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圻:问了陈凯歌才知道,“萌”是好词

2017-12-04 21:28
第一财经 2017年46期
关键词:陈凯歌打扫卫生军人

01 在电影《十八洞村》中饰演复转军人农民,这个角色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我觉得最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他在被划为贫困户、被扶贫之后,他说:“我的战友知道我现在让国家来帮助我,我脸往哪儿放?”,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那代人把自己的名誉看得很重;再一个就是他最后对土地的看法,他说:“人这一辈子过完了都得走,土地不能走,土地还有子子孙孙去做,去耕田,我们要好好地做”。我觉得作为一个农民来讲,对土地的热爱,就是他们的生命。

02 这部电影让你对农村的认识有什么变化吗?

十八洞村里现在有好多留学生在那儿安家落户了,都是年轻的大学生,在那里做调查研究,甚至当农民。当然,他们不会当我们以前印象里的那种农民,这些有文化的农民确实更会动脑子,更有创造力。

03 从影那么多年演过各种角色,让你不断尝试演绎不同角色的动力是什么?

这个职业对我最大的诱惑就是,能体会到各种不同的人的心理状态和他们所从事的行当,这是演员独一无二的享受。

04 这部电影触动你接演的点是什么?

我之前没有演过农民,当时导演拿着剧本来找我的时候告诉我:角色的原型是个复转军人。这对我来讲就不陌生,很熟悉了。因为我自己就是个复转军人,这段经历让我能够更理解角色里的一些东西。

05 曾经的军人身份对你现在影响最深的地方在哪?

我经常说,当过兵的跟没当过兵的之间的区别,平常看不出来,你别遇上事儿,一遇上大事就看出来了。当过兵的人,遇事沉稳,那种见过世面,那种独立思考的状态,就是军人。在教育孩子上,军人身份对我也有影响,实际上就是把他当战士,没有当成一个孩子。儿子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就知道立正站好,听我说话,像战士一样。算是当兵的习惯,没办法。很多军人家庭的子女会说自己的父母简单粗暴。

06 现在不少“老戏骨”在网络上和年轻人聊得很热闹,你跟这些新事物对接得如何?

很多词对我来讲肯定是跟不上的,但我觉得都是善意的。拍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的时候有记者跟我说,“王老师,您很萌”,我就愣那儿了,不懂嘛,完了我问陈凯歌,我说“萌”是什么,他就跟我说,萌是好词,这才知道。

07 现实生活中比较常用的解压方式是什么?

我爱打扫卫生,早上起来一上午都是打扫卫生,因为在部队养成了习惯。还有就是刷盘子刷碗、洗衣服。我要是把家里换洗的衣服全洗了,晾一绳,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心情很舒畅,这一天就没白过。

08 这几年来哪些事情的变化让你惊讶?

惊讶太多了,技术带来的变化无处不在。手机就可以点餐、打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好。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可能想象这些。可以说,对当下的这个环境,每天都有惊讶,都是意外。

09 看过印象深刻的书是什么?

陈丹青的《退步集》。

10 你做过最痛快的一件事是什 么?

最痛快的是分房子,我想要那房子就分到那房子了。那时候,我们团地方很小,在灯市口盖房子,从挖坑到盖好,花了十年的时间。我们政委团长就摸我们底看谁想要哪个房,我本来觉得这也不是我想要就能拿到的事,没想到最后就是它了。我激动坏了,这是我记忆里这辈子最痛快的事 了。

猜你喜欢
陈凯歌打扫卫生军人
打扫卫生
女儿歌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帮爸爸打扫卫生
军人“四有”歌
陈凯歌 大师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