遥远……我们就这样在如同童话仙境般满潭灿烂星光的水中入睡。在酷暑难耐的夏夜,能赐予我们这样浪漫、清凉、安静、舒适环境的莫过于我的小村里这无名潭了。

曾经年少的我就在这样的水乡小村里肆意玩耍、自由长大。而今久居城中,小村却常常成了梦中的向往和牵挂。每每从梦里出来,我的心都在呼喊——小村啊,那村前屋后茂盛的苦楝树、桑树、槐树、木子树、杨柳树是否枝繁叶茂?那树上的鸟巢是否依旧安然无恙?那满地满坡的青草野花是否年年葱郁灿烂?那清凌凌的潭中水草是否依然翠绿丰美?水中的游鱼是否自由欢畅?还有那随四季变化、次第演绎的放风筝、扑蜻蜓、偷西瓜、打雪仗的童话故事是否一如当年那样精彩浪漫……不管和什么朋友聊到少儿时代,我都会津津有味地大谈我的小村,沉浸在无限美妙的回味之中。如果有人问我为何会如此思念小村,我会告诉他——那是因为你怎么也想象不出我的小村过去到底有多美!

四十年斗转星移,花谢了还能再开,春去了还会再来,而我却无法回到原点。就这样,生我养我的小村竟成了我难舍难忘的梦里水乡……

责任编辑:邓雯雯

猜你喜欢
打谷场木船小村
木船
小村的呼噜
禾熟
小村之恋
友谊的小木船
打谷场上的春天
西江月·忆故乡打谷场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