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背景下共青团工作的着眼点分析及措施

2017-12-04 12:28李婧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着眼点国企改革共青团

李婧

摘要:充分发挥国企共青团的工作职能优势,不仅成为了新时期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的出发点,也构成了组织和管理青年职工的新思路。

关键词:国企改革;共青团;着眼点;措施

目前国企面临着历史上的第三次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混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模式,其表象体现为对物化组织资源和物权的优化,但实则却是对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和整合。作为国企青年职工,因他们具有时代朝气和可塑性,自然成为了推动国企改革的中坚力量。然而,散落分布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青年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发挥其集体推动力。而且,他们的可塑性也意味着极易被组织内消极思想所影响。因此,充分发挥国企共青团的工作职能优势,不仅成为了新时期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的出发点,也构成了组织和管理青年职工的新思路。作为国企党委领导下的共青团组织,其工作的着眼点不仅来自于上级党委所交付的任务,还来源于自身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国企改革对共青团工作的内在要求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内在要求:

(一)转变工作视角

受到国企任务驱动型工作模式的影响,国企共青团工作有着被弱化的趋势。该趋势的形成,部分归因于团委工作模式问题,部分则归因于团委工作视角问题。以政治先进性为传统工作视角,则直接导致了团委工作与国企主营业务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的现状。从而,团委干部在工作中面对现实的国企组织生态,也显得缺乏工作底气。因此,国企改革便对转变团委工作视角提出了要求。

(二)创新工作内容

随着工作视角得到了转变,接下来就要求创新团委工作内容。前面已经指出,国企改革背景下国企面临着调整和整合人力资源结构的重任。在调整中必然会涉及到对既得利益的再分配,进而组织阻力自然产生。为此,国企共青团在工作中所追求的政治先进性,便落地为塑造青年职工正确的职业观,并以此来促进他们完成自我人力资本提升和转换任务。

二、要求驱动下共青团工作的着眼点分析

在以上要求驱动下,国企共青团工作着眼点如下所述:

(一)着眼于在组织上助力国企改革

国企青年职工是推动国企改革的生力军,他们最能理解国企改革的时代意义。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散落于各个工位上的青年职工,难以在推动国企改革中形成合力。因此,共青团工作便应着眼于在组织上对青年职工进行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助力国企改革的动力。

(二)着眼于在思想上助力国企改革

受到青年职工职业思想意识成长性的决定,他们在散落的工位中极易受到组织内部消极思想的影响,进而在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下和传帮带机制下,將可能把消极的思想意识作为“真理”来看待。为此,共青团还需要着眼于对青年职工进行职业思想教育,使其在思想上与国企改革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三)着眼于在舆论上助力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需要由组织变革来推进,而组织变革中所形成的阻力又是抑制国企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共青团工作还应着眼于在舆论上助力国企改革,即在青年职工群体中消除对国企改革意图的误解。

三、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国企改革背景下展开舆情调研

共青团工作要做到与国企改革现状相适应,并与国企主营业务内容相契合,首先就需要展开舆情调研,即通过调研来对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把握。调研的方式可以为:(1)共青团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开展对青年职工的在线问卷调查;(2)共青团在组织生活中,对部分青年职工进行访谈;(3)共青团通过分析企业贴吧发言,来获取相关信息。

(二)转变视角实现政治生活的落地

转变工作视角的关键在于,实现共青团日常政治生活的落地效应。而评价是否落地的关键则是,其是否与国企当前的改革实际相联系,政治生活能否依托青年职工攻克目前的改革困境。在具体的实施中,团委管理者应前置性的预设政治生活主题,在预设前则需要结合当前的舆情和国企改革任务,能动的完成政治生活的主题设计。在组织生活中,则以集体研讨的方式来加强青年职工的参与感。

(三)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其职业意识

政治生活中的主题与国企现实相契合,这是实现落地效应的第一步。紧接着,就需要创新共青团的工作内容。结合青年职工的行为偏好,可以采取仪式性活动和主题演讲的方式,在青年职工群体中强化他们的职业使命感,以及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来形成学习先进和鞭策后进的职业竞争氛围。另外,与人力资源部门相协同开展青年职工业务技能大比拼活动,在新时期仍需得到贯彻。

(四)基于线上线下释放改革正能量

面对广大青年职工散落在不同工位这一现实状况,共情团可以大力挖掘线上信息发布的潜力。笔者建议,可以设置共青团微信群,使得团委能够及时将青年职工中的先进事迹发布出来,并能在微信群中开展主题讨论。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中的不和谐声音也日益显著,其实则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忧虑。为了保障青年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共青团还应改善与他们的沟通机制,以新的姿态和重视青年职工职业心理疏导的方式,来增强与国企改革大环境的适应性。

四、小结

本文认为,散落分布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青年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发挥其集体推动力。而且,他们的可塑性也意味着极易被组织内消极思想所影响。因此,充分发挥国企共青团的工作职能优势,不仅成为了新时期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的出发点。通过主题讨论,国企共青团的工作措施包括:国企改革背景下展开舆情调研、转变视角实现政治生活的落地、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其职业意识、基于线上线下释放改革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安海波.当前形势下推进国企共青团工作改革初探[J].企业文化旬刊,2017(5).

[2]李伟.关于如何开创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4(22):96-96.

[3]张雅丽,谢伟.广州国有企业青年的素质与共青团工作取向[J].青年探索,2000(4):21-23.

[4]段海.现代企业制度下国企共青团工作略议[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1):43-45.

[5]郭志轩.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 推动国企改革转制创新转型[J].企业与文化,2015(4):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着眼点国企改革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结合课例谈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几个着眼点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以受众需要为着眼点 提升消防宣传针对性
对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着眼点和切入点的思考