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火

2017-12-02 14:50韦秀琴
江河文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竹筏渔火春水

韦秀琴

夜色渐渐变浓了,对面的江上却点点地亮起来,犹如夜空里的繁星,不很亮,却很醒目。这些灯火在江面上不停地游移着,又像是夜色中游动的粒粒萤火。

那是乡亲在夜渔。村子前面不远处是一条河,算不上大河,也长年河水滔滔,总是一副绿水悠悠的样子。河水偏僻,极少有外面的人跑来这里打鱼。乡亲也疼爱这条河,不允许任何人毒鱼电鱼,可以钓,可以网,但不能用太细密的网。鱼儿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走在岸边,不时看到有些调皮的鱼儿在冒着气泡,像是在愉快地跟人打招呼。

河的两岸草木丛生。茂密的灌木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精心地呵护着这条河。如有虫儿从树枝上摇摇晃晃地跌落下来,鱼儿赶紧游过去,一口吃掉,尽情地享受着美味。

这河水是由村后莽莽群山中条条小溪聚流而成。水质清透,没有半点浑浊。喝着清澈的泉水,吃着肥美的虫子,啃着碧绿的草木,鱼儿自然是鲜美可口,附近的老老少少都喜欢,特别是那些镇上城里嗜好原生态的人,他们三天两头打听着这里的鱼儿来了没有?

不知是对鱼儿的保护意识,还是农忙时节顾不上,乡亲们在春季是不到河里打鱼的。春雨潇潇,河水慢慢上涨,刚刚孵化出来的细细的小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乡亲们正忙着把春水赶到田里,又赶着牛儿急急忙忙耙田犁地。错过了这趟春水,稻田接不到水,一家人在秋天的收成就成了问题。于是一家比一家忙,接完春水耙好田,又赶紧播秧插秧。忙完田里的活,又要去弄地里的,打草松土,种玉米撒黄豆,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乡亲们忙着,鱼儿也没闲着,吃着鲜嫩的青草,喝着富有营养的春水。没人捕捞,没人打扰,小小的鱼儿渐渐长大,膘肥体壮,河里的鱼渐渐多了起来。走在河岸,不时看到有气泡从水底冒起,河水里荡漾着勃勃生机。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河边草木枯黄,江上落叶纷飞,乡亲们忙完了一年中最主要的活儿,年轻人外出工作,补贴家用。中老年人则呆在村里,忙完白天冬藏的活,晚上便弄点下酒的菜,小饮几杯。

乡亲们不约而同想到那条河,他们煮些玉米,拿些饵料,三三两两背着鱼篓,打着火把,来到岸边。白天修好的竹筏排在河边,把竹筏靠岸,装上渔网,刷刷地划向河中心,撒下饵料,便静静地等候。有秋风吹过,凉意阵阵。

一把昏黄的火把照亮了黑沉沉的江面,给人带来一些暖意。魚儿有趋光性,喜欢往亮的地方聚拢。有人轻轻哼起不知名的调儿。

投下饵料,白天气温高,鱼儿食欲不振,只是在晚上天气转凉,鱼儿才纷纷出来觅食。于是,投放饵料的地方,水面有些动静,大概是鱼儿闻香而动吧。

打鱼的乡亲看准时机,“哗啦”一声,一网撒下去,网儿便张大身子,罩住水面,然后慢慢沉下去。大约几分钟,竹筏上的几个人便七手八脚地拉网,网儿又慢慢浮出水面,被网住的鱼儿拼命挣扎,在微弱的灯光中一闪一闪的。

乡亲们将网拖上船,从上面摘下一条条鱼,扔到早已摆好的鱼桶里。鱼儿在桶里欢蹦乱跳,闹腾不已,把桶弄得咚咚直响。乡亲们为让鱼儿活着新鲜,赶明吃个鲜味,或者卖个好价钱,撒完一处,又赶着去另一段河流。

鱼儿有时候也很狡猾,总是躲到水深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大鱼,不会浮游上来寻找食物,可能会在深处将其他小鱼小虾吃掉。它们只是关注些肉食物,乡亲们也有方法捕捉,那就是垂钓,放长线钓大鱼。钓鱼既让自己得到放松,又能钓上鲜美的大鱼,何乐而不为呢?撒网打鱼,不一定打到在水深处的老鱼。钓上的鱼才是真正的野美味。

于是,河的两岸也出现了点点灯光。三五个一字排开,摆放长长的鱼杆。灯光照到浮标上,眼睛便盯着浮标的一上一下。突然一沉,既而拖着走,应该是大鱼上钩了。赶紧一提,一条大鱼跃出水面,左摆右晃。乡亲们稳稳地拿在手里,有些沉。如果没有鱼儿上钩时,大家便抽支烟,解解闷,或者三两个聊聊天,轻松愉悦。

江上渔火,闪亮着乡亲们多少快乐。

天放亮了,打鱼的人们也纷纷回来了,或多或少地提着一些鱼,如鲤鱼,鲶鱼等等,活蹦乱跳的。打鱼的人衣服被鱼弄湿了,可谁都不在意,都沉漫在收获的快乐之中。除了拿些到镇上去卖,自己也留下一部分品尝,那么鲜美的野鱼可以让肚子和嘴巴过过瘾了。

秋天的夜晚,村前的江上总晃动着点点渔火,勾起人们无限的乡愁。

责任编辑:肖华

猜你喜欢
竹筏渔火春水
推荐书目《繁星·春水》
小荷
渔火像豆子撒遍海滩
江畔行
春水悠悠
春到遇龙河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Fengqiaoyebo
春水,我愿随你同去
激流中的竹筏
嘿,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