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情况介绍

2017-12-02 20:12张来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4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实验教学

摘要:介绍了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育人概况,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历史沿革,教学理念和目的,课程特色与改革成果,考核方法及要求,教学效果)、教学大纲(含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队伍。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O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272-03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化学研究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课程简介(历史沿革,教学理念和目的,课程特色与改革成果,考核方法及要求,教学效果)、教学大纲(含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队伍等方面介绍了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育人概况。

一、课程简介

(一)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始于1921年。刘树祀、张资珙、区嘉炜、张怀朴、傅鹰、蔡镏生、卢嘉锡、钱人元、蔡启瑞、田昭武、张乾二、万惠霖、田中群、黄金陵等许多著名教授曾在这里执教或(和)学习。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及其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几代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物理化学实验与物理化学紧密配合,但又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是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之一,也是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理念和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坚持科学的化学教育观,要求化学实验教学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旨在通过化学实验这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学人才。

物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三)》)是继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是化学化工学院各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同时是海洋、医学(止于2012年)、材料等院系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在基本教学内容上,既保留了部分经典实验,同时又结合学科前沿增加了一些新的实验,以及一些探索性实验(供拔尖班学生必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化学研究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特色与改革成果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秉承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重视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更新,一些教学理念和成果在国内高等学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发表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编著出版了《新编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教材。同时,实验室教师和技术人员坚持创新探索,研制了多台实验仪器,更新和完善了实验教学仪器和方法。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行单人单套实验,强调启发式和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创新性地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常年对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内容包括涉及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催化、物质结构、理论计算化学、胶体及表面化学等方面的20多个实验。

(四)考核方法及要求

物理化學实验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法。由于实验教学的特殊性,以平时成绩为主,约占总成绩的70%。每个实验和期末考试都有统一和详细的评分标准。每个实验成绩的判定由小测10%、准备5%、公共意识与安全10%、操作35%、实验结果与报告30%、讨论10%等6个部分构成,尤其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报告书写及讨论。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方法。

(五)教学效果

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毕业论文和进一步的学业或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挥。学生本课程的成绩是评奖依据之一,参与学校和化学化工学院设立的各项奖学金的评比。在历届的各级化学实验竞赛中,参赛学生多次获得了物理化学实验单项一等奖。

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总学时:96学时(化学、化学生物学),66学时(材料、化工),36学时(拔尖班探索性实验)

实验周学时:6学时

开设实验数:16个基础性实验,6个探索性实验

实验课学分:3学分(化学、化学生物学),2学分(材料、化工),1学分(拔尖班探索性实验)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学习并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2.通过物理化学实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正确理解,灵活应用相关原理和现代实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训练学生归纳、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科学实验报告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室安全意识和良好习惯。

5.通过探索性、综合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思想和创新思维,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课程(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分配详情见表1。

(三)实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单人单套独立实验,结合相关的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进行讲解(前期),不断巡视和个别指导(中期),针对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过程等进行总结讨论(后期)。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鼓励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教师进行合理指导,并注重师生间面对面交流。教学手段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四)实验教材、参考资料

1.实验教材:韩国彬,陈良坦,李海燕,袁汝明.《物理化学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1)黄泰山,陈良坦,韩国彬,吴金添.《新编物理化学实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2)孙世刚,陈良坦,李海燕,黄令.《物理化学》(上、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教学队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2人,教师队伍体现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特点,这些教师长期活跃于科研前沿,大部分有海外学习和(或)工作的经历;另配备实验技术人员3人。

参考文献:

[1]张来英,陈良坦,李海燕.研究生助教参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104-1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