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开展

2017-12-02 16:50刘认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4期
关键词:新课标个性化语文教学

刘认真

摘要: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素养发展,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个性化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不足,而且能够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新课标理念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个性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126-02

在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受到学校的重视,各学校积极探索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策略。但是,由于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个性化语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研究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对新课标理念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语文新课标理念概述

语文新课标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开展语文教学。具体来说,首先,学生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体,强调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个性化体验,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其次,新课标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强化语文综合技能,实现全面发展。并且,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让学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其三,新课标理念教学实施有着较大变化,要求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教学,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并且,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课程功能的发挥,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人文内涵,重视语文学科对学生的精神熏陶和感染,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精神体验,进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和运用方法。其四,语文新课标理念要求创新评价理念,重视学生的潜能发展,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学习自信,使学生在原有的语文基础水平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点拨式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点拨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针对性指导,启发学生的知识思考,进而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点拨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参与式学习,与新课标理念具有一致性。为此,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构建师生互动平台,确保师生互动的实践,优化师生互动的成果。并且,语文教师应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知识,让学生通过语文探索成为语文知识的占有者,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外,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全面掌握各种课堂信息,合理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充分发挥教师智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直面文本语言

语言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而语文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个性化语文教学应积极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直面文本语言,让学生在语文文本语言中不断积累语言范式,吸纳词语,进而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另外,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直面文本语言能够加强学生对思想、情感和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并且,汉语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直面文本语言有利于我们了解并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具有较强感染力

个性化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体现语言所蕴含的内涵和精神,增加教师的个性色彩。具体来说,汉语语言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蕴含着浓厚的思想感情,突出个性化教学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充分体会汉语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举止和语言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避免强制性压服教育。

三、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的民主和讨论

部分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数据能力开展,在课前设置好课堂探究问题,但是,有些问题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是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设计问题,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以自己的阅读经验为依据来设计问题,导致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严重不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仍然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二)架空文本

首先,部分语文教师在学生还不了解语文文本的情况下就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导致探究讨论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很难回答教师的问题,甚至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其次,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超越了文本,一味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的阅读感受,要求学生在本文阅读之后达到自己的思想高度。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經历有限,很难到达教师的思想水平,教师的超文本问题设置意义不大。

(三)问题探索程度较浅

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个性化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程度较浅的、学生能够从教材或笔记中找到的问题。这种问题设置只是体现出了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索,无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只注重问题设置与提问,简单地以对错来评价学生的答案,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具体分析,也没有与学生形成互动,个性化教学效果不明显。

四、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塑造语文教师个性

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心理,注重教学创新,培养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创新个性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次,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在每节课堂结束之后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并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批判,探索语文教学的本质,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创新个性化语文教学理念和语文教学方式;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性素质,具有完善的人格,能够在人格培养和品格培养中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最后,教师应具备个性化教学能力,能够正确组织开展层次化教学,进行个性化教材处理,将语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促进语文教学生活化发展。

(二)学生学习个性化

新课标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充分使用自身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开展合作探究式语文学习,突出自身的主体地位。首先,学生要学会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保持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开展个性化学习;其次,学生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加强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汲取他人的优秀思想,弥补自己的知识欠缺;最后,学生应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自主搜索学习资料,思考并分析语文学习资料,进而在探索中获得新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周庆明.用个性实现普适性——谈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徐厚安.张扬个性 复归本源——关于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4,(03).

[3]周艳.个性化评价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索与运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标个性化语文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