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7-12-02 00:24孙海燕赵建华屈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孙海燕++赵建华++屈敏

摘 要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用型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78-02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UN Haiyan, ZHAO Jianhua, QU Min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 is a key way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xisted problem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 who comes from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gui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1 引言

加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

课题,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和实践表明,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竞赛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这些科技创新竞赛的开展对有效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这些赛事近年来的获奖数据可知,国内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团队优势十分明显,并且相关院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建设、培养体系构建、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都取得卓有成效的经验。由于制度建设、培养体系、团队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还存在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

综合分析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存在以下特征。

对科技创新活动认知和理解不足 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知和理解是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最初发展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科技创新活动认知和理解的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主体实践驱动力的持久性和活跃程度。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真正面临较大挑战性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即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引导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认知和理解是践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知识结构性制约 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保障,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依托。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学习和实践是科技创新活动实现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的必然结果。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活动主体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性制约特征,即:具有较高科技创新热情的低年级学生囿于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不足,致使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局限于“奇思妙想”;知识储备相对丰富的高年级学生迫于就业、升学等压力,又存在投入精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成为解决上述矛盾的重要方法。

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教学改革滞后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和综合体现,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且在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这一点已成为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共识。传统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于为理论教学服务,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学重点过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对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相对不足。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相关院校的实践教学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有限的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以及基于社会资源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发展现状,都给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endprint

长效可持续性科技创新活动缺乏 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师资队伍、科研项目、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普遍存在指导教师队伍匮乏、科技成果水平层次不高、长效可持续性的科技创新活动严重不足等问题。

3 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南京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試点高校。学校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注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产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特征、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笔者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提出改革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项措施。

加强制度建设,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依托。学校及二级学院应结合学科特征、行业发展趋势等,逐步建立和完善组织引导机制、评价制度、队伍建设制度、保障制度、校企合作机制等,构建完善的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研究型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评价保障等保障机制的建设,可充分借鉴研究型大学成功的经验,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的教学特点,强化特色,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实践培养体系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科学合理地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改革,适当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建设时,既要保证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也要明确科技创新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与实现。在传统的演示性教学环节,注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正确引导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培养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创新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生科技社团组织、导师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培养等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例如: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每年通过举办“大学生汽车创意大赛”“卡丁车大赛”“汽车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的方式,吸引和选拔诸多对汽车感兴趣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院与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门系统高新技术企业——康尼公司进行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创新利用社会资源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加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稳定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稳定队伍建设,在长效机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与协作精神。通过设立校院两级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在扩大科技创新活动资助面的同时,重点滚动资助科技含量高、实际应用前景好、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科技创新项目;强化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积极拓展校外科技创新平台;注重多学科、多年级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同时为学生队伍配备稳定的指导教师,建立长效可持续机制。

4 结语

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建立包括科技创新活动主体、指导教师、创新基地、院系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协同多元化培养体系,构建长效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臧华.大学生科技创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85-186.

[2]陆锦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55-56.

[3]孙克辉,曾旭日,盛利元,等.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1):57-59,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探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