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难以起舞

2017-12-04 15:18
第一财经 2017年46期
关键词:引领者头条财年

我们所处的舆论产业对问题的关注点可能是功利甚至势利的—在讨论选题的时候,我这么想过。

讨论选题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具体操作方式就是从众多新闻信息里,拣选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挖掘的一些题目,这些题目通常来自于公众耳熟能详的公司和行业。技术行业自然是这十几年来经久不衰的题材来源。这几年,我们讨论得比较多的国外公司是喜欢改名的Google(大多数人还是习惯这么称呼它)、创始人的女儿轻易上头条的Facebook、不断入侵其他行业的亚马逊,还有自带流量的苹果公司怎么可能被忽略?

我的记性不算差,大约2013年之前,财经媒体编辑部里引发讨论的可是另一批公司:这一年的微软处于巅峰时期,财年营收达880亿美元,利润达220亿美元,史蒂夫·鲍尔默迎来了他在微软14年CEO生涯的末班车,期间,这位口无遮拦的CEO供给了财经媒体约1/3的热门话题;1990年代的舆论主角则是蓝色巨人IBM,郭士纳于1993年接任公司CEO,9年间将这家创立于1911年的巨头改造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他卸任后写就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曾是商学院的实用教科书。

将这些占据头条的技术公司的名单列出来,堪称半部行业演变史,其更迭起伏则相当残酷。光鲜的科技新闻总是第一时间占据媒体和公众的视线。问题来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微软、IBM这些退出公众焦点范畴的传统IT公司,是否真的不再具备长期探讨的意义?这些公司更为颠簸的发展路径,难道不能为新一代公司提供更真实的对照样本?

本期杂志的封面故事打算从这个角度关注这些淡出公众视野的巨头。尽管这些曾经的技术引领者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先机,也难以再度回到舞台中央,它们却以庞大的身躯在转型之路上艰难前行。

是的,大象难以起舞可能是大公司发展的常态。微软和IBM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对手,比如凭借AWS彻底搅乱云计算市场的亚马逊。当年的小玩家蜕变为不容忽视的新巨头,老牌技术公司更得调整心态,在新巨头主导的市场格局下寻找自己的位置。微软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的净利润为46.90亿美元,约为2013财年时的20%,但其市值却实现了17年来的突破:智能云项目14%的同比增长率令分析师找到了乐观的理由。相比前任的高调,纳德拉这几年忙于淡化Windows的角色,转而为微软塑造下一个平台级产品。

IBM的转型之路则要复杂一些。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司在技术储备上仍保持领先,2017年6月,它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沃森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行者也已在具体行业中运行。但IBM的服务器硬件、企业级软件、IT咨询等业务相互交叉渗透,加之大公司的官僚体系,这些因素都会在转型过程中形成阻力。

坦白说,老牌技术公司需要去奋力VS的,除了市场和对手,还有自己既往的辉煌。它们正在学着适应从行业引领者变为自身改革者的角色变化。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技术业,谁能一直站在舞台中央?2017年11月21日,腾讯盘中市值超越Facebook的新闻,瞬间就横扫了中国的社交网络。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领者头条财年
中国力争成为生物多样性引领者
朗盛对2021财年开局充满信心
坦桑尼亚2020/2021财年粮食供应充足
梦心龙/5G黄金引领者
孩子,该当家庭的引领者了
头条
西部耐磨堆焊服务引领者
头条
解读NASA 2015财年预算
写在新财年到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