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02 20:55姚艳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实效性要点

姚艳荣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手段,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本文详细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点和基本做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总体效果以及几点设想,说明了只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避免一些不利因素,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就一定会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小组合作;要点;基本做法;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242-02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这种方式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使学生群体的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现在谈谈我的做法和感受。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点

第一,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合作学习之前首先对学生说明要求:(1)只能与同组的同学交流,只谈关于合作内容的话题。(2)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周到、耐心、和蔼地对待同组成员。(3)积极思考,每人都要发表见解。(4)向他人求助或帮助别人,让小组每个同学都弄懂。总之,在合作学习之前先教会学生怎样小组合作。

第二,小组成员的构成要科学合理。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采用两人或四人小组的合作形式,更便于合作,也易于操作。两人小组以同桌为宜,四人小组成员的构成就需老师精心安排。四人小组成员之间一般是有差异的,那么就这样分组:中等生+中等生,或优等生+后进生。如果四人的座位在一横排,那么就安排优等生和后进生在中间,中等生坐在两边;如果座位是前后排,那么前面的两个中等生和后面的一个优等生、一个后进生组成一个组。

第三,时间保证。教学预设时应给足时间,使小组合作能充分、有效。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分这几部分:学生先自学、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个环节也可以安排在小组合作之前);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并形成统一意见。每次合作的具体时长根据合作任务而定。

第四,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为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善于组织,使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进行合作,避免随意性。具体有以下几点。

1.教师要以愉快、友好的方式对待学生,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创设最佳的合作学习情境,使学生们充满兴趣与热情地投入合作学习。

2.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预设好合作学习的目标、过程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明确,問题难易适中,最好有激发辩论的矛盾点。如果是检测式的合作,应该提出明确的检测标准;如果是交流讨论式的合作,应该明确步骤、明确讨论结果等,总之教师要做好小组合作的引领和辅助,这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至关重要。

3.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引导,适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不同见解或者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处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在全班交流时正确引导,有价值的思考、观点还要在全班推广。

4.教师的评价要全面、到位。教师要善于发现合作得好的小组,如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认真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并推广他们的经验。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更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

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

1.生字的合作。当教完某一课的生字后,让同学们两人一组检测刚学的生字。如:字的读音、笔画、笔顺、书写时笔画的变化等,小组成员互读互查。然后两人互相默写生字,最后订正。这种小组合作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尤为重要。

2.朗读的合作。在检查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停顿。但是老师没有时间每个人都检查一遍,那么就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了。一般来说我是这样做的:自读—指名读(全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桌合作读(发现同桌的问题并指正)。同桌合作读后老师再检查反馈:“刚才你的同桌出错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同桌改过来了吗?”

在指导感情朗读的时候,在小组内朗读也是一个极好的形式。在对话类的课文中,比如《陶罐和铁罐》,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然后再选择部分小组在全班表演读;在其他类的课文朗读中,我则采取一人读,其他人听的方式,读得感情到位的可以给组内其他同学做榜样,这个做法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朗读能力。另外,检查背诵也非常适合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先互查,然后组长检查,再由老师有重点地抽查。

3.问题的合作。课堂教学中,老师总会提一些问题,有的问题学生直接回答即可,有的问题较难,需要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寻找答案。要使合作有成效,引起合作的问题就要有价值,要能引起学生合作的兴趣。我认为问题的提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如:文章中心问题的理解;文中的重点句的理解;文章结构是怎样的等。《黄河象》一课的难点问题:“科学家对这具象化石的来历做了怎样的假想?依据是什么?”我就此问题设计了表格,“抓细节,找依据”,让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找依据的难点在小组合作时得到了突破,然后全班交流时老师再重点引导和讲解,就全部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同样是这一课我还设计了一次同桌合作:复述科学家假想的这个故事。同桌一人讲一人听,再互换。这样就使全班参与度达到了100%,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了“假想来历”其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4.作文合作。《新课程标准》在谈到作文评价时,建议我们“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师生互动起来,让生生互动起来。于是我在作文课上也尝试了小组合作。在口头作文课上,先让学生审题,之后再根据要求进行口头作文的合作。

在作文评改课上,我先作讲评,然后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评作文,一个人先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听,听完后评析,再互换角色。这既能共同欣赏同学的作文,也能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和平等、融洽的情感活动中体验、交流,相互赏识,从而实现了共识、共享、共进。endprint

当然,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老师的组织和指导要到位,老师必须提前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基本要领。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但它不是由教师改好的,而应该是学生们自己产生了浓厚兴趣,自发修改而成的。

5.口语交际合作。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倾听、表达和应对。它不是口头作文,而是面对面的交际,这就决定了在口语交际课上必须多创设“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所以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就非常适用。在实践中我每节口语交际课都会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如口语交际《爸爸是什么》,就可以这样设计:先在小组内交际“跟小组成员说说在你眼中爸爸是什么?”要求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后要说说自己的评价,再互换说。小组合作之后再进行全班的展示。这样的设计一是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交际,二是在互听互评过程中增长交际的信心和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总体效果

经过几年的尝试,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已经彰显出来。首先这种学习形式提升了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同学们表现的机会增多了,还锻炼了能力;另外就是同学们觉得面对老师的那种无形的压力减小了,在小组内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第三,学生們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碰撞,不断有新的灵感爆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的资源是多方面的,学生之间也是互为资源的。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充分利用班级学生资源,扩大学生的课堂信息接受量,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从不愿与别人交流到愿意与人合作,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参与竞争和培养团队精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设想

1.要把合作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不能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时髦的东西去简单的效仿形式。

2.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更丰富一些。如组与组之间的合作、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合作。

3.还要把合作中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如合作开始后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但是老师不能让整个课堂变得无序,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有效监督。

4.要特别注意在合作过程中绩差生的情况。一个小组的合作往往是优等生先发言,差一点的学生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了正确答案,所以老师在组内成员发言次序上是否要做规定,这个问题值得再研究。

综上,只要我们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避免一些不利因素,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就一定会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实效性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2015年报道要点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